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48篇
  免费   927篇
  国内免费   952篇
耳鼻咽喉   495篇
儿科学   84篇
妇产科学   121篇
基础医学   424篇
口腔科学   58篇
临床医学   1576篇
内科学   935篇
皮肤病学   196篇
神经病学   385篇
特种医学   5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644篇
综合类   3577篇
预防医学   1624篇
眼科学   124篇
药学   1471篇
  2篇
中国医学   630篇
肿瘤学   453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83篇
  2022年   227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254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417篇
  2013年   512篇
  2012年   602篇
  2011年   607篇
  2010年   829篇
  2009年   791篇
  2008年   1205篇
  2007年   594篇
  2006年   577篇
  2005年   748篇
  2004年   537篇
  2003年   407篇
  2002年   355篇
  2001年   335篇
  2000年   240篇
  1999年   213篇
  1998年   268篇
  1997年   228篇
  1996年   774篇
  1995年   569篇
  1994年   513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CD138是浆细胞表面特有的细胞标记,移植肾中浸润的浆细胞群是否分泌抗体参与体液排斥反应导致移植肾预后效果不佳?检测切除移植肾组织中CD138的表达,分析浆细胞在移植肾组织中聚集性浸润与移植肾存活时间的关系。 方法:选择1989-06/2006-12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全军器官移植中心收治的因难治性排斥致移植肾切除患者40例作为移植肾切除组,移植术后因移植肾功能异常行常规穿刺活检患者2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对治疗及实验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应用CD138多克隆抗体对肾组织标本石蜡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138在两组中的表达情况;同时记录移植肾切除组患者移植肾的存活时间,分析CD138的表达与移植肾存活时间的关系。 结果:①移植肾切除组的移植肾组织中CD138阳性23例,占57.5%;对照组穿刺移植肾标本中CD138阳性3例,占15.0%,两组CD138阳性率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 0.004 3)。②移植肾切除组中CD138阳性患者的移植肾存活时间低于CD138阴性患者(P= 0.033 8)。 结论:浆细胞在移植肾组织中聚集性浸润是影响移植物长期存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2.
目的: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广泛开展及翻修手术的不断增加,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明显增多,而这类骨折处理较为复杂困难;拟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效果。 方法:①对象:来自2001-03/2005-08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共收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8例,男3例,女5例,年龄35~80岁。骨折发生于原髋关节置换术后3个月~7年,按Vancouver骨折分型B1型7例,B2型1例。②治疗:均采用切开复位形状记忆合金锯齿臂环抱内固定器内固定治疗,其中1例(B2型)同时行骨水泥长柄假体翻修。③评估:术后随访时观察X射线片、关节活动度及材料与宿主不良反应。 结果:8例患者均得到1~4年随访。1年后检查髋关节活动度屈曲均大于100°,经X射线检查骨折均愈合,无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形状记忆合金锯齿臂环抱内固定器具有安装方便、固定可靠、经济实用的优点,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良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3.
麻醉深度监测对提高麻醉质量,保障患者围术期的安全与康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适当的麻醉深度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创造良好手术条件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传统的麻醉监测方法如脑电双频指数、边缘频率、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熵指数等难以适应于小儿患者的麻醉深度监测。文章介绍一种多参数麻醉深度监测仪的设计,它通过监测麻醉期心率、心率变异性、呼吸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等多个参数的变化来反映麻醉深度,指导手术中麻醉用药,确保患者意识处于完全消失状态,避免术中知晓,同时防止麻醉药过量,节约麻醉药品,及早苏醒、降低医疗费用和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麻醉质量和手术安全性,特别适用于儿童麻醉深度的监测。  相似文献   
994.
于波  张俐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8,12(42):8230-8234
背景:慢性病毒载体技术是目前转基因中最有效和最成功的方法,技术操作简便。 目的:克隆转移抑制基因KiSS-1基因不含信号肽的表达序列,构建人KiSS-1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 设计、时间及地点:开放性实验于2006-09/2007-12在福建师范大学发育学院实验室完成。 材料:载体pNL-IRES2-EGFP由福建师范大学发育学院实验室保存。 方法:从人正常胎盘组织中提取总RNA,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得到KiSS-1基因开放阅读框cDNA序列,并将其克隆到慢病毒载体pNL-IRES2-EGFP中,构建其表达质粒pNL-IRES2-EGFP-KiSS-1。 主要观察指标:KiSS-1目的基因片段的克隆,重组表达质粒pNL-IRES2-EGFP-KiSS-1的酶切鉴定及测序。 结果:经酶切鉴定和基因序列测定,证实重组入载体pNL-IRES2-EGFP的片段为目的基因开放阅读框的核苷酸序列。 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NL-IRES2-EGFP-KiSS-1。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不仅包括肝脏本身的损害,亦能导致肝外多个器官功能衰竭,其中肺脏是较易且较早受累的器官。文章通过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观察肝移植术后肺部急性损伤情况及碱性磷酸酶的干预作用。 方法:①实验于2007-05/10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消化内科实验室完成,动物实验方法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②选用SD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自体原位肝移植组和碱性磷酸酶组,每组8只。后两组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对照组开腹后游离肝叶后即关腹,碱性磷酸酶组于肝脏恢复血供前5 min自舌静脉注入碱性磷酸酶。③手术结束后2 h检测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肺组织表面活性蛋白A含量及肺组织干湿重比值,并行肝脏、肺脏病理检查。 结果:大鼠24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自体原位肝移植组、碱性磷酸酶组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碱性磷酸酶组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均低于自体原位肝移植组(P﹤0.01)。②碱性磷酸酶组、自体原位肝移植组肺组织表面活性蛋白A含量较对照组低,而碱性磷酸酶组较自体原位肝移植组有所升高。③自体原位肝移植组、碱性磷酸酶组肺组织干湿重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碱性磷酸酶组肺组织干湿重比值高于自体原位肝移植组(P﹤0.05)。④病理结果显示,肝移植后大鼠肝、肺组织受到明显损害,而碱性磷酸酶能减轻损伤程度。 结论:肝移植术后肺部确实存在急性损伤,而碱性磷酸酶对其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大鼠肾移植动物模型是免疫和移植相关研究的重要实验工具,但即往的大鼠肾移植模型大多以单侧肾脏为供肾,手术时间较长,实验经济性不高。拟建立双侧供肾大鼠肾移植模型,并进行改良,以期缩短手术时间及实验费用。 方法:①实验于2007-05/08于大坪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实验方法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②共选用大鼠9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双侧供肾组Wistar供体大鼠18只,SD受体大鼠36只,采用原位低温灌洗,同时取供者双肾作为供肾;单侧供肾组Wistar供体大鼠18只,SD受体大鼠18只,取供者左侧肾脏为供肾。③以硬膜外导管为支架行供肾静脉与受者肾静脉端端吻合,供肾动脉带腹主脉瓣与受者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供肾输尿管膀胱瓣与受者的膀胱吻合。受者术中预置右侧肾脏血管体外结扎线,术后3 d结扎。④术后1,5,7 d由受体大鼠尾静脉分别抽取静脉血1 mL测肌酐。 结果:①双侧供肾组手术成功率为91.7%,大鼠死亡的原因主要为血管吻合口出血、感染、休克、血栓形成以及膀胱漏尿致弥漫性腹膜炎等;单侧供肾组手术成功率为88.9%。②除取肾时间外两组其余手术耗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③两组受体大鼠组内比较术后血肌酐含量均持续升高(P < 0.0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 结论:双侧供肾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模型建立方法可靠、稳定,并能降低实验成本,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调节过程,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在角膜移植免疫中起重要作用。实验拟验证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及CD25在大鼠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方法:①实验于2006-10/2007-05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选用Wistar大鼠24只,SD大鼠54只,实验方法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②将54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组6只,角膜移植组及地塞米松组均24只。后两组制备Wistar→SD角膜移植大鼠模型,受体选择右眼手术,供体提供双眼角膜。③用裂隙灯观察移植排斥情况;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植片内γ-干扰素、CD25 mRNA的表达;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房水和血清中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含量;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前后不同时相外周血淋巴细胞CD25的表达;术后第11天,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角膜CD4+,CD8+和CD25+ T细胞的表达。 结果:54只SD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地塞米松组大鼠发生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时间长于角膜移植组(P=0.000)。②正常角膜植片无CD25、γ-干扰素mRNA表达,角膜移植组术后第11天角膜植片内γ-干扰素、CD25 mRNA的表达较地塞米松组增强(P < 0.05)。③角膜移植组角膜移植术后6,11 d血清γ-干扰素含量高于正常组(P < 0.05);术后11 d含量高于术后6,24 d(P < 0.01);地塞米松组术后6,11 d低于同期角膜移植组(P < 0.05)。④角膜移植组角膜移植术后6,11,24 d房水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含量均高于正常组(P < 0.05);地塞米松组术后6,11 d均低于同期角膜移植组(P < 0.05~0.01)。⑤地塞米松组术后6,11 d外周血CD3+CD25+T/CD3+T比值低于同期角膜移植组(P < 0.05)。⑥术后第11天角膜移植组植片内CD4,CD8及CD25明显表达,地塞米松组CD4,CD8及CD25表达明显减弱。 结论:CD25、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4在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白细胞介素4表达,抑制γ-干扰素及CD25产生,对降低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具有积极的作用。术后动态检测外周血CD25和γ-干扰素的表达有助于临床了解局部免疫反应程度并预测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8.
背景:为了解决肝移植供体的不足,最具潜力的肝组织工程技术悄然兴起,为肝组织的修复与功能重建开辟了新的前景。 目的:探索一种以新生大鼠肝细胞为种子细胞,以胶原凝胶为支架材料,可原位注射的工程化肝组织构建方法。 设计、时间及地点:以动物为观察对象的实验方法探索,于2007-03/2008-02在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研究所完成。 材料:成年雌性SD大鼠及出生24 h以内的雄性新生SD大鼠。 方法:以胰酶消化法获取新生大鼠肝细胞,以PKH26标记后与液态胶原复合,采用注射方法植入大鼠肝脏。 主要观察指标:于肝细胞/胶原凝胶复合物植入当天及植入后第3,7天序贯取样、切片,分别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白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对“类肝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并观察植入细胞的示踪荧光。 结果:①以胶原为基质构建的工程化肝组织能方便地植入到肝脏。②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移植区域主要由PKH26阳性细胞组成。③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移植区域肝细胞在胶原凝胶中可存活、生长。④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植入肝细胞能够表达白蛋白。 结论:以新生大鼠肝细胞/胶原凝胶为基础构建可原位注射的工程化肝组织是可行的,这种方法对于发展以组织工程为基础的原位肝脏重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9.
1000.
排卵障碍是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1],克罗米芬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为目前促进卵泡发育及诱导排卵的主要药物。为了动态观察卵泡发育,预测排卵及指导临床用药,我们采用Aloka SSD-12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0MHz,经阴道进行卵泡监测,并进行性生活指导,提供受孕最佳时机,从而提高不孕症的治愈率,现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不孕者149例,年龄24~35岁,不孕时间2~11年,用药前均经临床诊断为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于月经周期第5d开始口服克罗米芬50~100mg,1次/d,连用5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