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1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58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81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77篇
预防医学   58篇
药学   185篇
中国医学   228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了解西昌市邛海周边地区地形、地貌、疫水来源、感染性钉螺分布等因素与居民血吸虫病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测绘图及钉螺调查结果,在西昌市邛海周边4个乡,选择196个点进行疫水测定.小鼠每日上下午各接触疫水1h,连续5d共10h,饲养35d后解剖,了解感染情况.结果人群平均感染率与测定点阳性率间存在正相关(0.05>P>0.02),阳性点的分布在地理特征上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居民区疫水测定点阳性率与人群感染率相符,感染程度越重的村受外来水源的影响越大,汇水地形感染点感染率极高.在人群感染率较低的村,疫水测定结果与阳性钉螺水系分布符合率都高;而在人群感染率高的地区,则出现疫水测定阳性点与发现阳性钉螺水系感染点符合率极高而疫水测定阴性点与未发现阳性钉螺水系感染点符合率极低的情况.结论疫水测定结果表明,在梯地、阶地所占面积大的村,哨鼠感染率高,人群感染率也高;平地所占面积大的村,哨鼠感染阳性率低,人群感染率也低.在开展血吸虫病防治时应重视外来水源的影响,扩大防治范围,也应重视居民区附近的血吸虫病防治,在高感染地区必须在钉螺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疫水测定结果才能更为准确地判断该地区水体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12.
目的阐明南水北调东线气候变化对血吸虫病传播的潜在影响。方法采集南水北调东线有关气象台站地面气候资料和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资料,采用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纬度气温、降水、日照特征和气温、降水量变化趋势,分析气温等要素对降水量的影响,评估东线气候变化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结果南水北调东线不同纬度气象台站累年平均气温(1)、累年平均最高气温(2)、累年平均最低气温(3)、累年极端最低气温(4)、累年平均相对湿度(5)、累年降水量(6)与纬度呈显著负相关,均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r1=-0.849,P=0.000;r2=-0.776,P=0.003;r3=-0.806,P=0.002;r4=-0.798,P=0.002;r5=-0.883,P=0.000;r6=-0.961,P=0.000),而累年日照时数随纬度升高而呈增加趋势(r=0.902,P=0.000);不同纬度日照时数与年降水量间呈显著负相关(r=-0.902,P=0.000)。淮安和济南气象代表站1951~2008年1月份气温变化曲线均与时间变量(年份)呈线性上升趋势;而1970~2008年降水量与时间变量(年份)则不存在线性关系;东线各气象台站年平均最高气温与年降水量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徐州以北年降水量均〈750mm,而且随着纬度的增加,北方降水量更为减少。资料分析还表明东线钉螺分布和居民粪检阳性率与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要素无明显相关。结论南水北调东线气温正趋于变暖,但降水量却随气温的升高而呈减少趋势,未来东线气候变化可能并不完全满足钉螺北移和血吸虫病流行区向北扩展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13.
9种抗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体特性鉴定及其组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9种抗日本血吸虫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经IFA定位可分为4类.将其中抗不同抗原表位的单抗组合使用,检测抗原敏感性可提高4—8倍.用3种单抗组合,建立的夹心ELISA检测慢性血吸虫病的阳性率为81.3%,276例正常人假阳性率为1.5%.环卵沉淀反应阳性的单抗似可用来分离有关COP反应的虫卵抗原,或在小鼠中诱导及/或调节免疫病理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14.
应用从重感染兔血清中提取的γ-球蛋白为捕捉抗体、以酶标单克隆抗体为结合物进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ELISA),检测日本血吸虫病人循环抗原.结果:69例急性血吸虫病人血清的阳性率为80.6%一90.9%;110例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的阳性率为88.2%;40例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有1例出现阳性,交叉反应率为2.5%,50例健康人血清亦有1例出现阳性反应,假阳性率为2%.提示该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判断结果较客观,可应用于现场.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目的 探讨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 (Tregs) 对日本血吸虫病疫苗保护性效果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方法 雌性 BALB/c小鼠随机分成5组, 即正常对照组、 感染对照组、 抗CD25单克隆抗体 (anti?CD25 mAb) 组、 谷胱甘肽?S?转移酶 (Gluthatione?S?transferase,GST) 免疫组和GST/anti?CD25 mAb联合组。分别在感染后2、 3、 4、 5周剖杀小鼠, 收集脾细胞 及培养上清,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中CD4+ CD25+ Tregs比例, 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FN?γ、 IL?2、 IL?4、 IL?5和TGF?β水平。感染后5周杀鼠, 门静脉冲虫, 统计每只小鼠虫荷及每克肝脏虫卵数; 肝组织石蜡切片HE 染色观察虫卵肉芽肿病理变化。 结果 结果 感染后5周, GST免疫组小鼠减虫率为24.98%, 而GST/anti?CD25 mAb联合组减 虫率达43.13%; GST免疫组小鼠脾细胞中CD4+ CD25+ Foxp3+ 比例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 (P < 0.05), 而anti?CD25 mAb组小 鼠脾细胞中CD4+ CD25+ Foxp3+ 比例显著低于感染对照组 (P < 0.01)。使用anti?CD25 mAb后2周, GST/anti?CD25 mAb联合 组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L?4、 IL?5、 IFN?γ和IL?2含量均较其他组高; 各组小鼠肝脏病理变化和脾细胞培养上清中TGF? β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均 > 0.05)。结论 结论 GST疫苗可引起日本血吸虫感染宿主CD4+ CD25+ Tregs 明显上升, 从 而导致其保护性效果欠佳; anti?CD25 mAb部分封闭CD4+ CD25+ Tregs后有利于增强日本血吸虫病疫苗的免疫保护性效 果, 其机制可能与Th1、 Th2型免疫反应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16.
目的调查羊粪中日本血吸虫虫卵在江滩自然环境中的存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羊在日本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山羊动物模型,收集感染性山羊粪便,观察环境温度和羊粪含水量对羊粪中日本血吸虫虫卵孵化率的影响。选择江堤外一块草滩作为实验现场,观察春、冬季羊粪在江滩的暴露时间对虫卵孵化率以及阳光直晒对虫卵生存的影响。结果在25℃实验室环境中,羊粪中日本血吸虫虫卵孵化率与羊粪含水量呈高度正相关(r=0.87)。当羊粪含水量降至7.6%时,虫卵失去孵化能力。保持羊粪含水量不变,将羊粪暴露在-5℃环境中,随暴露时间延长,粪便中虫卵孵化率逐渐降低;暴露5 h后,孵化率降至0。将羊粪样本暴露于5、15℃和25℃环境中,随暴露时间延长,粪便中虫卵孵化率逐渐降低,暴露52 d后仍有2.3%、5.0%和0.9%虫卵存活并可孵化出毛蚴。将羊粪暴露于35℃环境中,随暴露时间延长,粪便中虫卵孵化率逐渐降低,暴露13 d后孵化率降为0。冬季(气温-2~10℃)随暴露时间延长,暴露于江滩滩面的羊粪中虫卵孵化率逐渐下降,暴露21 d后孵化率降至0。春季(气温16~19℃)随暴露时间延长,暴露在江滩滩面的羊粪中虫卵孵化率逐渐下降,暴露5 d后虫卵孵化率降至0.9%。同一滩块暴露相同时间后,暴露在有阳光直晒滩面羊粪中的虫卵孵化率低于无阳光直晒滩面。结论羊粪中的日本血吸虫虫卵生存与环境温度和羊粪含水量(即湿度)有关,温度和湿度是影响虫卵孵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117.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我国血吸虫病综合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可提高流行区居民参与血防工作的依从性,有效避免或减少人群血吸虫感染。近年来,我国血吸虫病综合防控成效显著,已实现了传播控制目标,正向传播阻断乃至消除目标迈进。本文就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我国血吸虫病防控中的作用及当前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在消除阶段推进血吸虫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分析鄱阳县新报告晚期血吸虫病(晚血)病例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规律,为控制晚血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基于行政村的空间数据库,利用SaTScan对2009-2019年晚血发病率按空间、时间和时间-空间3种扫描探测模式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ArcMap将分析结果可视化.结果 2009-2019年鄱阳县累计报告晚血病例9...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RT PCR扩增Sj26、Sj32和Sj14 3 3抗原编码基因用于急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从急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提取总RNA,利用RT PCR方法扩增Sj26、Sj32和Sj14 3 3抗原编码基因,用1.2%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鉴定,同时以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卫氏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和正常人血清总RNA作为对照。结果50份急性日本血吸虫病血清均通过RT PCR扩增出了400bp的Sj14 3 3抗原编码基因片段,但未扩增出676bp的Sj26和1 270bp的Sj32抗原编码基因片段;对照组呈阴性反应。RT PCR扩增Sj14 3 3抗原编码基因片段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与华支睾吸虫病和卫氏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未见交叉反应。结论RT PCR扩增Sj14 3 3抗原编码基因可用于急性日本血吸虫病的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120.
血吸虫病免疫诊断技术的发展为血吸虫病控制做出了重要贡献。血吸虫抗原检测特异性抗体是目前血吸虫病免疫诊断的常用方法,所使用的抗原可分为粗制虫源抗原、纯化虫源抗原和重组抗原。研制高敏感性、高特异性和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抗原是免疫诊断研究的重点。本文对近年日本血吸虫病诊断抗原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