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355篇
  免费   3744篇
  国内免费   2734篇
耳鼻咽喉   61篇
儿科学   1104篇
妇产科学   233篇
基础医学   2628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21813篇
内科学   16602篇
皮肤病学   348篇
神经病学   1559篇
特种医学   22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3篇
外科学   5047篇
综合类   35279篇
预防医学   10313篇
眼科学   111篇
药学   16515篇
  255篇
中国医学   11218篇
肿瘤学   368篇
  2024年   528篇
  2023年   2291篇
  2022年   2246篇
  2021年   2913篇
  2020年   2868篇
  2019年   2979篇
  2018年   1377篇
  2017年   2747篇
  2016年   3106篇
  2015年   3462篇
  2014年   6441篇
  2013年   6315篇
  2012年   7746篇
  2011年   8157篇
  2010年   7754篇
  2009年   7191篇
  2008年   7261篇
  2007年   6825篇
  2006年   6477篇
  2005年   6166篇
  2004年   5140篇
  2003年   4655篇
  2002年   3767篇
  2001年   3367篇
  2000年   2587篇
  1999年   2201篇
  1998年   2115篇
  1997年   1542篇
  1996年   1313篇
  1995年   991篇
  1994年   793篇
  1993年   592篇
  1992年   488篇
  1991年   405篇
  1990年   341篇
  1989年   376篇
  1988年   94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精神科重症监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监护治疗。方法:收集我院精神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急性重症精神病患者110例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药物使用史、精神科诊断、接受重症监护的原因、处理及结局等资料,并在治疗前,治疗1、4、8周完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PICU患者以男性居多;最常见的精神疾病是精神分裂症(44.5%),其次为情感障碍(31.8%);接受重症监护最常见的原因是患者具有严重自伤、自杀,严重暴力倾向(49.1%),其次为合并躯体疾病(32.7%)。患者治疗前HAMA及PANSS评分均较高,治疗4周后评分开始低于治疗前(P0.05)。平均监护时间为(10.2±3.6)d;病情缓解后,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者59例,痊愈出院者42例。结论:PICU收治具有严重精神疾病及不良身体状态患者,PICU综合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5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0):178-180+184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0月进行ICU重症颅脑损伤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15 d护理后比较患者依从性情况、对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分,对不良并发症产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康复锻炼依从、按时用药依从及饮食依从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SDS与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压疮、泌尿感染、以及发热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临床护理路径用于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中,提高了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减少了不良情绪以及不良并发症的产生,有助于患者整体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对大剂量丹参联合硫酸镁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基础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大剂量丹参联合硫酸镁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3%,明显好于对照组的47.2%(P<0.05)。观察组中有2例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2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丹参联合硫酸镁用于酒精性肝硬化的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使患者的肝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护肝治疗患者肝硬化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抽取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护肝后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抽取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未发生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肝治疗治疗,即运用还原性谷胱甘肽和复方甘草酸苷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同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观察组的可能危险因素[患病时间,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乙型肝炎病毒(HBV)脱氧核耱核酸(DNA)、谷丙转氨酶(ALT)、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含量]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多存在高HBV DNA、ALT,患病时间长,HBeAg阴转,高血清铁,高转铁蛋白饱和度,其中家族史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致慢性乙型肝炎护肝治疗患肝硬化的成因很多,包括患病时间长、高HBV-DNA、ALT、HBeAg转阴、高转铁蛋白饱和度等,其中家族史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所以在掌握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的诱因后,进一步加强临床危险因素的全面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慢性乙型肝炎进展为肝硬化,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5.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环境对早产儿的不良影响,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88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环境、各类操作及医疗仪器等对新生儿产生的不良影响,并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结果:医疗环境影响和物理刺激是对早产儿产生不良影响的重要因素。实施有效干预措施后,患儿出生15d 平均体重总增长409.6±23.3g。结论:对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环境对早产儿的不良影响因素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有助于促进新生儿康复。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发生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医院ICU发生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90例为研究组,同期选取270例非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90株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占91.11%,产碳青霉烯酶占8.89%;研究组患者入住ICU前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入住ICU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3d、机械通气时间≥7d、合并肾功能不全和糖尿病比例分别为67.78%、75.56%、67.78%、57.78%和37.78%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住ICU前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机械通气时间≥7d、合并肾功能不全是ICU患者发生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OR=2.440、2.487和1.542,P<0.05)。结论 ICU患者发生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与抗菌药物使用、机械通气及肾功能有关,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减少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分析CT三维重建技术在腹腔镜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重症急性胰腺炎进行腹腔镜治疗的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腹腔镜置管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CT三维重建技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灌洗引流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率和二次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采用CT三维重建技术可显示出胰腺坏死部位、胰周积液范围,胰腺解剖结构,为手术方式选择、清除范围确定以及规避脏器损害均有积极意义,可提升手术安全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ICU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ICU病房治疗的9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分析心理问题并实行针对性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住院情况、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DS、SAS、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 <0.05);观察组护理后生理功能、生理角色、心理健康、情感角色、躯体疼痛、活力、社会能力、总体健康评分等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心理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调整心理状态,提升治疗适应性,加快康复速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9.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