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34篇
  免费   764篇
  国内免费   112篇
耳鼻咽喉   58篇
儿科学   173篇
妇产科学   48篇
基础医学   328篇
口腔科学   95篇
临床医学   1664篇
内科学   654篇
皮肤病学   94篇
神经病学   303篇
特种医学   186篇
外科学   501篇
综合类   3718篇
预防医学   2104篇
眼科学   102篇
药学   2602篇
  57篇
中国医学   2856篇
肿瘤学   16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231篇
  2021年   346篇
  2020年   414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319篇
  2016年   555篇
  2015年   540篇
  2014年   1723篇
  2013年   1672篇
  2012年   1763篇
  2011年   1902篇
  2010年   1317篇
  2009年   807篇
  2008年   583篇
  2007年   583篇
  2006年   482篇
  2005年   351篇
  2004年   268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11篇
  1974年   12篇
  1973年   16篇
  1972年   12篇
  197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究联合微信公众平台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BL)带教模式在各类性病患者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2020年2月与该校合作的各医院性病科室8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实习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2018年2月—2019年2月)和对照组(2019年3月—2020年2月),各4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内PBL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PBL联合微信公众平台的带教模式。比较两组护生理论考核及临床技能考核出科成绩,通过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护生对教学模式的认同度,综合评价两组教学效果。对比两组带教护士对护生综合能力的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成绩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操作技术、组织纪律、交流沟通、学习态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模式的认同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联合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护生的出科成绩,有助于激发带教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护生临床护理理论水平及专科操作能力,提高带教工作质量。同时护生认同度较高。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在躁狂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2019年沈阳市铁西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成人躁狂症发作期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分别采用激越行为量表和社交技能量表对两组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两组激越行为量表和社交技能评定目录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角色认同护理能进一步改善躁狂症患者的激越行为和社交技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开展成效。方法将进入多学科协作的患者和未进入多学科协作的患者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多项指标量化分析直肠癌多学科协作开展成效。结果观察组的术后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首次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总费用、检查费、床位费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位直肠癌手术有效保肛率高于对照组;在术后早期并发症中,观察组病例数少于对照组;在Ⅲ期直肠癌患者术后无进展生存时间上,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生存量表总分、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在直肠癌诊疗中效果明显,能够确保直肠癌患者手术安全,缩短术后住院时长,降低手术费用,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低位直肠癌有效保肛率,延长Ⅲ期直肠癌患者术后无进展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4.
Fluorescence-advanced videodermatoscopy is not a widespread diagnostic technique. Its application in dermatology can facilitate the diagnosis of diseases such as cutaneous larva migrans by enabling us to recognize the precise position of larva in vivo on the skin. Using this noninvasive technique, we detected a case of cutaneous larva migrans in a patient.  相似文献   
75.
对中中药配方提取物与高分子材料经相结合精制而成的外用涂敷药物-咳喘灵高分子涂膜剂进行了急慢性支气管炎的初步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表明其具有较好的缓解和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评价罗哌卡因用于下腹部手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  6 0例择期下腹部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第Ⅰ组为罗哌卡因复合PCA吗啡治疗组 ,第Ⅱ组为安慰剂复合PCA吗啡组。观察罗哌卡因镇痛效果及对运动神经阻滞的影响 ,对比两组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吗啡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 罗哌卡因复合PCA吗啡治疗组的术后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安慰剂复合PCA吗啡组 ,且第Ⅰ组的吗啡用量明显低于安慰剂组。结论  0 2 %罗哌卡因复合PCA吗啡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下腹部术后的镇痛。  相似文献   
77.
复方甘草甜素(SNMC)对肝病理改变观察   总被引:134,自引:3,他引:131  
目的:通过复方甘草甜素对预防肝硬化的肝病理改变研究将其用于临床胆汁淤积,慢性活动性肝炎引起的肝细胞变性,坏死。方法:采用敏感度高的序贯设计检验方法,对56例肝细胞变性,坏死患者进行了观察。结果:实验至21例时,实验线已穿过上边界线,结论为有效。经过8周一个疗程的治疗,肝组织的综合判断和肝功能较应用本药前改善75%,P<0.01,结论:复方甘草甜素值得推荐应用于保护肝细胞,预防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78.
E(M)COP化疗方案治疗非何杰金淋巴瘤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足叶乙甙或米托蒽醌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非何杰金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ECOP方案(足叶乙甙,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强的松)或MCOP方案(米托蒽醌,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强的松)治疗23例非何杰金淋巴瘤,其中ⅡA2例,ⅢA3例,ⅢB3例,ⅣA4例,ⅣB11例,18例为初治病人,5例为复发病例。结果:全组完全缓解率(CR)13例占56.5%;部分缓解(PR)4例占17.4%,冲刷 有效率73.9%,其中初治18例,总有效率77.8%,复发5例,总有效率60%,ECOP方案治疗16例,CR率为56.5%(9/16),PR为18.8%(3/16),总有效率73.3%,MCOP方案治疗7例,CR率为57.1%(4/7),部分缓解率14.3%(1/17),总有效率71.4%,上述方案毒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所有病例血象经间歇期应用或无G-CSF治疗均能恢复。结论:ECOP或MCOP方案是治疗非何杰金淋巴瘤有效而较安全的方案。  相似文献   
79.
目的 观察0.75%罗哌卡因硬膜外用于妇产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72例ASAI-Ⅱ级妇产科手术随机分为两组.I组为0.75%罗哌卡因组(36例)Ⅱ组为0.5%布比卡因组(36例),两组均取腰1-2行硬膜外穿刺,观察两组的感觉阻滞、运动阻滞、镇痛效果及对循环呼吸的影响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感觉阻滞达T8的时间。切皮时VAS评分、运动恢复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中寒颤的发生率Ⅰ组明显比Ⅱ组少(P<0.05),结论0.75%罗哌卡因具有起效时间快,镇痛效果好,运动阻滞恢复早,对循环呼吸的影响小,神经毒性低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80.
运用止泻颗粒剂与思密达作对照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肠炎,治疗组136例,对照组80例,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37.5%,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