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0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6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430篇
内科学   73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248篇
综合类   914篇
预防医学   300篇
药学   1389篇
  1篇
中国医学   178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288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1.
胡萍 《中国民间疗法》2005,13(12):15-15
高热临床常见。中医称“壮热”、“实热”、“日晡潮热”均属于“高热”的范畴。临床上除病因治疗外,常辅以物理降温和解热镇痛药来退热。而物理降温效果有时并不理想,解热镇痛药长期使用可引起毒副作用及药物依赖性。笔者在处理高热病人时,采用针刺退热,见效快,患者痛苦小,收到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2.
解热镇痛药在原来水杨酸类、酰苯胺类和吡唑酮类的基础上发展了许多的品种和剂型,它们在我国的消费量很大[1].中药注射剂目前是我国特有的一类注射药,近年来对中草药成分以及药理学和病理学研究的深入,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13.
闭合性创伤如软组织挫伤、扭伤是外科门急诊的常见疾病。患者通常有强烈的疼痛主述,临床上—般使用外用药消肿,辅以口服镇痛药,近期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不良反应引起全世界的广泛重视,不少患者表现了明显的排斥。我们使用外用贴剂治疗此类疾病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好及施外用贴剂起效快,持效久,不良反应少,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评估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方法 统计全院2000~2003年麻醉性镇痛药数量并对2003年10月至2004年9月的全院麻醉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度冷丁用量居高不下,四个主要药物品种的DUI均不大于1。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我院麻醉性镇痛药使用基本合理,个别处方不规范,但今后仍应注重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实行。  相似文献   
115.
吲哚美辛的少见不良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吲哚美辛是非甾体解热镇痛药,具有消炎、镇痛、解热作用。广泛用于对水杨酸类疗效不显著或不易耐受的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病人。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腹泻、胃肠道出血等。近年来,临床报道一些少见不良反应,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6.
姜静  王德才 《中国药事》2004,18(7):455-455
双氯酚酸钠肠溶片是一种消炎镇痛药,物美价廉,临床应用广泛.<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该片含量测定需去肠溶衣,因本药片小,且外被糖衣,很难剥离,不仅费时,也极易造成误差.本实验采用水洗去糖衣,105℃干燥后直接测定含量的方法,对5个厂家的样品含量测定结果进行了t检验,p>0.05,结果表明此方法对双氯酚酸钠肠溶片含量测定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7.
目的了解本院住院麻醉性镇痛药品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2002年7月-2003年6月住院病人的麻醉性镇痛药品处方共6546张,以限定日剂量和药物利用指数为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芬太尼注射液处方最多,使用频度最大为吗啡控释片,药物利用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吗啡注射液、吗啡控释片、芬太尼注射液、哌替啶注射液、可待因片。结论本院住院麻醉性镇痛药使用较为合理,临床基本正确理解和把握WHO癌症“三阶梯”止痛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18.
解热镇痛药常用于感冒、流感的退热和缓解轻度或中度的疼痛。这些药物的活性成分可分为两类:一类可以单独应用,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双氯芬酸(仅限外用)、吲哚美辛(仅限外用);另一类不能单方应用,仅用在解热镇痛成药中配制复方制剂。由这些活性成分组成的单方或复方制剂大多属于非处方药类(OTC药品)。  相似文献   
119.
2003年我院麻醉性镇痛药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3年住院癌症患者使用麻醉性镇痛药品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我院麻醉性镇痛药品的用量逐年增加,其中吗啡制剂增幅较大。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我院住院癌症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20.
药物利用研究的目的是力求实现用药的合理化,防止误用、滥用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和中毒事件的发生,以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1].为更好了解药剂科对精神、麻醉镇痛药品的监督管理及医生的用药习惯,特对我院门诊处方中含精神药品的布桂嗪(强痛定)、哌甲酯、安定类和麻醉镇痛药品利用进行回顾性调研,以示药师的作用是否到位,同时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精神、麻醉药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