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6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引导下穿刺不可触及的乳腺病灶,用导丝钩针定位以便术中易于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8例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患者,术前在超声引导下导丝钩针穿刺定位,并留置金属导丝标记,随后手术准确切除定位的病灶。结果:所有被导丝钩针定位的包块均完整切除,送病理检查,其中恶性病例3例(11%),良性病例25例(89%)。结论:超声引导下不可触及乳腺病灶导丝钩针定位,解决了术前精确定位的难题,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是目前最理想的定位方法,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2.
王新团 《吉林医学》2012,(29):6350-6351
目的:探讨钩针辅助法经脐单孔双trocar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行性、安全性、微创性和美容效果。方法:对58例成年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在脐孔切口1.5 cm应用10mm30°腹腔镜,另外置入1枚5 mm trocar完成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利用钩针(腹腔镜疝修补用)经腹壁悬吊配合完成全腹腔内操作经脐单孔双trocar腹腔镜阑尾切除术(TUSPLA)。结果:45例手术获成功,6例改为二孔法完成,4例改为三孔法,3例中转开放手术。45例经脐单孔法手术时间25~78 min,平均43 min。脐部疤痕不明显,58例术后随访5~14个月,全组无术后出血、腹腔脓肿、肠瘘和无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钩针辅助法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安全可行、并发症少、恢复快,美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观察中医钩针疗法配合定点旋转拔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该院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予定点旋转拔伸治疗,观察组加用中医钩针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相关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椎活动度(颈椎前屈、后伸、左旋、右旋角度),以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3%,50/53)高于对照组(79.2%,42/53),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NDI低于对照组,颈椎前屈、后伸、左旋、右旋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中医钩针疗法配合定点旋转拔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满意,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颈椎活动受限程度。  相似文献   
64.
程清萍  高山  刘东明 《中国针灸》2000,20(7):432-432
中老年人的慢性膝部疼痛,很多是由于髌下脂肪垫损伤引起的。以往,由于诊断不明确,常采用传统的针灸疗法,疗效不理想。近3年来,笔者在主任医师王瑞恒指导下,采用锋钩针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疗效满意。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在39例中,男3例,女36例;年龄最小33岁,最大72岁;病程3个月~20年。单侧发病18例,双侧发病21例。12 诊断依据 (1)髌尖粗面压痛:患者仰卧,放松股四头肌,检查者站立于其右侧,以左拇、食指指端分别按压住髌骨的内外缘推向远侧,使髌尖向前凸出容易触其粗面,右手食指掌侧朝上,指尖针对髌尖粗面与髌…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全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中采用单钩针下压式勾线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儿419例。其中男370例, 女49例, 最小年龄8个月, 最大年龄15岁, 平均年龄3岁6个月;左侧160例, 右侧220例, 双侧39例。在全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中采用单钩针下压式勾线, 记录手术时间和后腹膜的完整性。结果女孩单侧手术时间为(4.0±1.0)min, 双侧为(6.0±1.2)min;男孩单侧手术时间为(6.0±1.0)min, 双侧为(9.0±1.5)min。术中均未出现多次钩挂腹膜的手术过程和后腹膜撕裂等并发症, 术后随访均无并发腹膜裂孔疝继发肠坏死情况。结论单钩针全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手术中采用下压式勾线, 能有效地减少腹膜外勾线时反复勾线和避免钩挂腹膜所引起的后腹膜撕裂等并发症, 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案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收治的85例腹股沟疝患儿临床资料,将接受经脐单切口腹腔镜内环缝扎术的42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将接受单孔腹腔镜疝钩针法完全腹膜外内环结扎术的43例患儿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脐单切口腹腔镜内环缝扎术与单孔腹腔镜疝钩针法完全腹膜外内环结扎术均为临床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有效方法,其中单孔腹腔镜疝钩针法完全腹膜外内环结扎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67.
周围性面瘫是针灸科的常见疾病,李玲教授在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后发现,通过刀钩针和毫针的联合运用,可以明显缩短周围性面瘫治疗疗程,论文将李玲治面瘫经验进行总结分享,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68.
本人从1992年开始运用杨氏钩针治疗浅部软组织损伤性疾病34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9.
作者报告自1986年3月以来,用自制弯钩针经会阴行后尿道吻合,治疗难治性后尿道狭窄或闭塞27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9年半,全部患者排尿通畅。其中5例术后1 ̄5年内勃起功能障碍尚未完全恢复。作者认为本法简便易行,组织损伤轻,术后不需尿道扩张,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