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03篇 |
免费 | 119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2篇 |
儿科学 | 3篇 |
妇产科学 | 7篇 |
基础医学 | 23篇 |
口腔科学 | 14篇 |
临床医学 | 95篇 |
内科学 | 16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21篇 |
特种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96篇 |
综合类 | 251篇 |
预防医学 | 28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39篇 |
中国医学 | 780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45篇 |
2021年 | 83篇 |
2020年 | 101篇 |
2019年 | 49篇 |
2018年 | 39篇 |
2017年 | 64篇 |
2016年 | 59篇 |
2015年 | 54篇 |
2014年 | 158篇 |
2013年 | 83篇 |
2012年 | 111篇 |
2011年 | 89篇 |
2010年 | 67篇 |
2009年 | 53篇 |
2008年 | 47篇 |
2007年 | 55篇 |
2006年 | 33篇 |
2005年 | 41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7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针刺配合走罐为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安腿综合征针灸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用体针、头针、耳针配合走罐治疗本病,并与药物治疗相比较,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该疗法能较好地解决不安腿综合征的症状,总有效率为86.7%,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 针刺配合走罐对不安腿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平衡功能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针康组和康复组,每组30例.康复组予一般康复疗法和平衡训练法,针康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配合头穴丛刺治疗,穴取顶区和枕下区.采用Berg平衡功能量表评定患儿的平衡功能,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定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治疗后Berg平衡评分、ADL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针康组治疗后Berg平衡评分、ADL评分较康复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结论:头穴丛刺结合康复训练在改善脑瘫患儿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优于单纯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63.
耳穴贴压配合丹栀逍遥散治疗视神经萎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用耳穴贴压法配合丹栀逍遥散内服治疗组51例(58眼)和单纯服用西药对照组43例(49眼)的视力,视野进行观察,共3个疗程。结果:视力变化,治疗组有效率79.3%,对照组44.9%,视野变化,治疗组有效率59.2%,对照组22.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耳穴贴压配合丹栀逍遥散内服对增进视力,改善视功能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4.
特定穴——八脉交会穴的临床运用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八脉交会穴在临床运用中的经验及体会 ,分别举例说明其具体用法及疗效 相似文献
65.
探讨基于实践平台的《经络腧穴学》教学新模式,以促进教学相长。《经络腧穴学》作为针灸推拿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核心理论与实践课程。通过建立多个校内实践平台,如大学生针灸推拿技能协会、针灸推拿理疗室,推进校外医疗服务实践平台等,根据"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教学,构建"课堂教学-校内实践-社会服务"的《经络腧穴学》三维教学实践平台。可有效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经络腧穴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对针灸推拿专业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头穴围刺结合运动疗法对脑梗死大鼠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头穴围刺组、运动组、围刺+运动组,每组15只。参照Zea-Longa报道的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对应的方法进行干预,干预14天后进行行为学评估;每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用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面积比;RT-PCR法检测β-catenin mRNA、GSK-3β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血管内皮细胞VEGF水平。结果:14天后围刺+运动组mNSS评分、脑梗死面积比优于模型组、头穴围刺组和运动组(P<0.01)。围刺+运动组与其它各组相比可明显上调β-catenin蛋白表达、下调GSK-3β水平、增加VEGF表达(P<0.01)。结论:头穴围刺结合运动疗法可促进脑梗死大鼠的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67.
2型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攀升,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都带来巨大负担。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耳针对高血糖状态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具有方便、简捷、利于操作等优势。由于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褪黑素的低水平密切相关,本文试图从褪黑素及其受体的角度进一步揭示耳甲电针降糖效应机制,为临床治疗糖尿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8.
鼻窦方冲洗联合穴位针刺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鼻黏膜功能形态恢复及相关炎性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玺泓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6):606-609
目的观察鼻窦方冲洗联合穴位针刺治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鼻黏膜功能形态恢复、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9月—2017年9月丹东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48例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4例给予激素吸入治疗,观察组74例在此基础上给予鼻窦方冲洗联合穴位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4周。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5、IL-6及IL-17水平及主观症状评分、鼻内镜评分(Lund-Kennedy)、鼻窦炎疾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SNOT-20)评分进行分析,并统计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主观症状评分、息肉评分、水肿评分、鼻漏评分、SNOT-20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瘢痕评分和结痂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IL-1β、IL-5、IL-6、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鼻窦方冲洗联合穴位针刺可促进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鼻腔黏膜修复,下调血清IL-1β、IL-5、IL-6、IL-17表达,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和远期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穴位干预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穴位刺激方法、取穴及组方规律。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近二十年来穴位干预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文献的穴位干预方法、取穴及组方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穴位干预方法以灸法为最多,占所纳入文献的51.61%,其次为穴位注射和穴位按摩。关元为取用次数最多的穴位,占56.45%,其次为中极、气海、三阴交、足三里。在运用针法灸法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组方中,双穴配伍时以关元、中极组合出现频率最高,支持度92.94%;三穴配伍时以气海、关元、中极组合出现频率最高,支持度为72.94%。在运用其他穴位刺激方法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组方中,当运用双穴配伍时,支持度最高的也为关元、气海组合,支持度为58.82%;当运用三穴配伍时,中极、气海、关元亦为支持度最高的组合,支持度为35.29%。结论: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穴位干预方法多以灸法等舒适方法为主,取穴多以下腹部任脉穴为主,组方多为3~5个穴位。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八髎穴在临床中用于治疗腹泻、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病例举证具体分析针刺八髎穴治疗腹泻、便秘的临床疗效。结果:八髎穴临床运用广泛,而现在临床上多用八髎穴来治疗腰痛及妇科疾病等,而较少用于其他方面,高希言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运用八髎穴治疗便秘、腹泻。结论:针灸八髎穴治疗便秘和腹泻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并能从根本上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