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8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6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59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387篇
内科学   530篇
皮肤病学   67篇
神经病学   95篇
特种医学   63篇
外科学   84篇
综合类   1118篇
预防医学   229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188篇
  26篇
中国医学   249篇
肿瘤学   49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06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216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236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83.
84.
〔摘 要〕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治疗不同病因急性脑梗死(ACI)的近期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将 2019 年 2 月至 2020年12月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160例ACI患者纳入研究,按是否接受溶栓治疗将患者分为两组,溶栓组130例, 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未溶栓组 30 例,给予常规稳定斑块、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并分析溶栓组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溶栓组治疗总有效率比未溶栓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大动 脉粥样硬化型(LAA)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心源性栓塞型(CE)及其他病因型(SOE)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溶栓组中,预后良好患者的年龄、基线血糖值比预后不良患者低,发病到溶栓时间比预后不良患者短,有糖尿病史、心房 颤动发生率比预后不良患者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发病到溶栓时间、心房颤动 是预后良好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 ACI 治疗中应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可以实现良好的疗效,但 ACI 不同病因分型 患者的溶栓治疗疗效有所差异,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另外,年龄、心房颤动、发病到溶栓时间 会影响 ACI 预后,临床应根据具体情况对以上因素予以合适的干预,以实现更好的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85.
目的提高在骨科围手术期中突发急性致死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认识,探索积极有效的抢救治疗方法,减少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2年5月12例在骨科围手术期突发急性致死性肺血栓栓塞症的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抢救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本组12例中,经抢救及溶栓治疗,其中9例复苏,预后良好,3例死亡.结论急性致死性肺血栓栓塞症死亡率极高,必须提高认识、不断总结,需求更加完善的抢救治疗方案,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86.
《抗感染药学》2018,(2):351-353
目的:评价阿糖腺苷对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26例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在基础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阿糖腺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体温复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等症状指标的差异,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为82.54%(P<0.05),体温复常时间和皮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86例手足口病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3例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5~10 mg/(kg.d)加入5%或10%葡萄糖液(稀释浓度0.1%)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93例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 mg/(kg.d)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5 d。观察2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和8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复方阿嗪米特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治疗的76例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复方阿嗪米特片0.15g/次,3次/d,连续治疗2周。结果治疗前上腹烧灼感评分为(2.9±1.1)分,上腹疼痛评分为(2.6±0.9)分,早饱评分为(5.3±1.7)分,餐后饱胀感评分为(7.9±2.2)分,症状总分为(18.5±3.8)分;治疗1周上腹烧灼感评分为(1.8±0.8)分,上腹疼痛评分为(1.7±0.6)分,早饱评分为(2.8±0.9)分,餐后饱胀感评分为(4.5±1.5)分,症状总分为(10.7±2.6)分;治疗2周上腹烧灼感评分为(1.7±0.7)分,上腹疼痛评分为(1.6±0.6)分,早饱评分为(2.1±0.6)分,餐后饱胀感评分为(3.9±1.6)分,症状总分为(9.7±2.4)分;治疗1周和治疗2周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治疗,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7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治愈6例,治愈率7.9%,显效49例,显效率64.5%,有效2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7%。结论复方阿嗪米特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改善迅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9.
目的:分析加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在治疗老年混合型高血脂症时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某院治的88例老年混合型高血脂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剂量治疗,给予观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TG、LDL-C、HDL-C水平均有着明显的改变,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各项观察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治疗老年混合型高血脂症时,采用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血脂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进一步研究和评价囊型包虫病药物治疗的疗效判定标准。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观察的研究方法。对 4 9例肝囊型包虫病病人进行了研究 ,其中治疗组 31例为经过不同时间阿苯达唑乳剂治疗的病人。对照组 18例为未经任何治疗的病人。以外科手术、粗针穿刺抽吸和常规细针穿刺的方法采集包虫囊内容物观察其性状。囊壁组织石腊切片观察组织学变化。收集原头节通过镜下形态及活动的观察、染料排斥试验、犬胆汁激活试验及接种小鼠腹腔 6个月后剖检观察有无包虫囊生长的方法判定囊内原头节的死活。结合 CT及 B超影像特征进行比较评价。 结果 治疗组病人中87.1% (2 1/ 31)的包虫囊 B超影像显示不同程度的退行变性 ,育囊率为 2 2 .6 %。对照组病人包虫囊的 B超影像显示退行变性的占 11.1% (2 / 18) ,育囊率为 6 1.1%。治疗组判定为痊愈的 15例病人的育囊率为 13.3% (2 / 15 )。疗效标准与 B超影像反映的包虫囊变性死亡的过程一致 ,与寄生虫学和囊壁组织学变化趋势相符。177例停药后随访 1~ 4年的肝囊型包虫病病人的转归证明了这一标准的可靠性。 结论 本研究提出的以 B超影像为基础的肝囊型包虫病药物治疗疗效指标反映了包虫囊在药物作用下从正常生长到变性死亡的过程 ,是一个比较客观、合理的疗效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