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8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4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61篇
基础医学   12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48篇
内科学   21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83篇
综合类   507篇
预防医学   87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07篇
  1篇
中国医学   122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研究养阴和胃方和西药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的胃动力、胃血流和Cajal间质细胞(ICC)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养阴和胃方低剂量组及养阴和胃方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取腹腔注射70 mg/kg的链脲佐菌素以建立糖尿病模型胃轻瘫模型,西药组、养阴和胃方低剂量组及养阴和胃方高剂量组分别用等体积的西药吗丁啉混悬液和低、高剂量养阴和胃方对大鼠灌胃,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药6周,于末次给药后30 min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胃动力与胃血流情况;取出全部胃组织,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窦肌间c-kit阳性ICC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胃排空率、肠推进率、胃蠕动的频率和幅度、胃血流量、胃窦ICC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DGP大鼠模型建立成功。给药的3组大鼠胃动力指标、胃血流和ICC含量均显著优于模型组(P<0.05),除胃蠕动幅度和胃血流量指标外,给养阴和胃方大鼠的其他各指标均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且高剂量养阴和胃方组显著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西药相比,养阴和胃方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有更好的疗效,且高剂量中药疗效更佳,其可能机制是通过上调胃窦部ICC的数量来实现胃肠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双酚A对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对miR-203-3p和PI3K/AKT/FOX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BPA(0、2、10、50、250μmol/L)处理小鼠睾丸间质细胞24 h,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Real time PCR检测miR-203-3p和FOXO1、AKT、PI3K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BPA处理细胞后,细胞活力随BPA剂量的增大而减少,50、250μmol/L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处理组miR-203-3p表达量均较对照组升高,10、250μmol/L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0μmol/L组FOXO1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50、250μmol/L组表达量较对照组降低,2、50、250μmol/L组FOXO1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处理组AKT水平均出现下降趋势,10、50、250μmol/L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处理组PI3K水平均出现下降趋势,50、250μmol/L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双酚A致睾丸间质细胞损伤,影响miR-203-3p和FOXO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改变。  相似文献   
53.
远细胞(telocyte,TC)是近年来新发现并命名的一种间质细胞,因其与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形态相似,曾被称为Cajal样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ajal-like cells,ICLC).TC独特的突起结构被称为远足(telopodes),远足很细且极其长,呈念珠形.现已发现,多种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染色可以观察或标记远细胞.TC存在于人体内的多种空腔及实质性器官,如心脏、胃肠道、乳腺肺和支气管等.TC因其分布、存在的位置及独有的结构,目前推测其可能具有机械支持、引导组织形成与修复、参与细胞的再生与更新、免疫监视、神经传递等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豚鼠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过程中肠道传输功能下降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及其与胆石形成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豚鼠40只,4周龄,体质量120~125g。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给予致石饲料(胆固醇含量2%),对照组给予正常颗粒饲料。8周造模结束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小肠组织中c-kit及scf的mRNA的表达情况,利用末端回肠全层铺片免疫荧光化学染色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Cajal样间质细胞(ICCs)数量的变化。结果 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豚鼠小肠c-kit(0.316±0.056vs0.912±0.103;t=6.582,P〈0.01)和scf(0.499±0.012 vs 0.899±0.124;t=6.163,P〈0.01)的mRNA水平的表达量下降;对照组豚鼠回肠ICCs平均阳性面积为(56.24±2.68)%,实验组为(22.26±1.14)%,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15.256,P〈0.01)。结论饮食诱导的豚鼠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过程中,小肠c-kit和scf基因mRNA表达水平下降,ICCs数量明显减少。c-kit/scf通路抑制可能参与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形成过程中肠道传输功能下降的发生。  相似文献   
55.
目的:通过观察大黄附子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致肠道动力障碍大鼠血清胃动素、回肠Cajal间质细胞及胃动素受体的影响,探讨大黄附子汤改善肠道动力障碍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8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SAP组及大黄附子汤治疗组(n=6)。采用逆行胰胆管注射4%牛磺胆酸钠制备SAP大鼠模型。对照组开腹后,找到胰腺轻微翻动数次后关腹;SAP组在造模后12、24 h分别给予2 mL生理盐水(37℃)灌肠;治疗组在造模后12、24 h分别给予2 mL大黄附子汤(37℃)灌肠。于造模48 h后,各组大鼠取腹主动脉血,测定血清内毒素及淀粉酶含量,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胃动素水平;取胰腺、回肠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回肠平滑肌组织中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 ICC)表达蛋白c-kit及胃动素受体(Motilin receptor, MTL-R)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AP组大鼠血清内毒素、淀粉酶水平均显著增高[(504.98±88.81) pg/mL vs. (17.76±5.01) pg/mL; (532.28±66.53) U/L vs. (69.45±3.61) U/L,均 P<0.05],而血清胃动素水平显著降低[(195.4±6.7) ng/L vs. (301±8.10) ng/L, P<0.05],ICC表达蛋白c-kit及MTL-R免疫组织化学评分降低( P<0.05);与SAP组相比,大黄附子汤治疗组大鼠血清内毒素、淀粉酶水平均显著降低[(189.9±38.23) pg/mL vs. (504.98±88.81) pg/mL; (294.23±25.66) U/L vs. (532.28±66.53) U/L,均 P<0.05],而血清胃动素水平显著升高[(264.2±8.3) ng/L vs. (195.4±6.7) ng/L, P<0.05],同时c-kit及MTL-R免疫组织化学评分升高( P<0.05)。 结论:大黄附子汤通过促进胃动素的分泌、提高ICC细胞的活性及MTL-R的表达而改善SAP大鼠肠道动力障碍。  相似文献   
56.
黄伟  张林 《西南军医》2015,(2):224-226
泻剂结肠作为慢传输型便秘的一种常见临床类型,它使患者痛苦不堪,治疗效果也不尽人意,严重患者需行结肠切除术来缓解症状。患者因便秘需长期使用泻剂,随着病程的进展,泻剂的剂量与效果成反比,最终失去导泄作用,形成"泻剂结肠",甚至可发展为结肠黑变病。目前临床应用泻剂类型较多,而其中导致泻剂结肠的主要成分为蒽醌类泻剂。泻剂结肠的基础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胃肠激素(gastrointestinal hor-  相似文献   
57.
<正>本刊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参照执行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1.文内引用参考文献的标注:按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根据文中的具体情况分别按下述3种格式之一标注:例(1)王敏等~([1])指出棉酚从体内排泄缓慢。(2)麦胶敏感性肠病的发病有3种机制参与~([1,3-4])。(3)间质细胞cAMP含量测定方法见文献[7]。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上皮特异性粘附分子(Ep CAM)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3例PCa、46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及58例癌旁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EpCAM在上述组织的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Ep CAM在PCa和癌旁PIN的上皮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BPH(98.4%、97.8%vs 51.7%,P0.01),并且在PCa的间质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89.5%)高于在癌旁PIN(50.0%,P0.01)。Ep CAM在有骨转移组织的间质细胞阳性表达率(100.0%)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织(40.0%,P0.01),但是在PCa高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88.5%vs 91.9%,P0.05)。结论:Ep CAM在PCa的间质细胞中的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骨转移有关,有望成为PCa的早期诊断标准及PCa骨转移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建立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介导的瓣膜间质细胞(valve interstitial cells,VICs)氧化应激模型,为心脏瓣膜病始发机制的研究以及未来抗氧化治疗药物筛选提供细胞学模型.方法 将分离培养的原代人主动脉瓣VICs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分别以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和普通培养液+不同浓度梯度(0、50、100、300、500、800、1 000 μmol/L)的H2O2进行培养.采用H-E染色、MTT比色法、Annexin Ⅴ/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生存能力和凋亡的发生.结果 处理24 h后,MTT结果显示各组VICs细胞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2O2浓度在50、100μmol/L时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升高(P<0.05),随后细胞存活率随H2O2浓度升高开始下降,在800 μmol/L时出现快速降低的拐点,此时细胞存活率为(69.8±8.3)%,1 000 μmol/L时细胞存活率降为(14.3±11.0)%.H-E染色显示在800μmol/L时VICs形态皱缩,胞核固缩.流式细胞检测则进一步证实800 μmol/L时VICs出现明显凋亡,此时多为中晚期凋亡.结论 H2O2最佳作用浓度为800 μmol/L,作用时间为24 h,在该条件下可成功建立氧化应激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 Rho/ROCK 信号通路激活后,在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 NF -κB、MMP -9和 TIMP -1表达的变化情况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靶点。方法取90例卵巢处子宫内膜在异位病灶以及90例正常子宫内膜,分离、纯化间质细胞,建立体外间质细胞培养模型。酶免疫吸附的方法分析 ROCK Ⅰ激酶活性。 QPCR 法检测 NF -κB、MMP -9和 TIMP -1的转录水平,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 NF -κB、MMP -9和TIMP -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多呈梭形或者多角形,贴壁和增殖较快;在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 ROCK Ⅰ激酶活性和转录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 <0.01);在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NF -κB、MMP -9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 <0.01),而 TIMP -1的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子宫内膜(P <0.01)。结论在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 Rho/ROCK 信号通路处于激活状态,Rho/ROCK 信号通路激活以后,在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NF -κB、MMP -9的表达均升高,TIMP -1的表达降低。其机制可能与该通路激活后引起下游基因表达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