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1.
王芳军 《医学教育探索》2009,8(9):1061-1063
对编写妇产科影像学教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从编写人员遴选、教材内容选择、教材体例确立和编写过程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教材编写的具体规划。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小脑梗死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99年9月-2006年9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6例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19例,女性7例。45-79岁为高发年龄,病因及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眩晕、小脑性共济失调。结论小脑梗死极易误诊,通过详细神经系统检查,结合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小脑梗死的关键。且头颅MRI确诊小脑梗死优于头颅CT,一般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病情严重者应外科手术,防治脑疝。  相似文献   
93.
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胃肠道的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可累及全消化道,临床症状多样,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率低、漏诊率和误诊率高,特别需要与肠结核、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进行鉴别。参考近些年来国内外关于克罗恩病和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的研究文献,对二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及组织病理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有助于二者鉴别的要点,以期提高对这两种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减少漏诊和误诊率。  相似文献   
94.
本文报导了9例骨化性纤维瘤的X线和CT表现,其中发生于锁骨2例、胫骨1例、鼻腔2例和筛窦2例、股骨1例,另1例为肱骨和桡骨多发。其主要表现为(1)骨性肿块;(2)膨胀性破坏;(3)骨质硬化。讲座了其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5.
35例肝脓肿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肝脓肿的临床影像学特征,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临床和细菌培养确诊的35例资料完整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肝脓肿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学及诊治特征.结果 男24例,男女之比1∶0.46,平均55岁.94.3%有发热史,平均体温39.3℃.临床以腹痛为主占68.6%,其次肝区叩击痛51.4%、腹部压痛42.9%.WBC总数平均为12.445/mm3,WBC分类97.1%显示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增多,淋巴细胞降低.伴随病变以糖尿病最多见占31.4%,其次胆系疾病、消化系疾病和各种大型手术后.US 78.6%呈低回声囊性肿块,其中63.6%显示肿块后回声增强,77.3%囊壁不规则.CT 81.8%为CT值<20Hu低密度,多为圆形单发性,边缘模糊,87.5%可见环形强化,其中单或双环征占76.2%.MRI均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环形强化占88.2%,其中单或双环征占86.7%.94.3%治疗痊愈出院,2例死于恶性肿瘤复发.结论本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及肝区叩击痛,WBC升高且为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升高和淋巴细胞降低为主,常合并糖尿病、胆系和消化系疾病,US主要表现为囊性低回声及肿块后回声增强,CT和MRI以环形强化,单或双环征为特征,治疗以穿刺引流结合大剂量抗生素应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超早期脑梗死采取电针疗法疗效的影像学表现和评价方法。方法选取2012~2013年深圳市中医院和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神经内科和急诊内科收治的经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36例,随机均分为2组(n=18)。电针组采取基础疗法结合瞬时强电流电针刺激法治疗,非电针组采取基础疗法结合常规针刺法治疗。并运用SPECT、MRI灌注影像表现分析2组疗效。结果通过SPECT、MRI灌注影像表现评价治疗效果发现,治疗后rCBF灌注低下区明显改善。MRI检查敏感度明显低于SPETCT,电针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另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SPECT、MRI灌注影像能够准确表现电针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的效果,证实其能有效缓解患者大脑病灶内神经元细胞的死亡,其特异性效应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7.
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髂股静脉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抗凝治疗6~12个月后髂股静脉影像学表现。方法 选取8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对亚急性期血栓患者进行传统开放取栓手术,急性期血栓患者行经皮腘静脉置管溶栓术,术后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6~12个月并定期随访。行经皮股静脉途径造影、观察髂股静脉影像学表现。结果 造影显示5例患者股静脉完全闭塞;72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髂股静脉狭窄,狭窄程度30%~90%,其中69例盆腔大量侧支开放;6例患者髂股静脉完全通畅;4例患者髂总静脉闭塞。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抗凝治疗后仍存在髂股静脉不同程度的狭窄,影像学表现可为治疗血栓后综合征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多种影像学手段在腹膜后肿瘤手术前后评估价值和外科术前血管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间8例腹膜后肿瘤的多种影像学表现,其中5例外科术前行腹主动脉及其分支和下腔静脉数字血管减影,明确主要供血动脉后行血管栓塞术,1例术后作股髂静脉造影了解侧支循环通畅情况。结果超声诊断8例/8例,CT定位诊断8例/8例,定性诊断6例/8例,MRI定位诊断5例/5例,定性诊断4例/5例,DSA定性诊断4例/5例,定位诊断价值较差,IVP、消化道钡餐有助于临床诊断;5例外科术前血管栓塞均获得成功,栓塞者外科术中出血在600~1200ml之间,2例未栓塞者术中出血>2000ml,1例剖腹探查。结论综合影像学是腹膜后肿瘤术前最重要和主要的评估手段,其中CT、MRI定位、定性价值显著,数字血管减影有助于临床诊断,术前血管栓塞达到减少术中出血的目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
椎动脉系统解剖及影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动脉系统作为脑血液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颅内段分布于脑干(延髓到间脑尾侧1/3)、大脑半球的后1/3(包括部分颞叶、枕叶)和小脑。在脑底面通过大脑动脉环与颈内动脉互相交通,其分支在蛛网膜下腔内吻合成网。椎动脉病变所导致的脑部病变与其结构特点具有重要的关系.本文就其解剖结构特征及影像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T1椎体上肋凹解剖变异的表现特点与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697例行颈椎影像学检查的病例,对所有T1椎体上肋凹出现解剖变异病例的影像学资料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分析和总结。结果1697例接受颈椎影像学检查的病例资料中,T1椎体上肋凹发生变异的病例共有32例,发生率为18.86‰。结论T1椎体上肋凹加深是T1椎体解剖变异的一种,正确认识这种解剖变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