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77篇
  免费   920篇
  国内免费   1444篇
耳鼻咽喉   270篇
儿科学   307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2595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2464篇
内科学   1118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438篇
特种医学   5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736篇
综合类   5359篇
预防医学   691篇
眼科学   288篇
药学   1868篇
  20篇
中国医学   1227篇
肿瘤学   154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404篇
  2022年   464篇
  2021年   620篇
  2020年   385篇
  2019年   427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347篇
  2016年   416篇
  2015年   443篇
  2014年   737篇
  2013年   680篇
  2012年   991篇
  2011年   1124篇
  2010年   1051篇
  2009年   1015篇
  2008年   1300篇
  2007年   1059篇
  2006年   1138篇
  2005年   1219篇
  2004年   1116篇
  2003年   940篇
  2002年   743篇
  2001年   556篇
  2000年   412篇
  1999年   361篇
  1998年   265篇
  1997年   282篇
  1996年   233篇
  1995年   219篇
  1994年   186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观察异丙酚对 1 甲基 4 苯基 1,2 ,3 ,6 四氢吡啶 (1 methyl 4 phenyl 1,2 ,3 ,6 tetrahydropyridineMPTP)损伤的小鼠纹状体多巴胺神经元的影响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给予Propofol 10 0mg/ (kg·d)后注射MPTP 2 0mg/ (kg·d) ,用药 6d。 12d后分离纹状体应用高效液相 -电化学方法检测纹状体多巴胺、二羟基苯乙酸及高香草酸的含量水平 ,应用12 5I- β-CIT放射性配基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多巴胺转运蛋白的活性和黑质神经元的损伤情况。结果 异丙酚可增加MPTP模型鼠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 ,异丙酚处理组DA ,DOPAC ,HVA的含量分别为 (8.2 417± 1.692 ) μg/ g、(1.3 81± 0 .486) μg/g和 (1.63 3 9± 0 .5 73 ) μg/ g ,与MPTP损伤组比较 ,明显增加。异丙酚亦可抑制黑质酪氨酸羟化酶 (TH)阳性神经元的减少。MPTP组注射MPTP 6d后 ,纹状体DAT为 (5 .3 13± 0 .64 2 )与正常组 (6.992± 0 .5 48) μg/ g比较显著下降 (P <0 .0 1) ,P +M组纹状体DAT为 (6.5 65± 0 .40 5 ) ,明显高于MPTP组 (P <0 .0 1) ,即减轻纹状体内多巴胺转运蛋白密度下降。结论 异丙酚对MPTP损伤的DA神经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多巴胺转运蛋白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卵巢除能产生卵子外还能分泌类固醇激素。近年来研究表明类固醇激素受体广泛地分布于脑内神经元中,对脑的功能具有重要的调整作用。但是,迄今为止尚未见有关于类固醇激素影响脑内神经元密度方面的报道。为了给进一步探讨类固醇激素对脑组织的形态及功能的作用提供定量学基础,作者研究了切除卵巢造成类固醇激素含量降低后大鼠海马的神经元密度变化。选用6月龄的健康雌性大鼠16  相似文献   
13.
14.
胡宏  张国元  魏锦  曹红 《四川医学》2004,25(3):272-273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确诊的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及匹配的正常人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进行测定。结果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含量21.92 7.5μg/L均明显高于白血病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可作为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病情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5.
16.
17.
脑缺血与脑氨基酸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托吡酯治疗成年癫痫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疗效及脑血流量的变化;降纤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35例;脑梗死患者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非结合胆红素在脑梗死急性期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 流产胎儿标本23例,孕龄10-41周,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研究人胎儿脊髓神经肽Y样神经元的发育和分布。结果在胎龄第10周,发现脊髓后角浅层已有神经肽Y样免疫阳性神经元胞体存在,且阳性神经元总数随胎龄的增加而递增,并向后角深层扩展。神经肽Y样阳性纤维,在胎龄第10周,不仅出现了脊髓的灰质和白质,而且见于脊髓的被膜。随胎龄的增长,免疫阳性反应纤维相对集中于脊髓的植物性神经中枢的所在部位,提示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