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雪松松针醋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刘东彦  石晓峰  李冲  王东东  范彬  沈薇  马趣环 《中草药》2011,42(10):1921-1924
目的研究雪松Cedrus deodara松针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聚酰胺等柱色谱方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雪松松针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1)、3′,4′-二甲氧基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2)、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3)、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4)、山柰酚-3-O-(6″-O-E-阿魏酰基)-β-D-葡萄糖苷(5)、山柰酚-3-O-(6″-O-E-肉桂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6)、金丝桃苷(7)、雪松素(8)、山柰酚(9)、莽草酸(10)、莽草酸丁酯(11)、原儿茶酸(12)。结论除化合物10、12外,其余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针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2.
雪松花序挥发油的提取及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雪松花序的挥发油成分.方法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雪松花序挥发油,并用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鉴定出了42个组分,占总出峰面积的87.83%,并确定其相对含量.结论雪松花序挥发油最主要的成分为D-柠檬烯17.43%和β-蒎烯7.16%.  相似文献   
53.
雪松松针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朝辉  石晓峰  刘东彦  李爽 《中国药师》2012,(12):1791-1793
松针(Pine needle)系松科(Pinaceae)松属(Pinus)植物的叶,别名猪鬃松叶、松毛,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上品,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云:"松针,气味苦、温、无毒,久服令人不老,轻身益气,主风湿疮,生毛发,安五脏,守中,不饥延年"。雪松是松科Pianaceae雪松属CedrusTrew植物的统称,该属共有4种,大西洋雪松(C.atlantica)、短叶雪松(C.brevifolia)、喜马拉雅雪松(C.deodara)和黎巴嫩雪松(C.libani),均为高大乔木,原产于地中海、喜  相似文献   
54.
雪松松针提取物抑菌活性及抑菌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雪松松针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和抑菌稳定性。方法分别用水、95%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对雪松松针进行提取,采用滤纸片法比较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采用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提取,确定提取雪松松针抑菌成分的最适溶剂。探讨热处理、介质pH和糖含量对松针提取物抑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松针50%乙醇的提取物抑菌活性最佳,热处理对抑菌活性无明显影响,介质pH和糖含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抑菌活性。结论雪松松针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可作为一种天然防腐剂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5.
雪松松针二氯甲烷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hi XF  Bai ZH  Liu DY  Li S 《中药材》2012,35(3):404-406
目的:研究雪松Cedrus deodara松针二氯甲烷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雪松松针95%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萃取部位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醇(1)、齐墩果酸(2)、对羟基苯甲醛(3)、β-谷甾醇(4)、丁香脂素(5)、胡萝卜苷(6)、对羟基苯甲酸(7)、没食子酸甲酯(8)、没食子酸(9)。结论:除了化合物4外,其余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针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