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335篇
  免费   2920篇
  国内免费   844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622篇
妇产科学   329篇
基础医学   1111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12015篇
内科学   12947篇
皮肤病学   110篇
神经病学   182篇
特种医学   1151篇
外国民族医学   80篇
外科学   1070篇
综合类   25107篇
预防医学   4906篇
眼科学   86篇
药学   14057篇
  253篇
中国医学   8946篇
肿瘤学   94篇
  2024年   642篇
  2023年   2414篇
  2022年   2301篇
  2021年   2847篇
  2020年   2506篇
  2019年   2664篇
  2018年   1041篇
  2017年   2286篇
  2016年   2253篇
  2015年   2597篇
  2014年   4669篇
  2013年   4320篇
  2012年   4997篇
  2011年   5320篇
  2010年   4537篇
  2009年   4180篇
  2008年   4277篇
  2007年   3938篇
  2006年   3665篇
  2005年   3775篇
  2004年   3314篇
  2003年   2423篇
  2002年   1938篇
  2001年   1916篇
  2000年   1455篇
  1999年   1080篇
  1998年   1054篇
  1997年   933篇
  1996年   806篇
  1995年   714篇
  1994年   562篇
  1993年   514篇
  1992年   324篇
  1991年   265篇
  1990年   198篇
  1989年   208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清晨血压回升与缺血性ST段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予以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以及动态心动图检查,将获得的血压变化及ST段压低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清晨血压回升值以及对应时域的ST段压低值呈正相关,清晨时血压波动幅度较大,和心电图ST段显示心肌缺血性改变越加显著。结论患者在清晨清醒前后血压升高和发生心肌缺血情况呈正相关,并且大部分为无痛性心肌缺血,特别在昼夜节律消失的患者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2.
目的通过调查缺血性心肌病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探讨影响预后的指标。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9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资料,运用Gensini评分系统量化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用药和治疗情况,并随访出院后1年的症状改善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情况。分别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和是否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分组,比较临床基线和预后情况。结果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大多有明确的心肌梗死(56.7%,51/90)、心绞痛(28.9%,26/90)病史,少部分患者起病隐匿。以NYHA心功能分级分组,随着心功能恶化,患者基线情况越差,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的病变支数和Gensini总积分增加,出院后1年的心功能改善越不明显、MACE发生率越高。以是否接受PCI治疗分组,发现出院后1年PCI联合药物治疗较单纯药物治疗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MACE发生率也更低。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基线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0.75 mm)、未行PCI治疗和Gensini积分(≥139分)是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出院后1年内MACE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指标(均为P<0.05)。结论基线心功能分级、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PCI治疗和Gensini积分是影响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3.
降低心率可能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靶标,伊伐布雷定可通过特异性地抑制If起搏电流通过降低窦房结节律而减慢心率,目前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对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4.
《临床医药实践》2016,(5):339-340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分枝杆菌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住院的28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分枝杆菌合并感染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热25例,咳嗽14例,咳痰11例,身体乏力23例,腹痛14例,腹泻4例,盗汗4例,胸痛4例。给予结核组患者临床治疗后,胸片病灶吸收好转10例,胸片显示病灶有吸收3例,死亡5例,给予非结核患者临床治疗后,结果显示在10例患者中,临床症状好转6例,胸片显示病灶有吸收3例,死亡1例。结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分枝杆菌合并感染率较高,对其临床诊断存在较大的难度,尤其对免疫力较差,同时合并多种并发症的患者,经过对患者进行抗病毒、抗结核治疗,多数患者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35.
36.
37.
<正>人类心脏一生正常跳动超过20亿次,泵血超过1.5亿升,血液供应的急性或慢性短缺都会使心脏受到损害,导致心肌梗死。根据心肌组织损伤的程度,可能立即或延缓发展为心力衰竭。目前治疗心力衰竭主要运用内科药物及介入治疗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和提高远期存活率,然而这些治疗方法不能促进心脏的大部分结构修复,因为它们不能完全从根本上替代坏死或瘢痕心肌。相反,心脏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对于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半托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1 00例由消化性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试验组采用泮托拉唑注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注射,进行一段时间的注射治疗后,观察2组的情况.结果 试验组中患者痊愈为28例,好转为20例,无效为2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痊愈23例,好转1 7例,无效为1 0例,总有效率为80%.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对于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半托拉唑的临床效果更佳,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 通过阿霉素(Dox)复制大鼠慢性心力衰竭(CHF)模型,观察Liguzinediol对CHF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血流动力学观察Liguzinediol对Dox(腹腔注射,2 mg/kg)诱导的CHF大鼠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左心室内压(LVSP)、动脉收缩压(ASP)、动脉舒张压(ADP)和心率(HR)的变化;观察Liguzinediol对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血浆中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 Liguzinediol能增加LVSP、+dp/dtmax、ASP、ADP、AP、HR,降低-dp/dtmax(P<0.05~0.01);降低NO、iNOS以及MDA的浓度,同时增强了SOD的活性(P<0.05~0.01);抑制IL-6和TNF-α的生成(P<0.05~0.01)。结论 Liguzinediol可明显改善Dox诱导的CHF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模型大鼠炎症因子的释放以及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