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7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149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38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46篇
中国医学   78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药豨莶草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菊科植物豨莶草化学成分及其近年来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方法检索、整理、归纳国内外有关豨莶草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文献。结果与结论豨莶草主要含有二萜类、倍半萜类、黄酮类等化学成分,豨莶草提取物及化学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过敏、心血管保护等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3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一点红中槲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RP-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0.1%磷酸溶液(55∶45)为流动相,流量1.0 m L·min-1,检测波长350 nm。结果:槲皮苷在11.40~114.0μg·m L-1范围内与峰面积成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0%,其RSD为1.95%(n=6)。结论:该法简便,专属性好,可作为一点红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3.
复方半枝莲防治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研究复方半枝莲 (SBC)对二乙基亚硝胺 (DEN)诱发大鼠肝癌的防治作用。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流式细胞仪、血清和组织生化等检测方法 ,分别在第 14周和第 2 4周观察 SBC对 DEN诱发的肝癌形成过程的影响。结果 :中药组 14周时大鼠肝脏异型性增生灶明显较模型组少 ,2 4周时形成的肝癌结节小而少 ,模型组、中药组肝癌发生率分别为 75 .0 %、5 0 .0 % ;免疫组化显示中药组大鼠肝组织谷胱甘肽 - S-转移酶胎盘型阳性灶面积明显低于模型组 ;肝组织匀浆上清液谷胱甘肽 - S-转移酶含量以及血清 λ-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含量也明显低于模型组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 ,中药组大鼠肝细胞 G0 - G1 期比例下降 ,G2 - M期比例升高。结论 :SBC能抑制癌前病变 ,延缓肝癌的形成 ,降低肝癌发病率 ,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为阻滞 G2 - M期细胞进展 ,从而抑制DEN引起的肝细胞的去分化和恶性增殖  相似文献   
34.
通过对以麻黄和石膏为主要配伍的经方进行分析,归纳麻黄与石膏的主要配伍规律。认为麻黄与石膏既可相互制约,又可相互为用,通过剂量的调整和方中其他辅助药物的加减变化,二者配伍应用可以实现发汗清热兼顾、以发汗为主和以清热为主等不同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35.
目的:建立有瓜石斛中原儿茶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Zorbax SB-Aq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检测波长为220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 结果:原儿茶酸达到基线分离,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71%,RSD为2.48%(n=6). 12批市售样品含量在0.0374~0.203mg·g-1范围内,差异相对较大. 结论:该方法灵敏,可靠,可用作有瓜石斛药材的质量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蒲公英治疗蠕形螨病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粉碎的蒲公英浸泡于80%乙醇中12 h,然后85 ℃回流提取蒲公英提取液,同法制备百部提取液。取蠕形螨感染者面部皮脂,分离并鉴定蠕形螨备用。设蒲公英实验组,百部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蠕形螨15只,进行体外抗螨实验。pH仪测定蒲公英提取物pH值。设蒲公英试验组和75%乙醇对照组,应用健康家兔进行皮肤刺激实验和急性皮肤毒性试验。 结果 蒲公英提取物的体外杀螨时间为(1.50±0.65) min,显著短于百部提取物的体外杀螨时间(3.53±1.04) min(P<0.01),生理盐水组螨死亡时间大于120 min。蒲公英提取物的pH值为5.00±0.28,对家兔完整皮肤的刺激评分为0,破损皮肤的刺激评分为0.3,无明显毒性。 结论 蒲公英提取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毛囊蠕形螨活性且具有皮肤安全性。  相似文献   
37.
对近年来中医药辨治艾滋病的临床研究概况进行综述。目前中医临床根据艾滋病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辨证主要分为气血双亏、热毒郁结、气阴两伤、瘀血内阻4型;临床上使用次数较多且临床效果较明显的治疗艾滋病的中药复方制剂有益艾康胶囊、五味灵芪胶囊、唐草片、复方三黄散、艾宁颗粒等;甘草、黄芪、黄芩、金银花、丹参、柴胡、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等8味中药皆已经被证实具有高效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活性的作用;清热解毒中药中的紫花地丁、穿心莲、牛蒡子、紫草、金银花、苦参、夏枯草、贯仲、狗脊、黄连、淫羊藿、蟛蜞菊已经被证明具有抑制HIV病毒复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肺间质纤维化为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及疑难病,其病因繁多,病机复杂,刘荣奎主任医师指出本病重要的致病因素为毒邪,发病根源为热毒,并提出以败酱草清热解毒为基础来治疗肺间质纤维化,根据肺毒致病特点进行辨证论治,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9.
目的:对堇菜科堇菜属植物紫花地丁中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取紫花地丁5 kg,加3倍量95%乙醇回流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得总浸膏,上60~100目硅胶柱色谱,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二氯甲烷-甲醇(50∶1,10∶1,5∶1,2∶1)及甲醇洗脱,得到7个相应馏分。各部位依次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柱色谱,LH-20型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的化合物经核磁共振波谱(NMR),质谱(MS),红外光谱(IR)等波谱学方法进行鉴定。同时,对从紫花地丁分离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实验。结果:从紫花地丁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为N-acetyl-1-ethyl ester glutamic acid(1),N-acetyl glutamic acid-1-ethyl-5-methyl ester(2),橙黄胡椒酰胺(3),rel-(2α,3β)-7-O-methylcedrusin(4),齐墩果酸(5),α-tocopherol-quinone(6),杨芽黄素(7),异莨菪亭(8),七叶内酯(9),24-ethylcholesta-4,24(28)Z-dien-3-one(10),stigmasta-4,25-dien-3-one(11),β-sitostenone(12),β-谷甾醇(13),豆甾-5-烯-3β-醇-7-酮(14)。结论:化合物2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1,4,6,7,10~12为首次从堇菜属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9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化合物2,6,8具有一定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考察金钱草不同提取物对雷公藤主要毒性肝损伤的减毒作用,优选提取溶剂。方法 将90只雄性SPF级昆明种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9组,即正常组、金钱草水提物组、金钱草30%乙醇提取物组、雷公藤组、雷公藤配伍金钱草水提取物组、雷公藤配伍金钱草30%乙醇提取物组、雷公藤配伍金钱草60%乙醇提取物组、雷公藤配伍金钱草95%乙醇提取物组、雷公藤配伍金钱草乙酸乙酯提取物组,其中雷公藤与金钱草的剂量均按生药计分别为2,1 g·kg-1,正常组给予等体积的溶媒,各组均采用灌胃给予,连续14 d,末次给药24 h取血和肝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小鼠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脂质过氧化/抗氧化指标,同时借助主成分分析方法整体评价金钱草提取物对雷公藤肝损伤的减毒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雷公藤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肝丙二醛(MDA)水平,以及由以上4个指标降维产生的肝损伤综合得分(Z值)均显著升高(P<0.01),肝抗氧化指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与雷公藤组比较,分别给予金钱草2种溶剂(水,30%乙醇)提取物干预后,血清ALT,AST,ALP及肝MD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肝T-SOD,GPX,GST水平显著升高(P<0.01),给予金钱草2种溶剂(60%乙醇,95%乙醇)提取物干预后,血清ALT,AST,AL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肝GPX水平显著升高(P<0.01),给予金钱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干预后,仅能明显降低血清AST水平(P<0.05),显著升高肝GPX水平(P<0.05);而给予金钱草不同溶剂(水,30%乙醇,60%乙醇,95%乙醇,乙酸乙酯)提取物干预后均能显著降低肝损伤综合得分(P<0.01)。结论 金钱草不同溶剂(水,30%乙醇,60%乙醇,95%乙醇,乙酸乙酯)提取物均可不同程度逆转雷公藤引起的肝损伤,其中以水和30%乙醇作为溶剂时的减毒作用为优,尤以水作为提取溶剂为更佳,且随着提取溶剂乙醇含量的升高或脂溶性的增强,肝损伤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