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6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04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43篇
特种医学   83篇
外科学   75篇
综合类   364篇
预防医学   109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27篇
  3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7 毫秒
11.
目的 :探讨扩大翼点入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52例重度颅脑损伤病人采用扩大翼点入路 ,3 0例采用常规开颅方法。扩大翼点入路即在翼点入路基础上扩大暴露范围 ,包括额底、颞底及额颞顶较大范围。扩大翼点入路结合硬膜扩大缝合 ,有时采用浮动骨瓣等方法。结果 :扩大翼点入路组治愈率高于常规开颅组 (P <0 0 5) ;减少脑组织膨出发生率 (P <0 0 5)、降低再次手术率 (P <0 0 5)等方面也都优于常规开颅组。结论 :扩大翼点入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具有以下优点 :提高治愈率 ,降低脑组织膨出发生率、降低再次手术率  相似文献   
12.
颅脑创伤急性期双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急性外伤性双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影像特点,以探讨其形成机制.并分析其临床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对我院治疗的14例(男性11例,女性3例)急性外伤性双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急性双侧硬膜外血肿常见的有3种情况:中线部位跨矢状窦血肿(5例),双侧对冲部位血肿(6例)以及一侧硬膜外血肿术后对侧迟发血肿(3例),均于伤后48h内诊断。患者入院时GCS13~15分8例,9~12分1例.≤8分5例。手术治疗9例,其中一次手术7例,二次手术2例;保守治疗5例。除2例死亡.1例植物生存外,余病人恢复良好。结论头颅平片对预测急性双侧硬膜外血肿有重要意义,动态CT扫描是及时发现血肿并观察其变化的重要手段:双侧硬膜外血肿早期发现并及时手术者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治疗对称性颅脑损伤临床疗效。方法总结123例对称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预后良好64例(52.0%),中残25例(20.3%),重残8例(6.5%),植物生存4例(3.3%),死亡22例(17.9%)。结论对称性颅脑损伤是一种较为危重的特殊损伤类型,重视其临床特点,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正确把握治疗适应证,方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pEGFP-N1-GGF2质粒,观察其在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人胚胎脑组织总RNA中扩增出人GGF2全长序列.并克隆到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上,构建pEGFP-N1-GGF2质粒.通过脂质体将pEGFP-NI-GGF2质粒转染大鼠脑组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GF2融合蛋白在大鼠脑内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成功构建了pEGFP-N1-GGF2表达载体,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pEGFP-N1-GGF2表达载体转染6h大鼠脑内即可见GGF2融合蛋白表达.3d时融合蛋白表达最多,7d时表达量稍有下降但仍高,14d时表达量已明显下降。GGF2融合蛋白在脑内的表达以针道为中心向周围扩散.荧光信号可达皮层深部。结论脂质体介导的pEGFP-NI-GGF2质粒能够在大鼠脑内表达GGF2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急性单纯闭合颅脑损伤患者严重程度的相关意义。方法检测180例于伤后24h内到院的急性闭合颅脑损伤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颅脑损伤病人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降低;颅脑损伤越严重,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越低,颅脑损伤越轻,纤维蛋白原含量越高,预后越好。结论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存在明显相关性,可作为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判断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家属的焦虑程度与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患者家属焦虑度与满意度的关系,以避免由于患者家属焦虑情绪致满意度下降导致的医疗纠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首先选择廊坊市人民医院脑外科2004年5月~2005年1月收治的颅脑损伤病人家属50例(A组),对一般资料、焦虑状态、满意度进行分析研究,采取有效地护理措施于具体工作中。再选择廊坊市人民医院脑外科2005年5月~2006年1月收治的颅脑损伤病人家属50例(B组),以相同的问卷调查。比较两组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家属焦虑度均高于国内常模,B组家属焦虑度明显低于A组(P<0.01)。B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降低患者家属的焦虑度,提高满意度,从而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颅脑肿瘤术后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等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11月1日颅脑肿瘤术VTE危险因素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以及文献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4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合计样本量40 552例,发生VTE1 80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岁、术前D-二聚体升高、肥胖、女性、术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处于依赖状态、术前呼吸机依赖、术前曾患脓毒血症、高级神经胶质瘤、手术时间>3.05 h、术后D-二聚体升高、术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术后卧床不起、术后并发尿路感染为颅脑肿瘤术后患者发生VTE的危险因素。结论颅脑肿瘤术后VTE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建议构建颅脑肿瘤术后VTE风险预测模型,关注高风险人群,落实规范化静脉血栓风险评估,注重血栓评估过程管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特重型颅脑伤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在69例特重型颅脑损伤(GCS3-5分)的患者中分析了着力部位,年龄,伤型,血糖,高热等与死亡率的关系,结果和结论:特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69.66%,发现后枕部着力是造成特重型颅脑伤最常见的致伤方式,年龄越大死亡率越高,多发血肿合并脑挫裂伤,高血糖,高热,脑疝形成等均显著增加死亡率,呼吸道感染是引起后期患者死亡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自由基水平变化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氦氖激光治疗的疗效。方法按照Sun改良的肾上腺素自氧化法及Uchiyama的双波长测定法,分别动态测定40例对照组和47例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组患者血浆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结果治疗组LPO含量伤后第10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OD活性伤后第1、5、10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LIB疗法能使机体清除自由基能力增加,从而减轻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继发性病理生理损害。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对重症脑外伤昏迷病人促苏醒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疗法对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促苏醒作用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 80例颅脑损伤患者 (GCS≤ 8)随机分成 2组 ,治疗组 4 0例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针刺疗法 ) ;对照组 4 0例。两组于伤后 1月按GCS预后评分评定预后 ,两组在促醒后 1月内意识好转率作一比较。结果 :治疗组预后恢复良好为 87 5 % ,显著高于对照组 6 2 5 % ,P <0 0 1;两组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治疗组 1月内清醒 32例 ,对照组 2 0例 ,P <0 0 1。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时 ,能加速促醒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