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ObjectiveThe flexion and extension synergies were quantified at the paretic elbow, forearm, wrist, and finger joints within the same group of participants for the first time. Differences in synergy expression at each of the four joints were examined, as were the ways these differences varied across the joints.MethodsTwelve post-stroke individuals with chronic moderate-to-severe hemiparesis and six age-matched controls participated. Participants generated isometric shoulder abduction (SABD) and shoulder adduction (SADD) at four submaximal levels to progressively elicit the flexion and extension synergies, respectively. Isometric joint torques and EMG were recorded from shoulder, elbow, forearm (radio-ulnar), wrist, and finger joints and muscles.ResultsSABD elicited strong wrist and finger flexion torque that increased with shoulder torque level. SADD produced primarily wrist and finger flexion torque, but magnitudes at the wrist were less than during SABD. Findings contrasted with those at the elbow and forearm, where torques and EMG generated due to SABD and SADD were opposite in direction.ConclusionsFlexion and extension synergy expression are more similar at the hand than at the shoulder and elbow. Specific bulbospinal pathways that may underlie flexion and extension synergy expression are discussed.SignificanceWhole-limb behavior must be considered when examining paretic hand function in moderately-to-severely impaired individuals.  相似文献   
92.
目的分析静脉血栓患者凝血功能和D-二聚体、FDP的动态变化,探讨静脉血栓患者凝血功能和D-二聚体、FDP变化机制,为临床提供客观的实验室凝血功能数据分析。方法采用日本Sysmex-CA 6000全自动血凝仪对2011年12月~2012年4月我院78例静脉血栓病例不同患病时间与45例正常体检的标本凝血功能和D-二聚体、FDP进行检测分析。结果静脉血栓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FDP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患者D-二聚体值在急性期内含量较高,治疗后20~30d下降至正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栓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和D-二聚体、FDP含量不同时期均存在动态变化,观察静脉血栓患者的凝血功能和D-二聚体、FDP的变化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其恢复的重要诊断指标,为临床诊治静脉血栓疾病提供客观实验室数据。  相似文献   
93.
FDP对微波辐射后大鼠海马COX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1, 6-二磷酸果糖(FDP)对微波辐射后大鼠海马线粒体呼吸链相关基因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COX)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辐射组(5只),辐射组(10只)和辐射+药物组(10只)。采用30mW/cm2微波辐射,辐射+药物组于辐射前3d 腹腔注射350mg/kg FDP,连续给药3或10d,1次/d。于辐射后6h和7d活杀取海马,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图像分析检测大鼠海马组织COX亚基Ⅰ、Ⅱ和Ⅳ mRNA表达,通过Western blot和图像分析检测大鼠海马组织COX Ⅰ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辐射后6h和7d大鼠海马COX Ⅰ、Ⅱ和Ⅳ mRNA表达均较假辐射组降低,药物组大鼠海马COX Ⅰ、Ⅱ和Ⅳ mRNA与相应辐射组相比均见表达增加,以给药后3d(辐射后6h)组增加最为显著(tCOX Ⅰ=3.2205,tCOX Ⅱ=3.5762,tCOX Ⅳ=3.0408,P<0.05)。辐射后6h和7d大鼠海马COX Ⅰ蛋白表达均较假辐射组减少,给药后3d(辐射后6h)与辐射后6h相比COX Ⅰ蛋白表达升高(t=2.9614,P<0.05),给药后10d(辐射后7d)与辐射后7d相比改变不显著。结论FDP对微波辐射后大鼠海马线粒体呼吸链相关基因COX表达降低有一定的促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94.
95.
诊断DIC常用试验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评价诊断DIC常用试验。方法D-D、FDP、3Ptest、PT、APTT和FBG检测9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44例合并DIC)及75例产科患者(21例合并DIC)。评价这些实验方法的敏感法、特异性及试验有效性。结果和结论3P试验敏感性较低,但特异性较好。D-D及FDP敏感性高,但特异性较差。在不同出凝血疾病当中各种实验室指标的阳性率也有不同。恰当的实验指标组合可降低漏诊率和增加实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6.
DIC患者D-二聚体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浆中D-二聚体(D-Dimer,D-D)定量检测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52例DIC患者(早期14例,中期26例,晚期12例)和50例正常人血浆中D-D含量,然后做分析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D-D含量为(0.32±0.13)mg/L,DIC组D-D含量为(8.44±2.76)mg/L,早、中、晚期患者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其水平逐渐增高,有效治疗组D-D含量为(2.16±0.74)mg/L,无效治疗组D-D含量为(8.21±2.51)mg/L,两组比较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浆D-D含量的检测对DIC的早期诊断、疗效的了解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7.
妊高征患者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高征患者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 35例妊高征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 (t PA)、D 二聚体 (D D)、纤维蛋白原 (Fbg)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DP)的含量并与 2 0例正常孕妇及 2 0例育龄健康非孕妇比较分析。结果 :妊娠期PT、APTT均缩短 ,且妊高征患者与非孕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妊高征患者与正常孕妇t PA均明显升高 (P <0 .0 0 1) ,但二组间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非孕妇与正常孕妇、正常孕妇与妊高征患者之间D D有明显差异 (P <0 .0 1、P <0 .0 0 1) ;妊娠期Fbg明显升高 (P <0 .0 1) ;非孕妇与正常孕妇、正常孕妇与妊高征患者之间FDP有明显差异 (P <0 .0 1、P <0 .0 0 1)。结论 :正常孕妇处于高凝状态 ,妊高征患者有血栓形成倾向。产前行凝血和纤溶系统检测对妊高征的监测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8.
①目的 探讨难治性心力衰竭 (RHF)的有效治疗方法。②方法 按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 ,选择心功能Ⅳ级均经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洋地黄制剂、血管扩张剂综合治疗无效的RHF病人 40例 ,加用米力农与FDP静滴 1周 ,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的变化。③结果 治疗后近期显效率为 2 5 .0 % ,有效率为 67.5 % ,总有效率为 92 .5 %。治疗后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障碍明显改善 (t=6.3 14、15 .812 ,P <0 .0 1) ;心室率减慢 (t=2 .2 3 3 ,P <0 .0 5 )。 1例因静滴速度快出现一过性低血压 ,轻微头晕、恶心。④结论 米力农与FDP联合静脉点滴治疗RHF近期疗效满意 ,能明显改善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99.
本文对Hoq’s法进行改良,建立起微量精确、快速可靠,简便易行的“微量醛化鞣化红细胞血凝抑制免疫实验”(MGTRCHII),并用此法对羊水、脑脊液、胸水、腹水、血清,尿液中FDP进行了定量测定。文中对致敏血球制备,特异抗体纯化,体液中FDP微量检测技术,引起非特异凝集物质的吸收等作了较详介绍。并对本法的特是性、敏感性、可靠性作了检验。同时通过实验手段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观察、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