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41.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了114例传染科门诊病人血清HBV-DNA,并与HBV有关的血清学标志(HBVM)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92和JHBsAg(+)病例中,PCR检测HBV-DNA阳性者50例,占54.34%;在28例HBeAg(+)病例中,PCR检测HBV-DNA阳性者26例,占92.86%;在20例HBVM均为阴性的病例中,PCR检测HBV-DNA阳性者有6例,占30.00%。证明PCR法检测HBV-DNA较用ELISA法检测抗原一抗体更加灵敏、可靠。  相似文献   
42.
对本院35a来经病理证实的38例小儿肝炎后肝硬化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病例年龄2个月至14岁,平均6.0(±4.2)岁,小于1岁者占18.4%。男女之比为1.4:1。在肝穿刺证实的小儿慢性肝病中占11.5%,在小儿尸解病例中占0.4%。1例有急性乙肝病史患儿,发病5个月肝穿刺证实为早期肝硬化。肝脾肿大突出,但无早期诊断意义。血免疫球蛋白明显升高,补体C3普遍降低。血清乙肝病毒标记物(HBVM)总阳性率72.2%。可见小儿肝炎后肝硬化并不少见,且发病早、发展快,主要为乙肝后肝硬化。  相似文献   
43.
检测乙肝患者血清HBV-DNA与血清HBVM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向波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6):1886-1887
目的探讨标本血清HBV-DNA与血清HBVM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25例血清标本运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DNA及放射免疫法定量检测血清HBVM。结果经荧光定量PCR检测124例HB-sAg、HBeAg、HBcAb为阳性的标本,其血清HBV-DNA全部阳性,106例HBsAg、HBeAb、HBcAb阳性标本,其血清HBV-DNA62例阳性(阳性率58%),69例HBsAg、HBcAb阳性标本,其血清HBV-DNA44例阳性(阳性率63%),17例HB-sAb、HBcAb阳性标本,其血清HBV-DNA1例阳性(阳性率5.8%),9例HBsAb、HBeAb、HBcAb阳性标本,其血清HBV-DNA2例阳性(阳性率22%),100例HBVM全部阴性的标本,其血清HBV-DNA全部阴性。结论联合检测血清HBVM与血清HBV-DNA,可反映乙肝患者病情变化,对于乙肝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4.
HBV DNA与HBVM的检测及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HBVDNA是乙型肝炎(乙肝)病毒复制最直接的指标,为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上的价值,通过5974例甲、乙型肝炎血清标志检测结果分析,对HBeAg阳性的含义有进一步的认识。发现它与HBeAg相关密切,在判断乙肝病毒复制时不能单凭HBeAg阳性,而应结合HBVDNA是否阳性;在判断乙肝病毒停止复制的康复期时也不能单凭HBeAg阴转、抗-HBe阳转,还应结合HBVDNA是否也阴转;同时还发现HBSAg阳性的合并甲型肝炎(甲肝)的感染率低(2.95%),而HBsAg阴性的合并甲肝的感染率高(15.36%)。  相似文献   
45.
作者利用PCR技术检测了血清中的HBV—DNA并探讨了血清中HBV—DNA与HBVM之间的关系。发现有些传统上的血清学检测已不能准确地反映血清中HBV—DNA的实际情况,作者认为应该用更灵敏的PCR技术去做出诊断及评价  相似文献   
46.
定量PCR检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 HBV DNA含量与乙肝标志物 (HBVM)和肝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和酶标法 (EL ISA)检测 2 0 7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血清 HBV DNA含量与乙肝病毒血清标记物(HBVM)。结果 :HBs Ag(+) ,HBe Ag(+) ,抗 - HBc(+)患者血清 HBV DNA含量 (10 7.4 0 70± 2 .3830 拷贝 / m l)显著高于 HBs Ag(+) ,抗 - HBe(+) ,抗 - HBc(+)患者的含量 (10 5.1 2 51± 3.4 797拷贝 / ml) (P <0 .0 0 1) ;不同临床类型 HBV感染者 HBV DNA含量 :慢性肝炎轻、中、重度 ,肝炎后肝硬化 ,慢性重症肝炎 5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HBV DNA含量与 HBe Ag密切相关 ;HBV DNA复制水平与慢性肝病的病期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47.
HBVpreS1-Ag、HBVpreS2-Ag、HBV-DNA、HBVM的相关性分析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探讨HBV感染者血清中HBVM、HBV-DNA、HBVpreS1-Ag及HBVpreS2-Ag的相关性及其意义.采用ELISA法检测HBVM、HBVpreS1抗原和HBVpreS2抗原,FQ-PCR定量检测HBV-DNA.HBeAg与HBVpreS1抗原、HBVpreS2抗原、HBV-DNA在HBV感染者血清中具有良好的平行关系,其阴/阳性符合率均高于73.1%.HBV-DNA、HBVpreS1抗原、HBVpreS2抗原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HBeAg、HBV-DNA、HBVpreS1抗原、HBVpreS2抗原之间高度相关.HBVpreS1抗原和HBVpreS2抗原较HBeAg敏感.应用HBVpreS1抗原、HBVpS2抗原、HBV-DNA及HBVM同时进行联合检测,对HBV感染的早期诊断,了解HBV复制、转归,更确切地掌握病情的发生、发展及监测疗效和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8.
抗结核化疗对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者肝功能损害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标志物 (HBVM)阳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中肝功能的损害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6 91例痰菌阳性的初治肺结核中 ,97例 HBVM阳性 (A组 )与 5 94例 HBVM阴性 (B组 )抗结核治疗时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结果  6 91例中发生药物性肝损害 73例 ,占总病例数的 10 .5 6 % ,其中 A组发生肝损者4 4例 (发生率 4 5 .36 % ) ;B组肝损者 2 9例 (4.88% ) ,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治疗方案中含有利福平 (RFP)的 5 4 6例中 ,6 8例发生肝损 (发生率为 12 .4 5 % ) ,含有利福喷汀 (RFT)的 14 5例中 ,5例发生肝损 (3.5 4 % ) ,两者比较 ,肝损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HBVM阳性患者 ,治疗方案含有 RFP的 88例中 ,4 3例发生肝损 (发生率4 8.86 % ) ,HBVM阴性患者 ,治疗方案含有 RFP的 4 5 8例中 ,2 5例发生肝损 (5 .4 6 % )。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HBVM阳性者使用含 RFT方案治疗的 9例中 ,仅 1例发生肝损 ,肝损发生率降低为 11.1%。HBVM阳性患者治疗方案中含 RFP者与含 RFT者比较 ,肝损发生率也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抗结核治疗中 HBVM阳性患者发生肝损比率明显增加 ,损害程度也明显增高。含 RFP的抗结核方案引起的肝功能损害明显大于含 RFT的抗结核方案。建  相似文献   
49.
对 77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同期 794例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HBV标记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肝癌组HBVM阳性 72 6例 (94 16 % ) ,非肝癌组HBVM阳性 138例 (17 38% ) ,有显著差异 (P <0 0 1)。在感染HBV模式中 ,肝癌组HBVM以“小三阳”为主 ,占全部肝癌患者的 6 7 0 6 % (5 17/ 771) ,明显高于非肝癌组的 13 4 8% (10 7/ 794 ) ,“小三阳”中HBVDNA阳性明显高于其他HBVM阳性模式组。说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与HBV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而HBV与肝细胞的整合及不同的HBV基因型可能是其发生癌变的重要病理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求证乙型肝炎患者胃粘膜中有HBV的存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方法,对52例随机采集的乙型肝炎患者行胃粘膜组织活检,做HB sA g和HB cA g检测,并观察HBV对胃粘膜的影响。结果HBVM检出率达96.2%,表明HBV可以引起胃粘膜组织损害。结论为乙型肝炎患者消化道症状的病因解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