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3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15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51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52篇
中国医学   70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RP-HPLC fingerprint analysis method for quality evaluation and control of the four variants of Chrysanthemi Morifoli Flos. Methods RP-HPLC was used to establish the fingerprint method. Results Despite of the similarity in terms of holistic HPLC chromatograms, the four variants of Chrysanthemi Morifoli Flos exhibit characteristic fingerprints and can be readily recognized by similarity clusters. Conclusion A simple and reliable HPLC fingerprint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to authenticate the four variants of Chrysanthemi Morifoli Flos, providing a scientific basis for quality control of Chrysanthemi Morifoli Flos.  相似文献   
72.
南北五味子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南、北五味子中5种木脂素成分(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并比较不同产地五味子类药材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方法: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0.4 m L·min-1,检测波长235 nm,柱温45℃,进样量1μL。以5种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南北五味子进行种类识别。结果:分析时间内,上述5种木脂素成分在10 min内分离度良好,在0.001~0.222μg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7.7%~105.1%,RSD均3.0%。南北五味子中5种木脂素类成分含量差异显著,聚类分析结果也表明,南北五味子能完全被区分为两大类。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好,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为五味子类药材的分类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枸杞子-五味子药对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检索ETCM数据库,筛选枸杞子-五味子活性成分及靶基因;检索Drugbank、Genecards、DisGeNET和TTD数据库,筛选ADHD相关靶基因;利用Cytoscape构建药对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进行拓扑结构分析;对疾...  相似文献   
74.
金银花提取物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FM1株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金银花提取物体外抑制甲型流感病毒FM1株的作用。方法采用血凝试验方法,测定不同浓度金银花提取物体外和鸡胚内抑制流感病毒效价,分析金银花提取物对病毒增殖的影响。结果与病毒对照组比较,金银花提取物组血凝效价降低,其抑制作用时间可从1h持续到24h,其对病毒的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降低而逐渐减弱;金银花提取物在100、50、25mg/mL时,对感染流感病毒鸡胚具有预防和保护治疗作用(P<0.001),而在100mg/mL时的预防作用明显优于阳性对照病毒唑组(P<0.05)。结论金银花提取物可有效抑制甲型流感病毒FM1株。  相似文献   
75.
连续稀释法研究红腺忍冬体外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红腺忍冬的抑菌作用。方法:连续稀释法。结果:红腺忍冬在体外对多种病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为红腺忍冬的药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6.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使用近红外光谱法联合数据分析软件分析金银花中的绿原酸含量。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中的绿原酸含量进行检测,并以此作参照,采取偏最小二乘法构建绿原酸含量与近红外光谱间的多元校正模型,进而预测未知样品金银花的绿原酸含量。结果:绿原酸校正模型相关系数为0.991,内部交叉验证方差为0.476,校正均方差为0.219。校正模型的预测均方差为0.172%,平均回收率为99.52%。结论:近红外光谱法简单、高效,分离度好,精密度高,可用于快速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77.
丁香挥发油与氮酮对双氯芬酸钠促透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冬  吴铁  林坚涛  陈广斌 《中国药房》2008,19(21):1623-1625
目的:比较丁香挥发油与氮酮对双氯芬酸钠的促透作用。方法:在体外透皮吸收装置上,测定不同时间双氯芬酸钠的透过量,计算稳态流量和增渗倍数,并考察其储库效应。结果:丁香挥发油和氮酮均有促进双氯芬酸钠经皮渗透的作用,当二者合用时效果更显著。丁香挥发油与氮酮单用及合用时对双氯芬酸钠的储库效应均有显著的增强作用(P<0.05或P<0.01)。结论:丁香挥发油对双氯芬酸钠具有较强大的促透作用,可望开发成为一种透皮吸收促进剂。  相似文献   
78.
纵观历代医家对治疗不孕症的理论阐述,并无明确指出配伍固涩药的必要性,而探究《傅青主女科·种子》可知,固涩药在治疗女子不孕时配伍使用,多有画龙点睛之效,既可敛摄气血精液,又可调补冲任加强固藏,又不孕症多虚多损,在临床中以相应的补益药佐固涩药同用,可标本兼顾,能收到较好的疗效。《傅青主女科·种子》中十方有三方未运用固涩药:嫉妒不孕之开郁种玉汤、肥胖不孕之加味补中益气汤、腰酸腹胀不孕之升带汤,三方皆为治疗不孕实证,这提示固涩法仅适用于虚证、脱证及久病大病后邪不猖盛的情况,如运用不当就会造成"闭门留寇",其害无穷,不可不慎。  相似文献   
79.
目的:分析微波帮助提取中药金银花中有效成分的可行性。方法:以中药金银花作为提取对象,采用微波帮助提取以及超声波提取法对中药金银花有效成分进行提取。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两种方法提取效果的对比。结果:紫外可见光光度法检测结果显示微波帮助提取金银花有效成分的提取率要比超声波提取法高30.2%。微波帮助提取恒定时间为1 min、超声波提取时间为40 min。结论:微波帮助提取中药金银花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效果较佳,且所需时间较短,可对中药有效成分进行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80.
HPLC测定野菊花中蒙花苷与木犀草素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野菊花中蒙花苷与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Thermo Hypersil BDS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四氢呋喃-水(50∶4∶46),流速0.6 mL.m in-1;检测波长350 nm。结果:蒙花苷与木犀草素分别在0.015 2~0.152 mg.mL-1和0.001 8~0.018 mg.mL-1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 8,0.999 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97.2%,RSD均小于3.0%。结论:本法方便,准确,可以用于野菊花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