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4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56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96篇
口腔科学   265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359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49篇
外科学   127篇
综合类   230篇
预防医学   70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484篇
中国医学   143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改性二苯醚树脂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颖不饱和聚酯型无溶剂浸渍绝缘漆。它耐高温达到H级,固化速度快,贮存周期长,挥发率低。讨论了促进剂和挥发分抑制剂对无溶剂浸渍漆性能的影响,以及促进机理和抑制机理。结果证明了促进剂可以大大缩短固化时间,挥发分抑制剂在适当配比下,能够降低苯乙烯的挥发。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发展一种测定基因转殖酵母菌培养液中生物素的灵敏ELISA竞争测定法。方法 酶标板先用猪肺炎支原体包被 ,再依次用兔抗猪肺炎支原体抗血浆、羊抗兔IgG -生物素温育形成固态生物素 ,同溶液中的生物素 (标准液或试样 )竞争有限量的链霉亲和素 HRP。建立了在 5 0 - 2 0 0 0ng·L- 1 范围内生物素的标准曲线。结果 检测限为 83ng·L- 1 ,比文献报告的ELISA测生物素的最低测定浓度小 10 0 0倍。测定生物素浓度为 2 0 0、5 0 0、10 0 0ng·L- 1 的用空白培养液稀释的标准生物素试样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是 2 4 87%、6 15 %、7 86 % ,平均回收率为 10 1 13%。在用本法测定野生酵母菌及其 6 3个基因转殖酵母菌培养液中的生物素时 ,发现 85 %以上的培养液试样中生物素浓度均得到不同程度扩增。结论 用猪肺炎支原体作包被蛋白 ,提高了ELISA结果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可供测定其它介质中生物素的参考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消化性溃疡患者舌象特征.方法选择94例符合临床诊断及中医辨证分型标准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同步记录其舌质与舌苔变化.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各证型的舌象特征分布较广,且多数证型的主要舌象与证型的内在病理本质相吻合.结论舌象反映消化性溃疡各证型的内在病机变化,是临床诊治过程中确定分型证候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4.
目的 通过微动力学刺激改善人工关节生物固定界面的性能。 方法 以活性大鼠骨组织与非活性钛珠涂层的结合试样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制的微动力学刺激试验装置,探究不同切向微动幅值的力学刺激对固定界面骨组织生长促进作用及骨组织微损伤的影响,揭示微动刺激下骨组织在钛珠涂层表面的促进生长与微损伤机制。 结果 微动幅为 40 μm 力学刺激组骨组织与钛珠涂层间的界面结合力最大,切向摩擦力-位移曲线由椭圆形转变为直线形,结合界面处于粘着区,不易产生松动,骨组织结构最完整,钛珠涂层表面黏附生长的组织细胞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 随着微动幅值的增加,微动刺激对骨生长的促进作用减弱,骨组织与钛珠涂层界面间结合强度逐渐降低,内部空腔区域增多,组织细胞的数量及增殖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结论 不同幅值微动刺激对于组织的生长促进与微损伤同时存在,最优的微动幅值为 40 μm。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对多孔型人工关节植入物的涂层性能(包括涂层形貌和涂层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总结目前主流产品的涂层性能范围,为新产品的设计研发提供参考,同时为远期植入物取出分析提供依据。 方法 试验中所用的涂层表面形貌、剪切强度和拉伸强度样品,分别按照 ASTM F1854、ASTM F1044 和 ASTM F1147 标准制备,涂层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加工。 共对 17 套件产品(编号 1~ 17 号)的涂层表面形貌(涂层厚度、孔隙率和孔隙截距)进行试验;对编号为 1~ 7 号和 15、16 号产品,首先按照 ASTM F1044 的试验方法,进行涂层与基体之间的剪切强度试验;然后按照 ASTM F1147 的试验方法,进行涂层与基体之间的拉伸强度试验。 对编号为 17 的产品,按照 ASTM F1044 和ASTM F1147 的试验方法,分别测试复合涂层和单纯钛涂层的剪切和拉伸强度。 结果 全部产品中,共 15 套产品(占比 88. 2% )涂层厚度 300~ 500 μm;金属涂层的产品共 16 套(编号 1 ~ 16),其中 11 套(占比 68. 75% )涂层孔隙率 30% ~ 50% ,14 套(占比 87. 5% )涂层孔隙截距 50 ~ 150 μm;涂层的力学性能与基体材质无关;添加羟基磷灰石(HA)后的复合涂层的剪切强度和拉伸强度与纯金属涂层相比,均明显降低。 结论 针对多孔涂层人工关节的设计制造,其涂层的性能可以参考以下指标:涂层厚度 300 ~ 500 μm,涂层孔隙率 30% ~ 50% ,涂层孔隙截距 50 ~150 μm;可以根据产品的用途选择基体材质;在设计含有 HA 的复合涂层的植入物时,应考虑结合力较低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该性能指标范围能够为远期临床取出物分析提供对照。  相似文献   
26.
薄膜包衣在中药防潮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小娜  郭红霞  时银萍 《中草药》2008,39(10):1583-1586
中药制剂易吸潮严重影响药品的稳定性。简要介绍了中药制剂吸湿性原理、薄膜包衣的优点及应用现状,重点从薄膜包衣的成膜原理、处方组成、影响包衣制剂的工艺参数等方面综述薄膜包衣在中药防潮中的应用。综合国内外薄膜包衣分析技术并探讨其在中药防潮分析上的应用。近几年,虽然薄膜包衣已广泛应用于药物制剂,但由于中药成分的复杂性,薄膜包衣在中药防潮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还不够深入。随着对新型薄膜包衣材料及在线分析技术的研究,薄膜包衣在中药方面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的关注,并将在中药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发挥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27.
梁波  赵君  高明 《中国药房》2011,(19):1764-1766
目的:优选复方儿茶止泻膜的成膜材料。方法:以膜剂的外观质量和体外透皮实验中儿茶素的累积释放量为评价指标,以聚乙烯醇(PVA)1750、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白及胶用量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成膜材料。结果:最佳成膜材料为PVA17509mL、CMC-Na2mL、白及胶4mL。结论:改进后的复方儿茶止泻膜较单用白及胶作为成膜材料的原制剂,外观质量更好,体外透皮吸收含量更高,能够显著改善原制剂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8.
规定了养颜增白祛斑面膜的性状,薄层层析鉴别,相对密度和pH值。  相似文献   
29.
林小燕  王文 《海峡药学》2009,21(10):18-20
目的摸索清火片的制备工艺,提高清火片的质量。方法以一步制粒法制备颗粒,并将薄荷脑用β-环糊精包合,制成包合物后加入压片。结果以该法制备的清火片,外观、成品颗粒、片剂崩解时限及包衣片的外观质量均优于传统制法。结论清火片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30.
Mosquitoes are commonly viewed as pests and deadly predators by humans. Despite this perception, investigations of their survival-based behaviors, select anatomical features, and biological composition have led to the creation of several beneficial technologies for medical applications. In this review, we briefly explore these mosquito-based innovations by discussing how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behaviors of mosquitoes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select biomaterials and medical devices. Mosquito-inspired microneedles have been fabricated from a variety of materials, including biocompatible metals and polymers, to mimic of the mouthparts that some mosquitoes use to bite a host with minimal injury during blood collection. The salivary components that these mosquitoes use to reduce the clotting of blood extracted during the biting process provide a rich source of anticoagulants that could potentially be integrated into blood-contacting biomaterials or administered in therapeutics to reduce the risk of thrombosis. Mosquito movement, vision, and olfaction are other behaviors that also have the potential for inspiring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ly relevant technologies. For instance, viscoelastic proteins that facilitate mosquito movement are being investigated for use in tissue engineering and drug delivery applications. Even the non-wetting nanostructure of a mosquito eye has inspired the creation of a robust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coating that shows promise for biomaterial and drug delivery applications. Additionally, biosensors incorporating mosquito olfactory receptors have been built to detect disease-specif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Advanced technologies derived from mosquitoes, and insects in general, form a research area that is ripe for exploration and can uncover potential in further dissecting mosquito features for the continued development of novel medical innov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