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42篇
  免费   2301篇
  国内免费   741篇
耳鼻咽喉   157篇
儿科学   419篇
妇产科学   423篇
基础医学   1801篇
口腔科学   188篇
临床医学   2997篇
内科学   4022篇
皮肤病学   601篇
神经病学   1192篇
特种医学   5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635篇
综合类   4663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4215篇
眼科学   268篇
药学   11588篇
  25篇
中国医学   1572篇
肿瘤学   3002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441篇
  2022年   1044篇
  2021年   1272篇
  2020年   1100篇
  2019年   1024篇
  2018年   1026篇
  2017年   1062篇
  2016年   1123篇
  2015年   1228篇
  2014年   2669篇
  2013年   3314篇
  2012年   2545篇
  2011年   2869篇
  2010年   2105篇
  2009年   1983篇
  2008年   1979篇
  2007年   1841篇
  2006年   1562篇
  2005年   1346篇
  2004年   1037篇
  2003年   857篇
  2002年   662篇
  2001年   588篇
  2000年   525篇
  1999年   517篇
  1998年   348篇
  1997年   319篇
  1996年   248篇
  1995年   243篇
  1994年   245篇
  1993年   186篇
  1992年   181篇
  1991年   131篇
  1990年   126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122篇
  1987年   109篇
  1986年   105篇
  1985年   130篇
  1984年   137篇
  1983年   78篇
  1982年   85篇
  1981年   60篇
  1980年   70篇
  1979年   56篇
  1978年   59篇
  1977年   55篇
  1976年   63篇
  1975年   6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941.
自乳化释药系统的体外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自乳化释药系统的体外评价方法。方法 通过测定自乳化时间、乳化后乳剂粒径的大小及模型药物的体外溶出行为对自乳化释药系统进行体外评价。结果 优选出的自乳化处方10min内已基本乳化完全,乳化后乳剂粒子大小大多数在3μm左右,以吲哚美辛和尼莫地平为模型药物制备出自乳化释药系统,体外溶出结果表明:与混悬液相比,两种药物的体外溶出显提高。结论 自乳化释药系统能够提高难溶性药物的体外溶出。  相似文献   
942.
顺铂明胶微球体内释药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顺铂不同给药方法的效果,以了解顺铂明胶微球在体内的释药特点。方法在X线监视下,将顺铂明胶微球超选择栓塞在犬颈外动脉及其分支,以顺铂溶液灌注颈外动脉或在股静脉点滴作为对照,不同时间点取血样测试血药浓度。取栓塞组织石蜡切片,常规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光镜观察。结果 动脉灌注法可以产生局部较高的血药浓度,但维持时间较短;静脉滴注法血药浓度维持时间较长,但局部与全身血药浓度无显著差异;使用顺铂明胶微球进行栓塞可以在较小的用药剂量上在局部维持相对较长时间较高的血药浓度。结论 顺铂明胶微球进行动脉栓塞可以显著降低全身血药浓度及用药剂量,达到肿瘤靶向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943.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加替沙星的药物浓度 ,研究其在人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采用Shim packCLC ODSC1 8色谱分析柱 (1 5 0mm× 6mm ,5 μm) ,流动相为甲醇 -水 -十二烷基硫酸钠 (5 0 0ml∶5 0 0ml∶3.5g) ,磷酸调pH =3.0 ;流速1 .0ml/min ;检测波长为 2 92nm。结果 本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0 .1 5~ 9.92 μg·ml-1 ,r =0 .999,最低检出浓度为 2 0ng·ml-1(按信噪比≥ 3计 ) ,方法平均回收率为 96 .4 0 %~ 97.2 1 % (n =6 ) ,日内RSD在 1 .0 2 %~ 5 .5 6 %之间 ,日间RSD在 1 .6 4 %~ 7.34%之间。药动学研究表明 ,加替沙星体内过程符合一级吸收的一室开放模型 ,Tmax 、Cmax 、T1 / 2 (Ke)  、AUC(0 -2 4h)  分别为 (1 .6 0 4± 0 .4 1 9)h、(3.71 5± 0 .4 2 4 ) μg·ml-1 、(6 .1 4 2± 0 .6 84 )h、(36 .5 6 8± 5 .5 2 2 ) μg·h·ml-1 。结论 口服甲磺酸加替沙星胶囊每次4 0 0mg,每日 1次的给药方案 ,在人体内可达到有效血药浓度。本方法准确快速 ,适用于加替沙星的药动学研究及临床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944.
目的 评价直接置入药物洗脱支架 (CYPHERTM,codis)在A或B1 型病变的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6 2例接受CYPHERTM 支架直接置入的患者 (直接支架组 )和一般情况匹配的 5 1例球囊扩张后行冠脉支架术的患者 (常规支架组 ) ,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 ,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即刻和临床随访结果。结果 直接支架组介入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支架组 [(17.2± 8.6 )比 (2 6 .3± 7.1)min ,P <0 .0 1],直接支架组平均扩张压明显高于常规支架组 [(14± 3)比 (12± 1.9)atm ,P<0 .0 1],两组无一例发生介入治疗相关的严重心脏事件。随访期间两组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A或B1 型病变的冠心病患者CYPHERTM 支架直接置入术可缩短介入操作时间 ,即刻效果、并发症及中期临床随访与常规支架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945.
鲍曼不动杆菌分布特征及耐药趋势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为临床使用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统计分析273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耐药状况。结果273株鲍曼不动杆菌中,252株来自痰及支气管吸出物(占92.3%),其次为伤口分泌物12株(占4.4%)。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科室ICU病房检出率最高,占40.7%,其次为呼吸内科,占16.1%。273株鲍曼不动杆菌中,48株鲍曼不动杆菌呈多重耐药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10.0%),氨苄青霉素(97.0%)耐药率最高。慢性肺部疾病和脑血管疾患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例的主要基础疾病。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多来自于痰及支气管吸出物标本,感染率最高为ICU病房,并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临床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监控并防治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946.
947.
We describe an unusual case of hyperacute hepatic failure following general anesthesia in a patient receiving a simultaneous kidney‐pancreas transplant. Despite an aggressiv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immunological, viral, and toxicological causes, a definitive cause could not be elucidated. The patient required a liver transplant and suffered a protracted hospital course. We discuss the potential causes of 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 and the perioperative anesthesia management of her subsequent liver transplantation.  相似文献   
948.
Wound treatment remains one of the most prevalent and economically burdensome healthcare issues in the world. 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are limited and require repeated administrations which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herapeutics to satisfy the unmet clinical needs. Many potent wound healing agents were discovered but most of them are fragile and/or sensitive to in vivo conditions. 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 is a widely used biodegradable polymer approved by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and 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 as an excipient for parenteral administrations. It is a well‐established drug delivery system in various medical applications. The aim of the current review is to elaborate the applications of PLGA based drug delivery systems carrying different wound healing agents and also present PLGA itself as a wound healing promoter. PLGA carriers encapsulating drugs such as antibiotics, anti‐inflammatory drugs, proteins/peptides, and nucleic acids targeting various phases/signaling cycles of wound healing, are discussed with examples. The combined therapeutic effects of PLGA and a loaded drug on wound healing are also mentioned.  相似文献   
949.
作为非编码RNA (ncRNAs)的一种,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基因表达调控方面受到广泛关注.MiRNA参与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细胞迁移等进程,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中国胃癌发病率较高,但对胃癌的治疗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进展期胃癌患者往往预后不佳.目前尚缺乏可对胃癌患者预后进行判断的有效生物学标志,胃癌耐药也是临床的棘手问题.如何根据有效的生物学标志来判断预后,并针对这些靶点展开治疗,如何改善胃癌化疗耐药问题.miRNA在基因调控方面的作用给攻破这些难题带来了可能.该文是近年来关于miRNA与胃癌患者预后关系,改善患者预后,化疗耐药调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的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9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