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93篇 |
免费 | 129篇 |
国内免费 | 159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8篇 |
口腔科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7篇 |
内科学 | 13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251篇 |
预防医学 | 12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352篇 |
中国医学 | 706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37篇 |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51篇 |
2016年 | 56篇 |
2015年 | 63篇 |
2014年 | 104篇 |
2013年 | 86篇 |
2012年 | 89篇 |
2011年 | 109篇 |
2010年 | 68篇 |
2009年 | 62篇 |
2008年 | 68篇 |
2007年 | 75篇 |
2006年 | 67篇 |
2005年 | 60篇 |
2004年 | 51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回顾和分析近年来研究金银花及其制剂的文献,总结归纳了金银花的化学成分、指纹图谱的构建解析及质量标准的研究概况,对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0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肃金银花中槲皮素和木樨草素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甘肃金银花中槲皮素和木樨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 asil C18柱,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磷酸调节pH值至3.5,流速:1.0 m l.m in-1,检测波长350 nm。结果槲皮素在2.93~35.16μg.m-l1;木樨草素在5.45~43.6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槲=0.999 9,r木=0.999 7。平均回收率:槲皮素为96.2%,RSD=1.7%;木樨草素为96.5%,RSD=2.2%。结论甘肃金银花中槲皮素和木樨草素的含量远高于正品金银花。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金银花质量评价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建立能有效区分黄柏Phellodendri Chinensis Cortex与其易混淆品种关黄柏Phellodendri Amurense Cortex的特征图谱及一测多评方法,促进黄柏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利用HPLC对黄柏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对色谱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色谱条件,建立特征图谱,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特征图谱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和确认差异性化合物,以盐酸小檗碱为参照物,建立一测多评方法测定黄柏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结果 所建立的特征图谱及一测多评方法能鉴别黄柏与关黄柏,以木兰花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以及一未知化合物(7号峰)为差异性化合物,黄柏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明显高于关黄柏,黄柏中盐酸巴马汀峰面积极低而关黄柏中其峰面积较高。黄柏中木兰花碱的含量较低而未知化合物(7号峰)峰面积较高。结论 所建立的特征图谱和一测多评方法简便,可作为《中国药典》修改标准的参考,用于黄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丁香抗流感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既往文献筛选丁香活性成分。通过数据库SwissTarget Predictiont获得丁香活性成分的相应靶点;采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流感相关靶点。将二者取交集,获得共同靶点,运用Cytoscape 3.7.2构建“丁香-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共同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利用Metascape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用Autodock Vina 1.1.2对丁香活性成分与流感关键蛋白和流感病毒蛋白进行分子对接,并构建其作用网络。结果:从丁香-活性成分-流感靶点-流感网络中获得rhamnazin-3-O-β-D-glucopyranoside、isoquercitrin、quercetin-3-O-β-D-glucuronide、rhamnetin-3-O-β-D-glucuronide-6″-methyl、1,2,3,6-tetra-O-galloylglucose等28个丁香活性成分和MAPKs、TNF、AKT1、TP53、EGFR、CASP3、HSP90AA1等209个丁香治疗流感的靶点。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丁香治疗流感主要与激活免疫反应,调控酶活性、细胞凋亡、细胞因子等生物过程和调控PI3K-AKT、MAPK、细胞凋亡、趋化因子、甲型流感等信号通路有关。分子对接作用网络显示28个活性成分可与HA、NA、M2等多个流感病毒蛋白结合。结论:丁香可能通过多成分与多个流感病毒蛋白结合,并作用于多靶点,调控多通路,进而影响炎症反应、免疫应答、细胞凋亡和流感病毒复制,达到治疗流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5.
106.
考察芫花氯仿萃取物对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s)及UGT1A1活性的影响,为预测芫花致肝损伤可能发生机制提供实验依据。采用体外肝微粒体孵育模型,分别以4-硝基酚和β-雌二醇为底物检测UGTs及UGT1A1活性;利用UV和HPLC测定底物或代谢物含量。结果表明,HPLC测得氯仿萃取物中3种黄酮类成分芹菜素、羟基芫花素和芫花素质量分数分别为1.00%,6.40%,18.38%;UV法测得总二萜质量分数为37.39%。与空白组相比,在大鼠肝微粒体(RLM)孵育体系,氯仿萃取物能显著抑制UGTs活性,而在人肝微粒体(HLM)孵育体系,抑制作用不明显;对UGT1A1,在RLM和HLM孵育体系中,氯仿萃取物均表现为中等强度的抑制作用(以芫花素计,IC50=8.76,10.36μmol·L-1);抑制类型分别为非竞争性抑制和反竞争性抑制。综上,氯仿萃取物对UGTs及UGT1A1活性均可产生抑制作用且存在种属差异性,推测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芫花致肝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7.
该研究采用3种荧光探针FDA,MTR,Hoechst 33342对盐酸阿霉素损伤的HK-2细胞进行标记,通过细胞荧光显微成像平台进行荧光图像采集及分析,建立了一种潜在的肾保护活性物质筛选方法。应用该方法对红花的53个化学组分进行筛选,发现C17,C18,C19 3个组分对盐酸阿霉素损伤的HK-2细胞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初步推测出8个化合物,羟基红花黄色素A,6-羟基山柰酚-3-O-芸香糖-6-O-葡萄糖苷,6-羟基山柰酚-3,6-二-O-葡萄糖苷或6-羟基山柰酚-6,7-二-O-葡萄糖苷,6-羟基山柰酚-3-O-芸香糖苷,6-羟基山柰酚-3-O-葡萄糖苷或6-羟基山柰酚-7-O-葡萄糖苷,芦丁,异槲皮素和山柰酚-3-O-芸香糖苷。与对照品比对后确认其中4个化合物为异槲皮素、芦丁、山柰酚-3-O-芸香糖苷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并对这4个化合物的肾细胞保护作用进行了验证,发现均具有一定的肾细胞保护作用,其中异槲皮素的保护作用最强,且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实验结果提示,异槲皮素、芦丁、山柰酚-3-O-芸香糖苷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可能是红花发挥肾保护作用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08.
将黄芪、黄连、黄芩三昧中药联合组方,制成三黄合剂和心脉胶囊。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核素心血池扫描观察三黄合剂或心脉胶囊对在心室功能的作用。静脉注射三黄合剂能明显提高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3.7%(p<0.05),缩短相角程(LPH)15.7%(p<0.05)。但是临床上给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口服心脉胶囊均无明显变化。对引起动物实验与临床效果不同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9.
红花提取工艺的正交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红花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红色素和黄色素为指标,考察渗漉流速、乙醇浓度、收集量对提取效率的影响。优选出红花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红花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用50%乙醇为溶媒,流速(1~3)ml·min^-1·kg^-1,收集渗漉液5倍量。结论:正交实验优选出的红花提取工艺科学、可行。 相似文献
110.
中药外洗Ⅱ方是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肛肠科集几十年临床经验制成的一种中药熏洗制剂。它的主要药物组成为蒲公英、五倍子、虎杖、乳香、海螵蛸。蒲公英为君药,取其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抗菌利水消肿之功效,五倍子为臣药,五倍子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鞣质,具有止血、护膜、减少分泌渗出和防止细菌侵蚀的作用,配合蒲公英增强其抗菌的作用,又能收敛、燥湿、止痒。鲜虎杖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祛腐生肌、收敛止痛之功效,与蒲公英配伍能加强清热解毒、抗菌之功效;与五倍子配伍能协同其止血功能,能治疗肛门病术后出血、水肿、疼痛,促进创面愈合。海螵蛸和乳香共为佐药,有收敛止血、敛疮,消肿止痛之功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