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30篇
  免费   1088篇
  国内免费   587篇
耳鼻咽喉   634篇
儿科学   63篇
妇产科学   63篇
基础医学   870篇
口腔科学   344篇
临床医学   4316篇
内科学   1505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849篇
特种医学   10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3715篇
综合类   8326篇
预防医学   1399篇
眼科学   76篇
药学   2828篇
  49篇
中国医学   5124篇
肿瘤学   491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544篇
  2022年   644篇
  2021年   868篇
  2020年   760篇
  2019年   619篇
  2018年   299篇
  2017年   546篇
  2016年   653篇
  2015年   852篇
  2014年   1547篇
  2013年   1461篇
  2012年   1852篇
  2011年   2012篇
  2010年   1875篇
  2009年   1761篇
  2008年   1959篇
  2007年   1694篇
  2006年   1634篇
  2005年   1688篇
  2004年   1430篇
  2003年   1329篇
  2002年   1024篇
  2001年   862篇
  2000年   717篇
  1999年   549篇
  1998年   472篇
  1997年   367篇
  1996年   353篇
  1995年   296篇
  1994年   239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颈动脉狭窄( Carotid stenosis,CS)被认为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多数CS的病因,CS和闭塞是最常见的老年性疾病之一.由于脑部供血不足,早期主要表现为嗜睡、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作,随着动脉狭窄的加重,可随时发生脑梗死,导致偏瘫、失语、昏迷甚至死亡.由于脑血管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质量,80%以上脑梗死的病因在于CS.颈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通常是单发的,而且90%的病变位于颈内动脉(ICA)起始处2 cm内,CS的严重程度与脑卒中风险有关.  相似文献   
992.
肱骨外科颈骨折好发于老年人,以骨质疏松者多见,尤其是处于绝经后期的女性患者。在暴力作用下,骨质疏松患者不仅骨折移位明显、骨块较多,而且对于复位后远期恢复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坚强牢靠的内固定对于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恢复意义重大〔1,2〕。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比较0.375%和0.5%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效果限定半数有效量(ED50)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收集同期收治的行单侧膝关节镜检查的ASAⅠ~Ⅱ级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A、B两组各30例,均以神经刺激器定位,以经典后路和骶骨旁入路分别行0.375%和0.5%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两组罗哌卡因分别按不同容量等比分为七个等级,以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闭孔神经阻滞感觉评分均≥2分为限定指标,用序贯法分别测定罗哌卡因注射30 min后使患者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和闭孔神经感觉阻滞效果限定的半数有效量(ED50);同时记录手术开始距腰丛阻滞注药时间、术中疼痛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B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开始距腰丛阻滞注药时间分别为(35±4)、(34±3)min,P>0.05;A、B组术中疼痛发生率分别为3.33%、0,P>0.05;A、B组ED50分别为31.3、30.3 mL,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0.375%和0.5%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阻滞30 min后ED50相似,其中前者因剂量小、吸收速度相对较慢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随着麻醉科准备室的逐渐建立,神经阻滞这一简便、高效、安全的麻醉方法将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对糖耐量异常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收集糖耐量异常者162例,随机分为78例对照组,84例干预组;对照组给予每3个月1次的糖尿病健康知识宣教(电话),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24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并每月随访1次。每例均采用超声及全自动动脉硬化仪测定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各组均进行前后自身对照和组间对照,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经过24个月生活方式干预,干预组糖尿病累计发病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干预组较干预前甘油三酯、口服糖耐量试验2 h血糖显著降低(P<0.05),其余指标经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除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体质指数、高密度脂蛋白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结论生活方式干预能有效改善糖耐量异常患者的代谢状态,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并能延缓其血管病变的发展;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应在糖耐量异常人群中大力推行。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比较心-踝血管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对不同动脉硬化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价值。方法在849例同时行心-踝血管指数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测定的门诊和住院患者中,筛选出年龄55~70岁之间的351例作为最终研究对象。按临床动脉硬化疾病的有无与程度分为三个层面:A层:无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组;B层: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和高脂血症组;C层:经造影证实存在冠状动脉狭窄和已有临床心脑动脉硬化终末事件如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组。从不同层面比较心-踝血管指数和内膜中膜厚度与动脉硬化性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849例中,未做年龄范围限制时,共有糖尿病患者112例,对其病程与心-踝血管指数和内膜中膜厚度的相关性作比较分析。结果除单纯高脂血症组之外,心-踝血管指数测定值在A、B、C三个不同层面能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呈现出"阶梯效应";而内膜中膜厚度测定值相对于心-踝血管指数在三个不同层面表现出的差别明显减弱,甚至糖尿病组的测定值远远高于已有明确动脉硬化终末事件组如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在已有明确糖尿病病程的患者中,心-踝血管指数与糖尿病病程呈显著正相关(r=0.499,P<0.001),而内膜中膜厚度与病程的相关性(r=0.195,P<0.038)明显弱于心-踝血管指数。结论心-踝血管指数和内膜中膜厚度与大动脉硬化性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而心-踝血管指数在评价整体而非局部的动脉硬化程度上相对于内膜中膜厚度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与动脉硬化的严重程度具有更大的吻合性,而内膜中膜厚度则更多地偏重于对局部动脉壁硬化的判断。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炎性因子与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颈动脉硬化斑块易损者40例为VP组,斑块稳定者40例为SP组,另选无斑块形成者40例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中IL-10、IL-18和MMP-9水平及斑块声学密度值(AD),对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SP组IL-18水平明显高于VP组(P<0.05);SP组IL-10,MMP-9水平明显低于VP组(P<0.05),表明VP组斑块不稳定;两组斑块声学密度值比较,SP组明显高于VP组(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P组高于VP组(P<0.05).结论 IL-10,IL-18,MMP-9和组织因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有相关性,对预测不稳定斑块破裂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97.
我所在2005年~2010年,用利福平注射液局部用药治疗颈部浅表淋巴结结核3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32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在12~65岁,平均29岁。32例均为颈部浅表淋巴结脓肿,病程1周~5周,脓肿自然破溃或外院手术切开,在综合性医院或诊所抗炎治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CMB)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记录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颈动脉B超等检查结果,并进行头颅MRI T2FFE检查,比较脑梗死CMB组与无CMB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 76例患者中,合并有CMB 35例(46.05%),高密度脂蛋白、颈动脉硬化,CMB组与无CM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密度脂蛋白、颈动脉硬化与CMB密切相关(OR=4.2、2.68,均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CMB发生率较高,CMB与患者高密度脂蛋白、颈动脉硬化密切相关,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出血风险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99.
患者男,20岁,学生。2011年8月21日因"1个月前突发剧烈头痛伴意识障碍1次"收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情绪激动时突发剧烈头痛,当时伴有意识障碍,呕吐数次,四肢抽搐数分钟,15 min后患者意识障碍逐渐自行缓解。于当地医院急诊行头部CT检查,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图1a),予以止血、解痉、镇静等保守  相似文献   
1000.
颈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多数研究显示,颈动脉狭窄对认知损害有直接影响.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支架置入术,可不同程度改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认知功能.颈动脉疾病患者认知损害的机制可能与低灌注、白质病变、多发性腔隙性梗死以及脑自发栓子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