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99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83篇
耳鼻咽喉   142篇
儿科学   53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796篇
口腔科学   277篇
临床医学   538篇
内科学   239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926篇
特种医学   752篇
外科学   2463篇
综合类   676篇
预防医学   109篇
眼科学   574篇
药学   316篇
  2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6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304篇
  2021年   337篇
  2020年   257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261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277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476篇
  2013年   466篇
  2012年   410篇
  2011年   456篇
  2010年   353篇
  2009年   434篇
  2008年   461篇
  2007年   390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11篇
  197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比较聚醚醚酮(PEEK)椎体间融合器和钛网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中应用的临床及放射线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21例脊髓型颈椎病拟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患者,男15例,女6例,年龄46~62岁,并进行了相关评估;随机分为PEEK组(n=13)采用PEEK椎体间融合器融合术和钛网组(n=8)采用钛质网笼融合术。测量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节段矢状测角、颈椎前凸和融合段高度。结果 PEEK组节段矢状测角的提高比钛网组中的成功率高16.67%(P〈0.05),虽然颈椎前凸损失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钛网组中的患者融合段高度比PEEK组提高了11.12%(P〈0.05)。结论 PEEK椎体间融合器在改善颈椎曲度方面优于钛网,然而钛网在维持融合段高度方面比PEEK融合器好。  相似文献   
92.
目的 观察内镜经鼻腔人路手术治疗前颅底中线区和鞍上病变的解剖学特点.方法 在10例成人尸头标本上模拟内镜下经鼻腔至前颅底中线区和鞍上的手术入路.采用经双鼻孔-鼻中隔黏膜间入路,前、后组筛窦和双侧上、中鼻甲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切除.研究该人路下的手术可及范围、路径、各区域的解剖特点,确立术中具有指导意义的解剖标志等.结果 以两侧颈内动脉-视神经隐窝(OCR)的连线定位,在鞍结节、蝶骨平台处磨开骨质,可暴露前达额窦、两侧达眶内侧壁的整个前颅底中线区域,向鞍上可以显露鞍上池、视交叉池、终板池及其内的重要组织结构,并可经终板进入第三脑室.测定了鼻小柱至蝶窦口、鞍底、鞍结节、OCR内缘、筛后动脉、筛前动脉的距离,两侧OCR内缘间的距离.结论 内镜下经鼻腔入路视角明显扩大,手术可及范围得到极大扩展,且具有可以直接到达病变区域、避免对脑组织、血管的牵拉等优点.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评价4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并截瘫病例经前路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3~6h,平均4.5h;出血800~2 000ml,平均1200ml;随访2年以上,植骨均成活,平均3.5个月融合。无内固定松脱及断裂,脊髓损伤的恢复按Franke1分级:D级6例,E级34例,均恢复2级以上。无死亡病例。结论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减压彻底、重建脊柱稳定性好、植骨融合率高、脊髓神经功能改善率高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比较前组筛窦开放术联合下鼻甲激光消融术治疗前后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gE、IgG、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的变化,探讨该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方法2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经鼻内镜行前组筛窦开放术联合下鼻甲激光消融术;术前、术后1、2、4周分别检测患者血清总IgE(tIgE)、IgG、ECP水平,并以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手术治疗前变应性鼻炎患者的tIgE和ECP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本身术前水平相比较,手术治疗后1、2周时,其tIgE、IgG和ECP水平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手术治疗后4周时,其tIgE和ECP水平均低于术前,IgG又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tIgE与ECP水平存在高度正相关(r=0.943,P=0.001)。结论前组筛窦开放术联合下鼻甲激光消融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可能是破坏筛前神经和部分副交感神经末梢,阻断神经反射,减少神经肽的释放,进而调节血清IgE、IgG、ECP的水平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5.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诊断要点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报告19例22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多种临床表现,探讨本病诊断要点。方法:应用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和静态定量视野检查的方法,探讨多种改变形式。结果:视盘荧光充盈延缓和视盘荧光充盈缺损为造影主要表现;半盲,象限盲或扇形视野缺损为视野主要改变。结论:本病我发于50岁以上老年患者,其诊断主要依据较有特点的发病史,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和视野改变特点来判断。及时诊断与治疗有利于本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术中前房及术后球旁注射曲安奈德对前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前房渗出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75例(75只眼)前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行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实验一组25例,术中前房内注射曲安奈德3 mg,实验二组25例,术后球旁注射曲安奈德20 mg,对照组25例未注射曲安奈德,观察并比较三组术后前房渗出情况及眼压指标.结果 实验一组术后前房渗出与实验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一组及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安奈德对眼压无明显影响.结论 前房注射及球旁曲安奈德均可减轻前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前房渗出,但前者增加患者的依从性,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即鼻腔外侧壁入路)手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2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 结果 21例患者通过鼻内镜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上颌窦病变,术中均完全清除窦内病变,且术中、术后病理证实为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愈合良好,无严重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6个月局部复发,再次手术切除,现随访12个月无复发。 结论 经泪前隐窝入路进入上颌窦切除病变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处理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8.
上胸段脊柱病变的前路与后路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前、后手术入路治疗上胸段脊柱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上胸段脊柱病变56例,其中肿瘤27例,结核23例,陈旧性外伤6例,分别经前、后路病灶切除减压、植骨,大部分(48例)辅以内固定。随访6~48个月。结果本组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3例术后发生乳糜漏,4例出现喉返神经牵拉伤所致一过性声音嘶哑,4例出现一过性膈神经刺激引起的呃逆症状。48例术后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8例无明显改善。随访期间1例于1个月后双侧肺炎死亡,2例局部肿瘤复发,2例局部结核复发,1例肿瘤细胞全身转移死亡。均无断钉及内固定脱落。结论对上胸段脊柱病变正确选择应用前、后入路手术可暴露病变部位,彻底清除病灶。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膝腱反射检查对前交叉韧带断裂和重建后本体感觉功能的评价和意义。方法对20例单纯前交叉韧带断裂,采用关节镜下自体四股半腱肌-股薄肌肌腱重建。常规方法检查膝腱反射,双极表面电极电刺激髌韧带并记录股内侧肌肌电图。观察前交叉韧带断裂和重建后膝腱反射和肌电图的客观改变,结合临床"打软腿"的主观症状,研究主、客观相互关系。结果3项指标手术前后两样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KJ=0.004,PEMG=0.022,PS=0.000);3项指标手术前后改变率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KJ-EMG=0.495,PKJ-S=0.476,PEMG-S=0.163)。结论提出"前交叉韧带-膝腱反射弧"的观点,将膝腱反射检查作为前交叉韧带断裂和重建后的常规查体,借此评价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以指导本体感觉的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应用EndoPearl与Intrafix固定双侧腘绳肌肌腱同时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4年6月~2005年3月收治的10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同时断裂的患者,切取双侧腘绳肌腱,2条半腱肌腱和2条股薄肌腱分别对折成四束,折端固定同直径EndoPearl.关节镜下利用两组移植物同时分别重建膝前后交叉韧带.股骨端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顶压固定EndoPearl与移植肌腱,胫骨端应用Intrafix固定四束肌腱.结果 10例均获得随访,平均7.5个月(6~15个月),切口Ⅰ期愈合,无感染.其中新鲜损伤4例,陈旧性损伤6例,合并后外侧复合体损伤3例,均予同期修复,合并内侧副韧损伤6例,未予特殊处理,5例曾急诊修复腘动静脉.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范围均超过120°,无伸膝受限,后抽屉试验Ⅰ度阳性2例,其余为阴性;Lyshlom评分(92.6±3.2)分.结论 关节镜下应用EndoPearl与Intrafix固定双侧腘绳肌肌腱同时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方法确切,可有效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