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7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11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152篇
内科学   116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47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79篇
综合类   314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16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199篇
  4篇
中国医学   520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聂惠民治疗月经后期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1999~2005年聂惠民治疗月经后期的病案,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及复杂系统熵聚类法等数据挖掘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以及关联规则,总结聂惠民治疗月经后期的用药规律及经验。结果:对筛选出的137个处方进行分析,处方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有当归、柴胡、川芎、赤芍、熟地黄、生地黄、炒白芍、牡蛎、党参、龙骨等,药物四气以寒、温、平为主,五味以苦、甘、辛居多,主要归肝、脾、心、肾经,常用的药物组合有川芎、当归,当归、柴胡,赤芍、川芎,赤芍、当归,熟地黄、当归等。依据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蝉蜕、桑叶、桑白皮等5组核心组合及由此构成的5首新处方。结论:聂惠民尤善于从郁论治,解郁调经法为治疗月经后期的基本方法,灵活运用经方,常用经方合方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的高频用药,并揭示用药与证型、组分与组分的关系,从组分层面解析中药治疗CIRI的配伍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网(1998-08-25至2018-08-25)20年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治疗CIRI的中药及相关组分的研究,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计算方法,对治疗CIRI的中药复方及相关组分的研究结果进行挖掘分析。结果高频次药物包括补阳还五汤、川芎嗪注射液、黄芪提取物等,印证及推测出构成丹参、三七等单味中药的活性成分及血栓通注射液和脑心通胶囊等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并发现了芍药苷-阿魏酸、黄芪甲苷-藁本内酯-阿魏酸等新的组分配伍形式。结论基于关联规则,为CIRI中药组分配伍治疗挖掘高频用药、用药与证型、组分与组分的关联关系,可为组分配伍研发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治疗男性不育症中药复方专利的挖掘,研究其配伍用药规律,为临床遣药组方及新药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2010至2021年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中药复方专利,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中药的药性、药味、归经、功效及中药频次进行统计,通过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法等方法分析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结果...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将“前-后实验”和“连续实验”两种催速失活的实验方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催化剂活性评价方法,可以较短的实验时间内,获得该催化剂比较全面、完整的活性衰退的信息。使用该评价方法,对ZSM-5分子筛催化剂AB-97催化苯与乙烯的烷基化反应的失活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缓和条件与苛刻条件下,催化剂的失活规律有所不同。在实验基础上,结合Monte-Carlo模拟的方法,对此进行了机理分析,发现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反应物在催化剂晶粒表面上吸附位置以及反应机理均不相同,同时证实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一些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因未能在国际期刊发表,痛失了在国际上展示自己工作与成果的机会。要想与国外同仁共享自己的成果,用英文写作必不可少。除英文水平外,英文科技论文还是大有规律可循。笔者根据自己的写作经验,就英文医学科技论文的写作意义、写作规律、方法和技巧作了介绍,以求共同探讨与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寻治疗脊柱过敏症的有效疗法。方法:将4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常规毫针取阿是穴、夹脊穴治疗;治疗组采用粗银针恢刺督脉经阿是穴。观察两组患者疼痛及相关兼症的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5%,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率38%,有效率66.7%;两组治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粗银针恢刺治疗脊柱过敏症的疗效优于常规毫针治疗组。  相似文献   
17.
中药组成了方剂,方剂的组成应当是有规律的.简单介绍常用的关联规则的挖掘算法--Apriori算法和FP-Qrowth算法,从数据挖掘的角度,提出了运用FP-Growth算法从方剂中挖掘出关联中药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川射干总异黄酮苷元有效部位的工艺条件。方法:正交试验确定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总异黄酮吸附条件,乙醇水溶液梯度洗脱以分离苷与苷元,酸水解苷及大孔吸附树脂除酸。结果:总异黄酮苷元的含量在59%~63%之间;得率为3.59%。结论:该工艺简便、合理、可行,具工业化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19.
PURPOSE: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if the use of different target types or the RAF rule affected the measurement of near point of convergence (NPC). METHODS: The subjects comprised three groups: (1) 20 children aged 6-9 years (2) 17 children aged 11-13 years (3) 14 adults aged 20-30 years. Five targets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NPC: (1) pencil tip, (2) fingertip, (3) penlight, (4) N5 letter and (5) vertical line target on the RAF rule.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NPC measurements between the pencil tip, fingertip and N5 target in free space. The penlight resulted in significantly more remote NPC break and recovery points compared with the fingertip and pencil tip (p < 0.05). The RAF rule influences the NPC obtained (p < 0.001). The greatest difference in NPC measurements was observed when comparing the RAF line target and the finger in free space; the former resulted in NPC values of 1.9 times (95% CI 1.6-2.2 times) as much as those obtained with the finger. CONCLUSIONS: Use of the penlight and RAF rule resulted in a more distant NPC break point compared with other targets. The effect of the RAF rule was more apparent for more receded NPC points.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浅析“五脏皆令人痒”对针灸治疗选穴的指导意义。[方法] 通过中医古籍理论溯源和现代医学文献研究,总结痒证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从痒与五脏角度分析不同可能机制下的针灸治疗思路及临证选穴。[结果] 痒证病因病机复杂,治法多变,有风、湿、热、虫、虚及肿、溃疡之分;治疗上以脏腑经络辨证为主,根据病变所属脏腑经脉进行选穴配伍,以期达到气血和调、阴阳平衡之功。临证验案证明取得了较好的辨治效果。[结论] 基于脏腑与痒证的相关性,针灸临证辨治痒证应结合五脏的生理病理特点进行选穴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