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3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63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3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08篇
内科学   1051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84篇
综合类   454篇
预防医学   6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02篇
  7篇
中国医学   118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microRNAs(miRNAs)是内源性非编码RNA小分子,主要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近来,miRNAs在心脏疾病中的作用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一些相关机制得以阐明。研究发现miRNAs与心肌损伤相关,参与心肌重构、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循环miRNAs尤其是血清miRNAs可能成为心肌损伤新的标记物和治疗靶点。文中对miRNAs在心肌损伤中作用和机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降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压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观察、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140例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有10例失访,故最终试验组70例、对照组60例纳入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χ2=8.320,P=0.004)和室性期前收缩的动态心电图改善情况(χ2=5.333,P=0.014)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和心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血压和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更优。治疗过程中,试验组有3例出现消化道症状,但其症状轻微,均能自行缓解。结论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评价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射频电流对起搏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131例快速性心律失常进行RFCA治疗,其中14例为安装起搏器后出现的难治性房扑或房颤,男91例,女40例,平均年龄41±8岁。结果 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总成功率为99.2%(130/131),随访3.2±0.6(1~5)年,有1例AVRT复发,复发率0.8%(1/131),并发症发生率0.8%(1/131)。植入起搏器患者在放电过程中有2例出现感知过度,停止放电后起搏器感知恢复正常。术后所有起搏器的感知、起搏功能正常,电极阻抗无明显改变。结论 RFCA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根治性方法,植入起搏器患者行RFCA亦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94.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致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抢救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发生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抢救及护理经验。方法 对4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严密心电监测,仔细分析及识别各种心律失常,作出正确的判断评估,采取不同的抢救及护理措施,严密观察抗缓慢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同时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结果 本组4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人得到及时的抢救、护理,无1例死亡。结论护士严密观察病情,及时识别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抢救措施及护理措施是降低本病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分析普罗帕酮结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更年期心律失常对患者满意度和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收治的更年期心律失常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普罗帕酮结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心律失常发作情况、短阵室速发作次数、短阵房速发作次数、室性早搏发作次数、房性早搏发作次数、心功能、负性情绪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2.1%)高于对照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67,P<0.05)。观察组患者心房颤动、交界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及房性期前收缩发作次数[(453.1±65.1)次/24 h、(107.3±4.9)次/24 h、(257.8±53.2)次/24 h及(652.5±102.6)次/24 h]均少于对照组[(619.2±78.2)次/24 h、(212.9±5.7)次/24 h、(412.6±79.2)次/24 h及(885.8±139.2)次/24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  相似文献   
996.
对健康人的正常心电图信号及MIT-BIH心律失常数据库中的心电信号进行分析,得到反映心拍间形态相关度的心电相关序列,用近似熵值分析其复杂度。结果表明,较之正常心拍,心律失常的心电信号,其心电相关序列的复杂度高。并且根据近似熵的动态分析,可看出:随着心律失常拍的发生与消失,心电相关序列的复杂度随之变化,出现较大的波动;而正常心电信号,其心电相关序列的复杂度随时间改变波动较小。  相似文献   
997.
郭俊杰 《光明中医》2016,(14):1992-1993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30例心肌缺血再灌注性心率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顺序将1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控制血糖、稳定血压、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经过2周连续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2%,对照组66.2%,二者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性心律失常,能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CAD)心律失常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方法:将9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采用稳心颗粒合并胺碘酮治疗,对照组43例仅给予胺碘酮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治疗效果和主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显效32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13,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3.7%,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其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优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9.
银杏叶提取物(EGB 761)抗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 761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与机制。以静脉给乌头碱、氯化钡造动物心律失常的模型,观察EGB 761对心律失常与对乳头肌动作电位各项电生理参数影响。结果:EGB 761使乌头碱、氯化钡诱发的室早、室速、室颤及停搏的剂量增加(P<0.05-P<0.001);与对照组相比较,本实验用25mg/L、50mg/L和75mg/L三种不同浓度EGB 761分别使APD50缩短5.8%、9.4%和13.6%;APD90则分别缩短4.4%、8.4%和12.0%(P<0.05-P<0.01),呈剂量依赖性,这一效应无被无EGB 761的正常台氏液洗回。提示银杏叶提取物EGB 761有缩短心肌APD,对乌头碱,氯化钡致动物实验性心律失常有良好的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远程心电监测对心律失常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心律失常患者,每位患者先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束后再进行远程心电监测。分析两种监测方法所得的心电数据,计算心律失常检出率,比较心律失常检出率并对两种方法检测出的心律失常患者进一步行心律失常类型分析。结果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中,心律失常检出率为52.5%,不规则心律失常患者检出3例;远程,心电监测的心律失常检出率为86.3%,不规则心律失常患者检出2例(P〈0.05)。结论远程心电监测不仅可以实行远程心电记录给心律失常诊断带来便利,检出率较高,而且对不规则心律失常也有一定检出率,是院内常规心电图检查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有力补充,在临床诊断心律失常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