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4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滇南八角果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GC-MS从滇南八角果挥发油中共检出68个成分,鉴定了其中60个化合物,其中未发现含八角茴香油的主成分茴香醚和致癌成分黄樟醚。  相似文献   
22.
Medicinal herbs are one of the imperative sources of drugs all over the world. Star anise (Illicium verum), an evergreen, medium‐sized tree with star‐shaped fruit, is an important herb with wide distribution throughout southwestern parts of the Asian continent. Besides its use as spice in culinary, star anise is one of the vital ingredients of the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and is widely known for its antiviral effects. It is also the source of the precursor molecule, shikimic acid, which is us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oseltamivir (Tamiflu®), an antiviral medication for influenza A and influenza B. Besides, several other molecules with numerous biological benefits including the antiviral effects have been reported from the same plant. Except the antiviral potential, star anise possesses a number of other potentials such as antioxidant, antimicrobial, antifungal, anthelmintic, insecticidal, secretolytic, antinociceptive, anti‐inflammatory, gastroprotective, sedative properties, expectorant and spasmolytic, and estrogenic effects. This review aimed to integrate the information on the customary attributes of the plant star anise with a specific prominence on its antiviral properties and the phytochemical constituents along with its clinical aptness.  相似文献   
23.
两种八角属木兰科植物提取物抗炎镇痛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由于狭叶茴香属于我国的濒危野生物种之一,寻找狭叶茴香的理想替代药材非常必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狭叶茴香和假地枫皮这两种八角属植物的根皮提取物注射液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大鼠角叉菜胶足跖肿胀模型,小鼠耳廓二甲苯致炎模型以及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评价这两种注射液的抗炎活性。小鼠热板致痛模型和小鼠醋酸致痛模型评价这两种注射液的镇痛活性。结果:这两种注射液均表现出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实验结果中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结论:假地枫皮的根皮提取物注射液的抗炎镇痛作用与狭叶茴香的相当。实验结果显示,假地枫皮有可能成为狭叶茴香的理想替代药材。  相似文献   
24.
野八角果毒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野八角(Illicium simonsii Maxim.)的果实中分得三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并与标准品对照证明,结晶Ⅱ和Ⅲ分别为已知化合物莽草毒素(anisatin)和莽草酸(shikimic acid),另一个为新的毒性甚强的倍半萜内酯,命名为2-oxo-6-deoxyneoanisatin(Ⅰ)  相似文献   
25.
目的:获得八角茴香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并对其中莽草酸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选用广西八角茴香为道地药材,莽草酸为对照物,采用毛细管电泳法(运行缓冲液:5mmol·L~(-1)四硼酸钠,60mmol·L~(-1)SDS;运行电压:12.5kV;电进样时间:3s;检测波长:213nm)分析了7个不同产地八角茴香提取物的成分及含量差异,特别是莽草酸含量差异,并利用模糊相似优先比算法评价了不同产地八角茴香与道地八角茴香的相似度。结果:获得了八角茴香的指纹图谱,检测到的9个相对位置稳定的共有峰可作为鉴别八角茴香的指标峰;测定了不同产地八角茴香中莽草酸的含量。结论:本研究获得的八角茴香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有助于进行八角茴香的真伪鉴别和质量控制;对莽草酸含量的测定,可用以指导各地八角茴香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26.
27.
厚皮香八角果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厚皮香八角果皮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法对厚皮香八角(Illicium temstroemioides)果皮甲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利用核磁共振、质谱、红外等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厚皮香八角果皮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是β-谷甾醇(1)2、,6-dihydroxyhumulan-9(E)-3(12),7(13),9-triene(2)、槲皮素-7-甲基醚(3)、原儿茶酸(4)、莽草酸(5)、莽草酸甲酯(6)和胡萝卜苷(7)。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是从该科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厚皮香八角果皮的化学成分特点是含有大量的有机酸和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8.
八角茴香挥发油抗念珠菌活性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探讨八角茴香挥发油体外抗念珠菌活性及与氟康唑在联合抑菌实验中的相互作用。方法 参照NCCLSM27-A方案中的微量液基稀释法检测八角茴香挥发油对130株临床分离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FC),并以氟康唑作为质控药物;同时采用棋盘微量稀释法对18株念珠菌进行了八角茴香挥发油与氟康唑的体外联合抑菌实验。结果 八角茴香挥发油对临床分离念珠菌的MIC及MFC分别为白念珠菌1517.16μg/mL与2248.55μg/mL、光滑念珠菌1169.24μg/mL与2338.49μg/mL、近平滑念珠菌1320.03μg/mL与1741.79μg/mL、热带念珠菌1203.50μg/mL与2407.01μg/mL、克柔念珠菌1516.32μg/mL与2144.40μg/mL及季也蒙念珠菌1072.64μg/mL与2144.40μg/mL。八角茴香挥发油与氟康唑联用对氟康唑敏感株及耐药株均表现出较好的协同相加作用,而且未发现有拮抗作用,两组间分数抑菌浓度指数(FICI)差异无显著性(P=0.67)。结论 八角茴香挥发油对临床常见致病性念珠菌有程度相似的抗菌作用;八角茴香挥发油与氟康唑联用对念珠菌主要表现为协同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明确红茴香降尿酸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建立红茴香已知小分子化合物配体库,从蛋白PDB数据库获得黄嘌呤氧化酶相关蛋白(1N5X,1FIQ)作为筛选降尿酸药物靶点,用Discovery Studio 3. 0(DS)中Lib Dock对接模块虚拟筛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用ADMET模块对药代动力学性质进行预测。结果红茴香中的黄酮苷类成分包括槲皮素-4'-O-β-D-葡萄糖苷、槲皮苷、芹菜素-6-O-β-D-芦丁糖苷等,与1N5X,1FIQ具有较高的对接分数和较为适合的ADMET性质。结论红茴香中黄酮苷类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具有降尿酸活性,可为进一步研究开发降尿酸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大八角根(RadixIlliciiMaji)中二萜类化学成分及其抗B3型柯萨奇病毒的活性。方法采用硅胶、C18反相硅胶、SephadexLH-20柱色谱以及制备HPLC等方法对二萜类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学方法以及Mo(OAc)。诱导的圆二色谱法鉴定其结构,并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effect,CPE)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柯萨奇病毒B3的活性评价。结果分离鉴定了12个二萜类化合物,分别为4-表-脱氢松香酸(4-epi—dehydroabieticacid,1)、8,11,13,15-四烯松香烷-19-烷酸(8,11,13,15-abietatraen-19-oicacid,2)、jiadifenoicacidsB(3)、C(4)、G(5)和I(6)、majusanicacidsB(7)和D(8)、lamberticacid(9)、angustanoicacidsF(10)和G(11),及13-hydroxy-8,11,13-podocarpatrien-19-oicacid(12),经活性筛选发现,这些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柯萨奇病毒B3的活性,IC50值为3.3—66.7μmol/ml。结论大八角根中的二萜类化合物抗B3型柯萨奇病毒的活性及毒性与其分子中的含氧取代密切相关,化合物3—6和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