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9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71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61篇
基础医学   17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87篇
内科学   485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83篇
特种医学   75篇
外科学   243篇
综合类   473篇
预防医学   70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41篇
中国医学   105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内皮素-1及其受体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的意义,以及其对宫颈癌发生过程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临床标本89例,分为病例组(52例,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对照组(37例,慢性宫颈炎组织)。采用半定量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组织中ET-1、ETA、ETB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含量,并对检测数据行统计分析。结果宫颈癌病例组ET-1、ETA在mRNA表达水平上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增高趋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ET—B在两组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宫颈癌病例组ET-1、ETA在蛋白水平上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明显增高趋势(P〈0.01),而ET—B在两组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宫颈癌患者体内ET-1的过量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ET-1在宫颈癌组织中发挥的生物学效应以ETA受体介导为主。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对高血压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8PWV)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38例高血压并IGT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CT,20例)和常规治疗+EECP组(CT+EECP,18例)。CT+EECP组隔天反搏治疗2h,总共反搏36h,共36d。分别于体外反搏前和反搏后检测baPWV,同时检测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结果CT组和CT+EECP组治疗后baPWV明显下降,分别为1703±213(P〈0.05)和1601±208(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ET均明显下降(74.8±21.3和62.6±20.8,P〈0.05,P〈0.01),NO均明显上升(67.7:1:17.4和78.2±18.2,P〈0.05,P〈0.01).CT+EECP组baPWV和ET下降更为显著,下降幅度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可改善高血压并IGT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管僵硬度,从而改善动脉弹性。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高血压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46例高血压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CT,n=24),常规治疗+EECP组(CT+EECP,n=22)。EECP组隔天反搏治疗2 h,总共反搏36 h,36 d。分别于体外反搏前、反搏后,采用高频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FMD)方法,比较反搏组与非反搏组治疗前后FMD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结果:CT组、CT+EECP组治疗后FMD明显升高,分别为5.15%±1.01%(P〈0.05),7.87%±0.86%(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EECP组NMD也得到改善(P〈0.05),而常规治疗组NMD无显著改善;两组患者经治疗后ET均明显下降(78.55±12.63,60.21±10.58,P〈0.05和P〈0.01)、NO均明显上升(67.88±16.56,82.21±20.12,P〈0.05和P〈0.01);EECP组下降更为显著,下降幅度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内皮素在糖尿病肾病(DN)各时期的水平,寻求内皮功能和相关因素关系与疾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按蛋白尿及肾功能状况将DN分为无白蛋白尿期40例,微量蛋白尿期36例,临床蛋白尿期30例,肾功能不全期30例,与正常人及糖尿病前期(糖调节1期)各30例作对比,观察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S)、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内皮素(SET-1)、尿内皮素(UET一1)、血脂与血液流变学、肌酐清除率(Ccr)等变化。结果DN四个时期和糖尿病前期SET-1/UET-1、UAER、血脂与血液流变学与正常人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SET一1/UET.1、UAER与血脂、血液流变学呈进行性增高。SET-1、UET-1、UAER分别与FPG、HbAlc、血脂、血液流变学呈显著相关。结论DN各期均存在内皮功能障碍,其严重程度与SET-1/UET一1水平呈正相关系,SET—A/UET一1可作为临床判断内皮功能障碍程度和观察DN进展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疏肝益阳(SGYY)胶囊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3月龄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采用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法制造血管性勃起障碍模型。设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西药西地那非组(10.5mg.kg-1.d-1)、SGYY大剂量治疗组(1g.kg-1.d-1)、SGYY小剂量治疗组(0.5g.kg-1.d-1),每组12只,灌胃给药,疗程30d。取大鼠血浆,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内皮素-1(ET-1)含量;取阴茎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检测ET和连接蛋白43(CX43)mRNA表达。结果:3个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浆ET-1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阴茎组织ET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CX43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疏肝益阳胶囊可显著降低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法制造的动脉性勃起障碍大鼠血浆ET-1含量和阴茎组织ET基因表达,并能显著增加阴茎组织CX43基因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血管性ED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观察复方麝香注射液能否缩小大鼠急性心肌梗死面积.方法 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3组,N组为假手术组,C组为模型对照组,F组为药物(麝香注射液)干预组.F、C组大鼠用丝线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N组大鼠LAD置丝线而不结扎.检测血浆CK、CK-MB和ET-1;称重法计算F、C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C、F组血浆CK-MB均较N组明显提高(P<0.01).F组心肌梗死面积较C组明显减小(P<0.05).C组心肌ET-1较N组明显增加(P<0.01);F组明显低于C组(P<0.01);3组血浆ET-1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短期使用复方麝香注射液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酶,缩小大鼠急性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心肌ET-1.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小型猪颈动脉球囊扩张前后和颈动脉狭窄患者狭窄扩张、支架置入术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变化.方法:选取12头广西巴马小型猪,分别于颈动脉球囊损伤前、损伤后2周和3周检测静脉血血清中NO和ET的浓度.同样方法检测19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前、术后静脉血及支架置入处动脉血血清中NO和ET的浓度.结果:小型猪颈动脉损伤后2周NO浓度较损伤前显著降低(P<0.05),ET浓度较损伤前升高,但无显著差异;损伤后3周ET浓度明显升高(P<0.01).支架置入患者中,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6 h周围静脉血的NO浓度和同一时间点的ET浓度变化差异均尢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型猪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可观察到NO降低和ET升高,可能与猪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发生相关;人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NO、ET的变化及其在术后动脉冉狭窄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老年患者早期糖尿病肾病(DN)尿蛋白、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血脂正常的50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用药组(常规组)25例;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组(联合组)25例,另设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25例。测定治疗前后血脂(CH、TG、LDL、HDL)、ET、NO、CR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DN患者血ET、CRP显著高于对照组,NO明显低于对照组。常规组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血脂、ET、NO、CRP、UAER差异无显著性,联合组治疗后CH、TG、LDL、ET、CRP、尿UAER显著降低,NO、HDL明显升高。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改善ET、NO失衡,改善血脂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有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测定哮喘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的患者血液中的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PGF-1α)的水平,以探讨其在哮喘中的监测意义及相互作用。方法共选择轻度哮喘组患者32例,中重度哮喘组患者23例,健康对照组共18例,每例研究对象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将其分为2部分,其中3 mL用于测定TXB2、6-K-PGF1α;2 mL用于测定ET。数据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①三组血浆中ET水平比较:轻度哮喘组与中重度哮喘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哮喘组低于中重度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三组血浆中6-K-PGF1α水平比较:轻度哮喘组与中重度哮喘组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哮喘组高于中重度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三组血浆中TXB2水平比较:轻度哮喘组与中重度哮喘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哮喘组低于中重度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T、TXB2与哮喘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并可能在气道炎症方面影响哮喘的发生、发展。6-K-PGF1α与哮喘的病情呈负相关,说明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内皮素(ET)在冠心病患者中及不同心功能状态下血浆ET浓度变化。方法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6例冠心病患者血浆ET浓度,其中3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测定左室射血分数。结果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浆ET浓度明显增高(P<001),尤以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组增高明显,两组与稳定型心绞痛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发现血浆ET浓度随左室射血分数下降而明显增高。结论ET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血浆ET浓度高低可作为临床判断病情危重状态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