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6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04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43篇
特种医学   83篇
外科学   75篇
综合类   364篇
预防医学   109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27篇
  3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系统康复护理对ICU转出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月由我院神经外科ICU治疗后转出的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ADL)、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认知功能采用简明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出现的肺部感染、重度压疮等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前MMSE、GCS、ADL评分均少于护理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MMSE、GCS、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后肺部感染率、重度压疮发生率、脓毒血症发生率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肺部感染率、重度压疮发生率、脓毒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系统康复护理患者认知、运动、神经功能恢复优于护理前,MMSE、GCS、ADL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肺部感染、重度压疮较少。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比较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预防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兰索拉唑组给予兰索拉唑30 m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1次/12 h;奥美拉唑组给予奥美拉唑40 m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1次/12 h。观察两组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结果兰索拉唑组有2例出现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4%;奥美拉唑组有8例出现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预防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疗效优于奥美拉唑。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究不同时机应用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治疗时机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患者在伤后12~15 d给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则在伤后16~30 d给予高压氧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GCS评分以及疗效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58/60),高于对照组的81.7%(49/60)(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能有效改善患者的GCS评分,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预后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08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3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年龄、入院时间、瞳孔、血氧分压、收缩压、呼吸变化、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中线移位程度、基底池的变化程度、血肿部位、是否手术治疗、血肿量、术后营养的及时供给、多发伤或伴有严重并发症等因素均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相关因素。结论伤后尽量缩短入院时间,适当放宽手术指征,早期预防、处理并发症以及早期营养的供给、早期康复训练,能够促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及患者的预后良好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比较异丙酚和咪达唑仑用于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镇静对垂体前叶激素的影响.方法 ICU颅脑创伤成年患者84例,拟在镇静下行机械通气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n=42):异丙酚组(P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P组静脉输注异丙酚1.5~6.0mg· kg-1·h-1,加深镇静时静脉注射异丙酚50 mg;M组静脉输注咪达唑仑0.10~0.35 mg·kg-1·h-1,加深镇静时静脉注射咪达唑仑7.5 mg.维持Ramsay镇静评分2~4分,行机械通气72~120 h.记录镇静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入ICU后4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于镇静24、72 h时和入ICU后4周采集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皮质醇(COR)、促甲状腺激素(TSH)、泌乳素(PRL)和生长激素(GH)水平.结果 与M组比较,P组镇静24、72 h时血清COR和GH水平降低,TSH水平升高(P<0.05或0.01),而以上指标水平均维持于正常范围.2组PRL水平及预后良好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与咪达唑仑用于颅脑创伤患者机械通气镇静对垂体前叶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对颅脑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膨出、颅内血肿及脑梗死的情况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2~2013年接受诊治的56例颅脑外伤并行大骨瓣减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后8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统计分析各级患者并发脑膨出、颅内血肿及脑梗死的情况。结果颅脑外伤经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膨出患者43例(76.8%),并发颅内血肿患者32例(57.1%),并发脑梗死患者7例(12.5%)。并发脑膨出患者在术后1周至2周期间脑膨出情况明显加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4772,P=0.0001)。56例患者有32例并发脑内血肿或(和)脑挫裂伤扩大的情况,其中96.9%的患者于术后3 d内即出现病灶。术后共有12例(21.4%)患者并发脑梗死,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脑梗死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84,P=0.043)。结论颅脑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后易并发脑膨出、颅内血肿及脑梗死,是临床致死、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以脑梗死对患者预后不良影响最为明显。临床上对颅脑外伤患者手术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尽可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病理状态下颅内静脉窦压与颅内压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中重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收集其颅内静脉窦压及颅内压的相关数据,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颅脑损伤早期,颅内压低于4.0kPa时,颅内压与颅内静脉窦压呈正相关(r=0.577,P〈0.001)。随着颅内压的逐步升高,颅内静脉窦压增加并不明显,出现一相对的平台期,当颅内压上升至6.25kPa时。颅内静脉窦压反较平台期略有下降。结论在颅脑损伤早期,颅内压与颅内静脉窦压存在一压力梯度,保持颅内静脉的通畅对控制颅内压的升高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构建个体化预测颅脑手术全麻苏醒期发生低氧血症的护理预警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效能予以验证。方法分别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6月和2020年7月-2020年9月于我院行全麻下颅脑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训练集(n=119)和验证集(n=38),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训练集患者全麻苏醒期发生低氧血症的影响因素,并建立相关列线图模型。结果观察者的警觉性/镇静评估量表(OAA/S)评分BMI≥24、吸烟、高血压、气道不通畅、OAA/S评分≥3分和Riker躁动评分≥5分是颅脑手术全麻苏醒期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依此建立预测颅脑手术全麻苏醒期发生低氧血症的护理预警模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的C-index分别为0.861和0.796,校正曲线均趋近于理想曲线,ROC曲线的AUC分别为0.875(95%CI 0.833~0.892)和0.826(95%CI 0.787~0.873),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结论颅脑手术全麻苏醒期发生低氧血症危险因素较多,基于风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护理模型能有效预警全麻苏醒期发生低氧血症的风险概率,对颅脑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接受脑池造瘘术与控制性引流治疗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的本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脑池造瘘术)与观察组(脑池造瘘术+控制性引流)各50例,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同期颅内压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同期GC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sTBI患者接受脑池造瘘术+控制性引流能有效改善颅内压,改善患者的昏迷状态,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00.
颅脑损伤患者手术预后因素回归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手术病人手术结果与术前诸多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148例患者临床资料,整理并输入EXCEL表格。将性别、年龄、入院时GCS评分、是否急诊气管切开、血肿量及类型、中线移位程度等分析指标以及手术结果(以GOS表示)赋值量化后用SPSS11.0统计包进行一系列统计学处理,得出有意义指标及多元回归方程。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手术预后与血肿量大小、中线移位程度、入院时GCS评分、硬膜下血肿存在与否、硬膜外血肿存在与否、是否存在脑肿胀有关。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手术预后仅与入院时GCS评分、硬膜下血肿存在与否、血肿量大小、是否合并脑肿胀显著相关。结论临床颅脑损伤手术结果与多因素有关,它们之间并非互相独立而是彼此影响的。但临床工作中更应注意入院时GCS评分、硬膜下血肿存在与否、血肿量大小、是否合并脑肿胀这4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