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41篇
  免费   4501篇
  国内免费   1865篇
耳鼻咽喉   160篇
儿科学   1197篇
妇产科学   375篇
基础医学   2091篇
口腔科学   205篇
临床医学   7385篇
内科学   5284篇
皮肤病学   248篇
神经病学   830篇
特种医学   17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3篇
外科学   1992篇
综合类   18974篇
预防医学   9953篇
眼科学   1046篇
药学   36091篇
  92篇
中国医学   6436篇
肿瘤学   834篇
  2024年   557篇
  2023年   1812篇
  2022年   2224篇
  2021年   2424篇
  2020年   1953篇
  2019年   1533篇
  2018年   970篇
  2017年   1490篇
  2016年   1608篇
  2015年   2310篇
  2014年   4477篇
  2013年   4428篇
  2012年   5712篇
  2011年   6007篇
  2010年   5790篇
  2009年   6013篇
  2008年   6629篇
  2007年   5489篇
  2006年   5546篇
  2005年   5570篇
  2004年   4523篇
  2003年   3685篇
  2002年   2815篇
  2001年   2333篇
  2000年   1729篇
  1999年   1371篇
  1998年   1078篇
  1997年   979篇
  1996年   872篇
  1995年   800篇
  1994年   579篇
  1993年   410篇
  1992年   344篇
  1991年   315篇
  1990年   211篇
  1989年   216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该文对某医院的注射剂避光药品管理进行研究,在该次研究中发现,某医院共有药品1 500多种,其中,避光注射剂的种类就达到了248种。由此可以看出,在医院的药品之中,避光注射剂的有着比较多的种类和数量。应该不断强化对注射剂避光药品的管理,这样才可以让这一类的注射剂发挥出其原有的作用,有效避免因避光不佳而导致的药物失效甚至一些临床不良反应的情况出现。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 探究高糖饮食对小鼠真菌性角膜炎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无眼疾的雄性C57BL/6J小鼠78只,随机分为高糖饮食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36只,模型对照组给予正常饮用水,高糖饮食组给予含体积分数10%果糖溶液,每2 d测量两组小鼠体质量及血糖,10 d后建立真菌性角膜炎模型。造模后24 h、36 h、48 h、72 h、96 h、120 h、168 h裂隙灯显微镜下对角膜进行临床评分并拍照。处死小鼠后,取角膜组织进行HE染色和PAS染色;测定角膜内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体积。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小鼠角膜内的白细胞介素-1β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造模后 0~14 d,两组小鼠体质量与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造模后24 h、36 h、48 h、120 h、168 h,高糖饮食组小鼠角膜临床评分均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糖饮食组小鼠角膜穿孔率79.5%,高于模型对照组的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造模后各时间点,高糖饮食组中性粒细胞浸润体积均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造模后72 h、96 h、120 h、168 h,高糖饮食组巨噬细胞浸润体积均高于模型对照组(均为P=0.000)。角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示,高糖饮食组炎症反应更重,角膜组织破坏更早且更为严重。造模后24 h、48 h高糖饮食组白细胞介素-1β含量均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 高糖饮食加重了真菌性角膜炎感染的严重程度,增强了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趋化,促进了IL-1β的分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波动性高糖对内皮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用于实验。实验分正常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和葡萄糖交替处理组(5.5/28 mmol/L葡萄糖)。其中葡萄糖交替处理模拟人血糖波动状态,方案是前12 h内每隔4 h交替培养,后12 h内葡萄糖维持5.5 mmol/L水平,按此循环,共培养48 h。用CCK-8检测细胞活性,酶标仪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葡萄糖交替处理组降低HUVEC细胞活性(P<0.01);降低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增加丙二醛和8-羟基脱氧鸟苷的含量(P<0.01);增加自噬相关基因Atg4和Atg5的表达(P<0.001)。【结论】波动性高糖可能是先通过诱导HUVEC产生氧化应激,进而使HUVEC产生自噬,最终降低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17.
<正>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及卒中样发作由Pavlakis等于1984年首先报道,是一组临床少见的全身系统代谢性疾病,呈母系遗传,是由于mt DNA A3243G点突变后造成线粒体酶复合体功能下降,继发无氧代谢代偿性增加、能量产生缺乏、自由基生产增多和乳酸堆积等一系列细胞功能障碍所导致,是线粒体脑肌病最常见的类型,占30岁以下脑卒中患者的14%。MELAS综合征病情复杂多变,误诊率较高,已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长春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2004年10月~2013年10月高苯丙氨酸血症(HPA)的筛查情况和发病率。方法:选取2004年10月~2013年10月长春地区接受HPA筛查的356 697例新生儿为调查对象,在其出生72 h且喂足8次饱奶后采集血标本,制成滤纸干血片,采用荧光定量法检测干血片中的苯丙氨酸(Phe)浓度。结果:在召回复查的794例可疑阳性新生儿中检出HPA 78例,发病率为2.19/万,其中轻度25例、苯丙酮尿症(PKU)49例、四氢生物蝶呤(BH4)缺乏症4例。结论:长春地区HPA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早期发现患儿的唯一途径,因此要进一步提高筛查率及可疑阳性新生儿的召回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避免出现伤残儿,切实提高长春地区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急诊内科醒脑静注射液的应用合理性,促进醒脑静注射液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抽取2018年4月本院急诊内科应用醒脑静注射液的全部电子处方,共计3059张。经过数据重整,得出使用醒脑静注射液的患者为1333例。结合该药说明书、相关指南,评价其应用合理性。结果醒脑静注射液不合理应用情况主要为适应证不适宜44例,占全部处方的3.30%。结论医院需重点从合理适应证方面提高醒脑静注射液应用适宜性,进一步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正>老年2型糖尿病(T2DM)并发胆囊结石患者日益增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目前临床治疗常用手段之一。已知腹腔镜胃肠道手术后常会引起血清淀粉酶水平升高,一般认为是胰腺组织受损的表现[1],对于需要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老年T2DM患者而言,评估手术对于其胰腺功能的影响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对本院收治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老年T2DM患者术后24h的血清淀粉酶水平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