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6749篇 |
免费 | 14083篇 |
国内免费 | 647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480篇 |
儿科学 | 1822篇 |
妇产科学 | 3597篇 |
基础医学 | 9957篇 |
口腔科学 | 2933篇 |
临床医学 | 96410篇 |
内科学 | 33278篇 |
皮肤病学 | 2597篇 |
神经病学 | 15045篇 |
特种医学 | 1212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21篇 |
外科学 | 60981篇 |
综合类 | 177826篇 |
预防医学 | 50445篇 |
眼科学 | 9180篇 |
药学 | 86091篇 |
1810篇 | |
中国医学 | 27452篇 |
肿瘤学 | 1086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3307篇 |
2023年 | 7718篇 |
2022年 | 9323篇 |
2021年 | 16792篇 |
2020年 | 12496篇 |
2019年 | 9597篇 |
2018年 | 4622篇 |
2017年 | 9991篇 |
2016年 | 10594篇 |
2015年 | 13109篇 |
2014年 | 30299篇 |
2013年 | 31609篇 |
2012年 | 41496篇 |
2011年 | 43147篇 |
2010年 | 40116篇 |
2009年 | 37223篇 |
2008年 | 47871篇 |
2007年 | 37304篇 |
2006年 | 36733篇 |
2005年 | 42703篇 |
2004年 | 29896篇 |
2003年 | 22811篇 |
2002年 | 15315篇 |
2001年 | 11827篇 |
2000年 | 7787篇 |
1999年 | 6046篇 |
1998年 | 5245篇 |
1997年 | 4489篇 |
1996年 | 3421篇 |
1995年 | 3006篇 |
1994年 | 2506篇 |
1993年 | 1236篇 |
1992年 | 1649篇 |
1991年 | 1835篇 |
1990年 | 1335篇 |
1989年 | 1660篇 |
1988年 | 291篇 |
1987年 | 307篇 |
1986年 | 182篇 |
1985年 | 161篇 |
1984年 | 75篇 |
1983年 | 36篇 |
1982年 | 24篇 |
1981年 | 21篇 |
1980年 | 8篇 |
1977年 | 5篇 |
1958年 | 27篇 |
1957年 | 13篇 |
1956年 | 1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随着腔镜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选择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GIST的疗效及预后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6年6月上海普陀区中心医院76例GIS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包括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腔镜组)及开腹手术治疗(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及预后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t分别为6.910、5.721、5.881、4.344,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16%,低于开腹组的34.21%(χ2=4.659,P<0.05)。腹腔镜组术后24h皮质醇(Cor)、白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均低于开腹组(t分别为4.442、6.498、5.129,P<0.05)。腹腔镜组术后复发率为5.84%,开腹组为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因GIST死亡者。结论腹腔镜治疗胃肠间质瘤短期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远期预后与开腹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对行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应用尼莫地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行微创钻孔引流术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联合组34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联合组患者同时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59%,联合组为94.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和NHIS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联合组的两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术后应用于行微创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可有效促进血肿吸收,减轻病灶周围水肿,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康复,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行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苏醒效果的影响。方法:在某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进行全麻手术老年患者中抽取154例,选用抽签法分组。对照组77例行常规基础护理,探讨组77例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各个时间段VAS评分和满意情况。结果:探讨组术后6h、12h和24hVAS评分是(3.04±1.12)分、(2.15±1.06)分和(2.04±1.63)分,对照组是(4.02±1.79)分、(3.44±1.35)分和(3.11±1.24)分,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讨组满意度92.21%,对照组7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减少全麻手术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改善患者满意情况,有较高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4.
摘 要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中老年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中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复合组和丙泊酚组。复合组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静脉麻醉,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静脉输注降压。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T2)、动脉瘤夹闭前(T3)、动脉瘤夹闭后(T4)、拔除气管时(T5)等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排血量(CO)和心指数(CI);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维持时间、拔管时间、术后唤醒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点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T2、T3、T4时MAP、HR、CO和CI均显著低于T1时,且CO和CI均显著低于丙泊酚组同时点。术后复合组拔管时间、唤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TCI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有助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拔管时间和唤醒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85.
谢诚陈以建黄桂明李优春钟宝林 《医疗装备》2018,(19):21-22
目的观察和评价分析麻醉医师主导床旁超声检测在评估急诊手术患者胃内容物与胃排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0例急诊手术患者的胃窦部横截面积(CSA),根据Bouvet回归方程计算胃液量,并比较超声测量与实际抽取胃液体积。结果急诊手术进行麻醉诱导前床旁超声测量的胃窦部CSA与胃液体积正相关,且胃窦部CSA可用于判断围手术期呕吐发生率。胃窦部CSA及胃液体积在空腹时、饱腹时分别为最小和最大。在进食后时间推移的影响下,胃窦部CSA及胃液体积处于逐渐缩小的状态。患者呕吐发生率随着胃液量增大而增加,当胃液量>0.8 ml/kg时,发生呕吐的危险最高,呕吐发生率与误吸风险成正比。结论麻醉医师主导床旁超声检查可对急诊手术患者胃排空情况进行及时、快捷和准确地评估,对胃内容物的量和质进行判断,并以此为依据对麻醉方案进行选择,减少麻醉带来的误吸风险及相关麻醉并发症,保证患者围手术期安全。 相似文献
86.
目的了解国内外医疗机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工具的特征、优劣点及研究趋势,为后续研究及医院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在Pub Med和CNKI上,对2000—2016年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患者安全测评工具进行系统文献综述。结果最终检索并纳入68篇文献,涉及20个患者安全文化测评工具;在调查方法上,除Ma PSAF采用访谈法之外,另外19个测评工具均采用问卷法;在调查对象上,除Parental-reported hospital safety climate是服务对象之外,另外19个测评工具均是医务人员;PSCHO、Ma PSAF、SAQ、HSOPSC和SCOPE 5个测评工具针对不同机构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修订版本,其中HSOPSC的修订版本最多达23个。结论国内外医疗机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工具研究日趋成熟,针对不同机构或文化背景的测评工具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及趋势之一,建议将患者安全文化测评纳入医疗机构的评审指标或规范化管理流程之中,以更好地促进患者安全和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7.
铊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无色无味的稀有重金属,浅蓝白色,质地柔软,高毒性。铊被广泛用于电子、军工、航天、化工、冶金、通讯、医学等领域。铊及其化合物(氧化物、卤化物、硫化物、碳酸盐、醋酸盐、硫酸盐等)为强烈的神经毒物。对人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造成损伤,而且具有强蓄积性毒性,可以对患者造成永久性伤害,包括肌肉萎缩、肝肾的永久性损伤等。目前,临床上尚未找到理想的药物治疗铊中毒,临床常用的是金属络合剂、含硫化合物以及利尿导泻药等。据报道,口服铊中毒可用普鲁士蓝等药物处理,血液灌流能有效排除已吸收的铊。现将本院收治的5例铊中毒患者采用普鲁士蓝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如何维护患者满意度第三方调查的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提高调查结果的公信力与影响力。方法:以江苏某地级市2013年—2016年通过第三方公司对所属25所医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情况为例,分析当前患者满意度第三方调查工作现状与不足,提出改进对策。结果:当前患者满意度第三方调查中存在样本失真、渠道单一、问题模糊、结果突变、无法区分不同类型医院的差异性等问题。结论:针对存在的问题,可通过全程监管、立体调查、问题细化、结果修正、分类比较等对策对患者满意度第三方调查工作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急诊剖宫产自决定手术至胎儿娩出时间(DDI)对母儿预后的影响,并分析DDI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实施Ⅰ类剖宫产术的12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7月-2016年7月未采取缩短DDI措施的患者77例为对照组,2016年8月-2017年7月采取缩短DDI措施的患者52例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影响DDI的因素及DDI对新生儿及产妇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1min Apgar评分<7分、5minApgar评分<7分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DI第一阶段(即决定手术至开始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短DDI可改善新生儿预后,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采取相应措施,可有效降低DDI。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宫腔镜病灶切除术治疗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妇科收治的98例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孕妇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灶,观察组给予宫腔镜手术切除病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变化、围手术期各项指标水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满意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等生活质量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显著上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评分上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月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β-hCG恢复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治疗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效果优于腹腔镜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术后满意度,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