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63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4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143篇
中国医学   302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笔者在长期从事肺癌治疗中,遵从“衷中参西”的学术观点,受靶向学说的启示,设计了“黄枇烟吸入法”治疗肺癌,并取得一定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2.
目的:开展马钱子、雄黄和半夏的化学成分、抗肿瘤机制及不良反应的进展研究,为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减毒增效、提高安全性和疗效提供参考。方法:综述近年来对马钱子、雄黄及半夏的化学成分、抗肿瘤作用及不良反应的最新研究进展。结果:研究表明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既有确切的疗效,又具有较大的不良反应。结论:对马钱子、雄黄及半夏的不良反应,进行"量-效"和"量-毒"关系研究,观察其在人体内的代谢情况,提高其临床安全性和疗效仍将是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当归中重金属砷暴露对小鼠肝肾的损伤情况,并探讨其毒性.方法35只昆明种成年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当归组(产地分别为云南、四川和陕西)和雄黄组共5组.小鼠灌胃给药72h 后处死,取血,肝脏和肾脏组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尿素氮(UREA)和肌酐(CREA)含量,观察肝肾组织病理学变化;原子荧光光谱测定肝肾组织中的砷蓄积量;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砷毒性敏感基因金属硫蛋白-1(Metallothionein,MT-1)mRNA 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 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雄黄组血清 ALT、AST、CREA 浓度水平和肝肾组织中砷蓄积量显著升高(P<0.05),并可能伴随肝肾功能的损伤, MT-1 mRNA 和 TNF-αmRNA 表达量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当归组只在肝组织中检测到微量砷,肝肾功能病理学检查与正常对照组相似,MT-1 mRNA 和 TNF-αmRNA 表达量无显著升高(P>0.05).结论不同产地当归所含砷的毒性远小于雄黄毒性,高剂量雄黄给药对小鼠肝肾组织可能产生影响,但它们在一定剂量下被用于中药仍然是相对安全的.  相似文献   
64.
万胜化风丹、雄黄和朱砂的急性肝肾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万胜化风丹中雄黄和朱砂的肝肾毒性作用,探讨目前对其毒性评价指标的合理性。方法 成年昆明种小鼠分别一次性ig给予万胜化风丹(原方药)3g.kg-1、雄黄和朱砂减量的万胜化风丹(减量方药)3g.kg-1、不含雄黄和朱砂的万胜化风丹(减方药)3g.kg-1、雄黄0.3g.kg-1、朱砂0.3g.kg-1、亚砷酸钠36mg.kg-1和氯化汞0.07g.kg-1,8h后检测肝及肾组织中砷和汞的含量,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e)、尿素氮(BUN)含量;RT-PCR方法检测肝和肾中金属硫蛋白基因(MT-1)的表达。结果亚砷酸钠、原方药及减量方药组肝和肾组织中砷的蓄积量明显增加(P<0.05),且亚砷酸钠>原方药>减量方药。亚砷酸钠组ALT显著升高,其他各组略有升高,但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氯化汞和朱砂组肝肾组织中汞的蓄积量明显增加(P<0.05),且氯化汞组>朱砂,氯化汞组同时伴Cre、BUN显著升高(P<0.05)。亚砷酸钠组、氯化汞组肝肾病理损伤明显,MT-1mRNA在肝肾组织的高表达。结论万胜化风丹、雄黄和朱砂的急性肝肾毒性远低于亚砷酸钠和氯化汞。  相似文献   
65.
雄黄及其复方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雄黄主要成分为四硫化四砷。作为含砷矿物类中药,雄黄及其复方的毒性问题近年来倍受关注,其应用在国外也遭到了限制甚至禁止。因此,为全面正确认识雄黄及其复方的毒性,人们对其急性毒性、长期毒性、特殊毒性以及炮制、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与毒性的关系等进行了大量的毒理学研究。此外,雄黄的毒代动力学、雄黄及其复方与化学形式的砷剂(如砷酸钠)的毒性比较等也得到了相关的毒理学研究。本文对雄黄及其复方的毒理学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观察雄黄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小鼠及人源化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与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信号通路之间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 (1)将6只雄性同源野生型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只NUP98-HOXD13转基因小鼠分为模型组与雄黄组,每组6只。雄黄组灌胃含雄黄(120 mg·kg-1·d-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5%)混悬液,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灌胃不含雄黄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5%)混悬液,均为0.3 mL/只,持续干预14 d。观察外周血象变化,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肝脾肾组织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骨髓细胞凋亡情况。(2)将人MDS细胞MUTZ-1细胞、SKM-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雄黄组。各组给予相应干预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及免疫荧光法检测STAT3、GLUT1表达水平。结果 (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外周血象出现明显下降,雄黄组白...  相似文献   
67.
目的:以昆明种小鼠为研究对象,研究雄黄对实验动物肝脏功能的影响,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不同剂量雄黄(0.1、0.2、0.4 g/kg)灌胃3周,HE染色、观察肝细胞变化并称重,计算肝脏系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中ALT、AST、ALP和γ-GT的活性、肝细胞膜ATP酶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给各药组肝脏系数明显降低,肝细胞受损伤程度与给药剂量正相关;且小鼠肝功能出现明显变化,ALT、AST、ALP、γ-GT活性明显升高,ATPase活力降低,肝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和G2/M期。结论:雄黄长期给药抑制小鼠体重,影响肝功能,损伤肝细胞。  相似文献   
68.
69.
患儿女,3岁。右小腿烧伤13d伴呕吐2d、昏迷1d收入笔者单位。伤后曾在院外外用草药4d,后改用红色药物8d(药名不详)。既往体健。入院后查体:患者昏迷,体温37.8℃,脉搏180次/min,呼吸4 2次/min,血压78/5 0mmHg(1mmHg =0.133kPa),心律齐,心率180次/min,呼吸急促,双肺有明显干、湿性音,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创面干燥,残留少许淡红色无味药物,创周无明显红肿。血氧饱和度0 .96。结合血生化、肝和肾功能、心电图等指标,诊断:(1)深Ⅱ度烧伤,面积4 %TBSA。(2)急性肝、肾功能衰竭。(3)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并呼吸性碱中毒。(4 )窦性心动过速。早期…  相似文献   
70.
牛黄解毒片(丸)引起不良反应38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庄洁  景丽华 《中国药房》1998,9(6):274-275
本文汇总了近年来牛黄解毒片(丸)所致38例不良反应的一般资料及不良反应症状表现,分析了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认为该药的不良反应可能多由雄黄引起。由于雄黄在体内可被部分吸收并蓄积,因而提醒人们注意牛黄解毒片(丸)及其它含雄黄的药物在使用时应不要过量,务必不要长期服用,不要滥用,以减少砷在体内的蓄积,避免由不合理应用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