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69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77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和重组白细胞介素-33(r IL-33)联合治疗伯氏疟原虫ANKA(PbA)感染小鼠脑型疟的效果及其对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4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PbA感染未治疗组(Pb A组),PbA感染治疗组(Pb A+rIL-33组、PbA+ART组、PbA+rIL-33+ART组)和健康对照组,每组8只。PbA组及各治疗组小鼠经腹膜内注射1×10~6个Pb A感染的红细胞;感染后第2~4天,PbA+rIL-33组小鼠经腹膜内注射r IL-33(0.2μg/鼠,连续3 d),PbA+ART组灌胃ART[40 mg/(kg·d),连续3 d],PbA+rIL-33+ART组灌胃ART[40 mg/(kg·d)]并经腹膜内注射rIL-33(0.2μg/鼠,连续3 d);Pb A组不作处理;健康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注射等体积的PBS。感染后第3天起每隔1天采尾静脉血制作血涂片,吉氏染色后计数感染红细胞并计算感染率,记录小鼠死亡情况和生存期。感染后第5天各组取1只小鼠,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溶液,根据脑组织上清液的吸光度(A630值)检测通过血脑屏障的伊文思蓝含量,评估血脑屏障完整性。感染后第5天每组各处死4只小鼠,取脾组织,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中的Th1/Th2、调节性T细胞(Treg)、巨噬细胞和Toll样受体4(TLR4)细胞的百分率和绝对数。结果PbA组小鼠在感染后第6天出现神经症状,死亡发生在感染后第6天至第13天;PbA+rIL-33组和PbA+ART组死亡均发生于感染后第8天;PbA+rIL-33+ART组小鼠神经系统的症状发生明显被抑制,在感染后第12天开始死亡,第23天2/7的小鼠死于贫血。感染后第3~13天,PbA+rIL-33+ART组的红细胞感染率从0.30%升至19.67%,均低于PbA组(0.93%~20.00%)和PbA+rIL-33组(0.46%~19.67%)(P<0.05)。血脑屏障完整性检测结果显示,PbA+rIL-33+ART组小鼠脑组织上清液的A630值为(0.11±0.01),低于PbA组(0.44±0.01)(P<0.01)、PbA+rIL-33组(0.19±0.01)(P<0.05)和PbA+ART组(0.27±0.02)(P<0.01)。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PbA+rIL-33+ART组脾细胞中Th1细胞百分率为(7.51±0.26)%,低于PbA组[(14.27±0.91)%](P<0.01),但与PbA+ART组[(9.56±1.75)%]、PbA+rIL-33组[(8.67±0.26)%]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A+rIL-33+ART组Th2细胞百分率为(2.63±0.27)%,高于PbA组[(0.80±0.13)%](P<0.01)和PbA+ART组[(0.88±0.12)%](P<0.01),但与PbA+rIL-33组[(1.70±0.5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A+rIL-33+ART组巨噬细胞百分率为(3.85±0.32)%,高于PbA组[(2.89±0.89)%](P<0.05),但与Pb A+ART组[(3.15±0.46)%]和PbA+r IL-33组[(4.11±0.6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A+rIL-33+ART组Treg细胞百分率为(11.05±1.50)%,高于Pb A组[(6.44±0.09)%](P<0.05)和PbA+ART组[(6.27±0.39)%](P<0.01),但与PbA+rIL-33组[(9.34±0.6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A+rIL-33+ART组TLR4细胞百分率为(1.43±0.21)%,高于Pb A组[(3.76±0.41)%](P<0.01),但与PbA+ART组[(1.69±0.26)%]和PbA+rIL-33组[(1.61±0.1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IL-33联合ART治疗可保护鼠疟模型的脑组织,通过平衡Th1/Th2免疫应答进而改善ART治疗脑型疟的结局及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32.
目的了解蒿甲醚和青蒿琥酯对小鼠曼氏血吸虫作用的效果.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12个实验组及1个对照组,以皮下注射的方法,每鼠接种约80条尾蚴,接种尾蚴46 d后,分别以蒿甲醚或青蒿琥酯灌胃治疗,第1天,分别以400、300、200 mg/kg的剂量1次灌胃;第2~7天,则每天分别按以上剂量的半量灌胃,7 d灌胃的总剂量分别为1 600、1 200、800 mg/kg.总量1剂组,在第7天,分别按1 600、1 200、800 mg/kg剂量1次灌胃.另设感染阳性对照组,不加治疗. 结果蒿甲醚7日疗法1 600、1 200、800 mg/kg剂量组减虫率分别为53.0%、49.0%和53.0%,减雌率为78.0%~82.0%,总量1剂组效果与7日疗法基本相同.青蒿琥酯7日疗法相应剂量减虫率分别为16.0%、37.0%和49.0%.结论蒿甲醚和青蒿琥酯对小鼠曼氏血吸虫具有一定的杀虫效果,蒿甲醚在疗效和毒性方面稍佳.  相似文献   
33.
青蒿琥酯对卫氏并殖吸虫童虫体内外杀虫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对卫氏并殖吸虫童虫的杀虫效果。方法卫氏并殖吸虫囊蚴腹腔注射法感染大鼠,10d后按不同剂量服用青蒿琥酯,首次剂量加倍,连用6d。30d后剖解大鼠,观察青蒿琥酯减虫率;并与吡喹酮作比较;正常对照组童虫做体外培养,观察童虫在药液中的活动情况。结果服药后,青蒿琥酯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吡喹酮组及对照组童虫检出率分别为26.1%、16.9%、15.9%、2.25%、83.6%,童虫重量减轻,体形减小(P<0.05);体外培养,病理组织切片表明:用药组童虫体棘都有改变。结论青蒿琥酯对卫氏并殖吸虫童虫有一定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34.
青蒿琥酯与萘酚喹不同联用方案治疗抗药性恶性疟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青蒿琥酯、萘酚喹不同联用方案治疗抗药性恶性疟的效果。方法 分别用青蒿琥酯200mg、萘酚喹400mg2d分服(A组)和青蒿琥酯300mg、萘酚喹600mg3d分服(B组)治疗恶性疟现症患者。结果 A组、B组各治疗48例和57例,平均退热时间分别为(24.8±5.3)h和(27.4±6.7)h,平均原虫无性体转阴时间分别为(31.4±9.9)h和(33.6±10.9)h,观察28d的治愈率分别为93.7%和94.4%,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别(x~2=0.0177,P>0.001)。结论 青蒿琥酯与磷酸萘酚喹联用是治疗抗药性恶性疟的有效组方。从延缓恶性疟原虫抗性角度等综合考虑,采用青蒿琥酯300mg、萘酚喹600mg3d分服方案治疗恶性疟患者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与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联合用药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浓度单药Art、L-OHP及Art(6.25μg·mL-1)联合不同浓度L-OHP处理结肠癌HCT116细胞株48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增殖变化;金正均Q值法判断两药联合效应,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不同浓度Art和L-OHP对HCT116细胞株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随药物浓度提高而增高(P0.05);联合用药表现出协同或相加效应;HE染色可见随Art浓度增加,细胞膜破裂,细胞核染色逐渐加深,细胞正常结构消失;Art(6.25μg·mL-1)与LOHP(0.5μg·mL-1)联合用药,联合组早期细胞凋亡率较单药Art(20.31±3.8)%、L-OHP(14.83±3.9)%显著提高(P0.05)。结论 Art与L-OHP联合用药能够显著抑制HCT116细胞株增殖并增强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36.
青蒿琥酯对曼氏血吸虫雌虫生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观察青蒿琥酯对曼氏血吸虫雌虫产卵的影响 ,分析药物的抗生殖作用。方法 :小鼠尾部接触感染曼氏血吸虫尾蚴后口服不同剂量青蒿琥酯 ,灌流后收集虫体 ,记数。解剖小鼠取出肝、肠 ,组织溶解后计数虫卵 ,分析药物作用后雌虫平均产卵量的变化 ;收集无损虫体进行体外培养 ,计数雌虫体外产卵并观察虫卵形态。结果 :在 30 0mg kg和 5 0 0mg kg给药组小鼠的肝、肠中未查到虫卵 ,10 0mg kg给药组小鼠的雌虫平均产卵量与对照组存在极显著性差异 ;体外培养结果中 ,30 0mg kg和 5 0 0mg kg给药组的虫体未见产卵 ,10 0mg kg给药组雌虫平均产卵量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显微观察发现 10 0mg kg给药组雌虫体外培养所产的虫卵多外附泡状物 ,侧棘受损 ,虫卵结构异常。结论 :青蒿琥酯能降低或完全抑制存活雌虫的平均产卵量、导致雌虫异常卵的产生 ,具有抗曼氏血吸虫雌虫生殖的作用 ,能有效预防曼氏血吸虫病的发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37.
向敏  林芳 《海峡药学》2020,32(3):5-7
肿瘤多耐药发生是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开发化疗增敏剂以逆转肿瘤的多耐药具有巨大临床价值。本文综述了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在抗耐药肿瘤作用研究进展,包括其对肿瘤耐药发生机制的多个环节的影响,如抑制p-糖蛋白活性、诱导细胞凋亡、调节细胞自噬、抑制拓扑异构酶Ⅱ、干扰谷胱甘肽及相关酶的解毒作用等等,为ART作为化疗增敏剂的开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为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4年1-12月输入性疟疾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 共收集49例输入性疟疾,患者为赴非洲及东南亚等12个国家务工回归人员,病例全年散发,恶性疟占93.88%,无明显季节性,人群以青壮年民工为主.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畏寒、乏力、肌肉酸痛、腹泻、肝脾肿大等多种症状;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增高、转氨酶增高、蛋白尿及肾功能异常.首诊有22.45%的病例被误诊为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等.结论 输入性疟疾以恶性疟为主,患者是赴非洲等地务工回归人员,全年均有发病;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并发症多;早期诊断和抗疟治疗及对症处理是救治重症疟疾的关键.对出国务工人员开展疟防知识宣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务工期对疟疾的感染,加强对务工回归人员的疟疾监测,早期发现和治疗,减少重症疟疾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联合硼替佐米对T细胞淋巴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MTT法观察青蒿琥酯、硼替佐米对Jurkat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及协同效应,瑞氏染色油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青蒿琥酯、硼替佐米都能够明显抑制Jurkat细胞增殖,表现出凋亡形态学改变.以远低于IC50剂量的青蒿琥酯(4μg·mL-1)联合10~320 ng·mL-1硼替佐米作用Jurkat细胞24h,硼替佐米的JC50从(137.64±6.82 )ng· mL-1降为( 17.72±2.75 )ng·mL-1,联合组生长抑制率均显著高于硼替佐米单药组(P<0.01),药物联合作用均呈协同方式.[结论]青蒿琥酯能协同硼替佐米抑制Jurkat细胞,有望成为有前途的治疗T细胞淋巴瘤方案.  相似文献   
40.
A simple and rapid liquid chromatographic-mass spectrometric assay for the evaluation of artesunate in vials for injection has been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The content of each vial was dissolved in 3.0 mL of methanol using a SGE analytical syringe (1.0 mL). Each sample was diluted to a theoretical concentration of 1000 ng/mL and analysed in triplicate. Three replicates of calibration standards at concentrations 500, 1000 and 1500 ng/mL were used to construct a calibration curve. Artesunate was analyse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ionisation (APCI) mass spectrometric (MS) detection on a Hypersil Gold column (100 mm x 4.6 mm) using a mobile phase containing methanol-ammonium acetate 10 mM pH 5.3 (70:30, v/v) at a flow rate of 1 mL/min. The assay was implemented for the analysis of artesunate for injection purchased from Guilin Pharmaceutical Company in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