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32篇 |
免费 | 783篇 |
国内免费 | 26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7篇 |
儿科学 | 16篇 |
妇产科学 | 20篇 |
基础医学 | 191篇 |
口腔科学 | 39篇 |
临床医学 | 273篇 |
内科学 | 275篇 |
皮肤病学 | 105篇 |
神经病学 | 117篇 |
特种医学 | 153篇 |
外科学 | 268篇 |
综合类 | 1886篇 |
预防医学 | 276篇 |
眼科学 | 51篇 |
药学 | 2966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2728篇 |
肿瘤学 | 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7篇 |
2023年 | 108篇 |
2022年 | 222篇 |
2021年 | 297篇 |
2020年 | 291篇 |
2019年 | 196篇 |
2018年 | 196篇 |
2017年 | 268篇 |
2016年 | 309篇 |
2015年 | 269篇 |
2014年 | 749篇 |
2013年 | 637篇 |
2012年 | 838篇 |
2011年 | 836篇 |
2010年 | 638篇 |
2009年 | 474篇 |
2008年 | 485篇 |
2007年 | 432篇 |
2006年 | 408篇 |
2005年 | 351篇 |
2004年 | 248篇 |
2003年 | 269篇 |
2002年 | 174篇 |
2001年 | 121篇 |
2000年 | 106篇 |
1999年 | 74篇 |
1998年 | 57篇 |
1997年 | 54篇 |
1996年 | 60篇 |
1995年 | 38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4篇 |
1979年 | 4篇 |
1976年 | 3篇 |
1975年 | 4篇 |
1974年 | 2篇 |
1972年 | 3篇 |
197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1.
12.
梅月洁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4):76-77
[目的]建立通络活血丸中人参皂苷Rg1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4.6mm×250mL,4.6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21∶80),检测波长为203nm,流速为0.8mL/min。[结果]人参皂苷Rg1含量在0.83与0.89之间,平均回收率99.26%,RSD为1.2%,结果表现回收率良好。[结论]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通络活血丸的治疗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复方清热颗粒治疗急性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清热颗粒治疗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9例急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与治疗组61例,均予抗炎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清热颗粒;比较两组体温、咳嗽、咯痰、音、血白细胞、胸片、血降钙素原水平、临床疗效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治疗组体温降至正常天数,咳嗽、咯痰、音消失天数,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亦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血降钙素原水平降低较对对照组更明显;其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复方清热颗粒治疗急性肺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化疗药物建立免疫细胞抑制的动物模型,以免疫细胞为观察指标评价复方转移因子的提高免疫细胞的能力。方法用环磷酰胺(CTX)灌胃(100mg/kg),隔天一次,连续五次,造成免疫功能抑制的动物模型,通过不同实验组用药前后免疫细胞的变化,以评价复方转移因子高、中、低(相当人用量的2、5、10倍)剂量组是否能提高实验动物的免疫细胞。结果复方转移因子能显著提高实验小鼠白细胞数量,复方转移因子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差别有极显著性;复方转移因子能显著提高实验小鼠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T淋巴细胞的绝对数,P〈0.01,差别有极显著性。结论复方转移因子能提高实验小鼠WBC及CD4^+T淋巴细胞的数量,并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高脂血症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高脂血症患者100例,完全随机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各50例.单药组予以瑞舒伐他汀钙10 mg/次,每晚1次口服;联合组在单药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滴丸10粒/次,3次/d口服.8周后检测红细胞变形性、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 ①单药组治疗前TG、TC、LDL-C、HDL-C分别为(2.62±0.53)、(6.5±1.0)、(4.2±0.5)、(1.2±0.3)mmol/L,治疗后分别为(1.45±0.29)、(4.2±1.0)、(2.9±0.4)、(1.7±0.3)mmol/L,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联合组治疗前TG、TC、LDL-C、HDL-C分别为(2.51±0.33)、(6.8±1.0)、(4.0±0.5)、(1.1±0.3)mmol/L,治疗后分别为(1.40±0.31)、(4.2±0.9)、(2.8 ±0.5)、(1.7±0.4)mmol/L,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单药组和联合组治疗前红细胞变形指数分别为(56±4)%和(59±6)%,治疗后红细胞变形指数分别为(62±8)%和(69±8)%,组内治疗前后的差异及治疗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③单药组和联合组治疗前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分别为(0.57±0.06)和(0.61±0.07) μmol/(mg·min),治疗后分别为(0.81±0.09)和(1.05±0.11) μmol/(mg·min),组内治疗前后的差异及治疗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单药组和联合组治疗前血浆丙二醛水平分别为(6.3±0.5)和(6.2±0.7) μmol/L (P <0.05),治疗后分别为(5.6±0.6)和(5.1±0.4)μmol/L,组内治疗前后的差异及治疗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能有效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红细胞变形性,提高红细胞通过微小血管的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脂质过氧化损伤以及提高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复方丙谷胺西昧替丁片溶出度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转篮法,以磷酸盐缓冲液(pH7.2)为溶出介质,转速100r·min^-1,高效液相法检测。结果:45分钟的溶出量不少于70%,三种主要成分丙谷胺、西咪替丁、尿囊素分别在120~280μg/ml;58.4~136.4μg/ml;65.3~153.7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能满足质量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用于肛肠科手术后止痛的疗效及时机。方法将448例需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肛肠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 A、C组选择传统镇痛麻醉,B、D组选择超前平衡镇痛麻醉;A、B组术中采用利多卡因、盐酸布比卡因、地塞米松联合麻醉;C、D组给予甲磺酸罗哌卡因、利多卡因、0.9%氯化钠液、地塞米松、2%亚甲蓝等制成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进行麻醉。比较各组患者术后各时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及麻醉后并发症。结果 D组麻醉术后各时期VAS评分低于C组和B组,A组麻醉术后各时期VAS评分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D组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组和B组,A组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超前平衡镇痛联合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在肛肠科手术中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并且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丹参和透明质酸钠注射液对骨性关节炎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取家兔膝关节制动方法建立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用丹参注射液和透明质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进行治疗,分别在制动后3、6、9周测量关节活动度,取关节软骨制成标本经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与单纯制动组比较,丹参治疗组和透明质酸钠治疗组的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关节病变出现晚,程度轻,以早期最明显。表明丹参和透明质酸钠具有延缓和减轻关节退变的作用,对骨性关节炎早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聚维酮碘乳膏治疗足癣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聚维酮碘乳膏治疗足癣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94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清洁局部后将聚维酮碘乳膏涂敷于患处,bid。对照组予派瑞松霜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两组均疗程3周。对痊愈者随访半年。结果:临床治愈率治疗组64.44%,两组比较U=2.883,P<0.01;有效率治疗组93.33%,两组比较X2=7.866,P<0.01;真菌清除率治疗组94.77%,两组比较X2=0.679,P=0.372;不良反应率治疗组4.44%,两组比较X2=4.0226,P=0.0432;随访半年痊愈者复发率治疗组6.89%(2/29),两组比较X2=3.9455,P=0.0421。结论:聚维酮碘乳膏治疗足癣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丹参提取物和丹参胶囊,研究二者在高湿、高温和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并考察丹参胶囊及相关物料的吸湿特性。方法:采用UPLC测定丹参素、迷迭香酸、紫草酸和丹酚酸B的含量,流动相0. 05%磷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2 min,93%~79. 2%A; 2~6 min,79. 2%~75%A; 6~9 min,75%~65%A; 9~10. 5 min,65%~10%A; 10. 5~11 min,10%~93%A),流速0. 4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通过测定丹参胶囊及相关物料的吸湿增重,绘制吸湿等温曲线,测算临界相对湿度(CRH)。结果:丹参提取物和丹参胶囊分别在温度40℃,相对湿度75%和92. 5%,光照强度(4 500±500) Lx条件下放置10 d后,4个酚酸成分含量波动均在±10%以内,无明显变化趋势;高温60℃条件,二者中的丹参素变化率分别为47. 45%和32. 24%,丹酚酸B变化率分别为-6. 39%和-9. 64%。吸湿性考察显示,淀粉基丸CRH=58. 5%,丹参提取物CRH=72. 34%,包衣丸CRH=72. 85%,丹参胶囊CRH=73. 55%。结论:高温环境会影响丹参提取物和丹参胶囊中酚酸类指标成分的稳定性,为确保丹参提取物及丹参胶囊质量稳定,应避免高温环境。为防止丹参胶囊及其相关物料过度吸湿,淀粉基丸、丹参提取物、丹参包衣丸和丹参胶囊的生产、贮存环境中相对湿度应控制在相应CRH以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