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2篇 |
免费 | 36篇 |
国内免费 | 4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2篇 |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9篇 |
基础医学 | 133篇 |
口腔科学 | 61篇 |
临床医学 | 58篇 |
内科学 | 94篇 |
皮肤病学 | 14篇 |
神经病学 | 20篇 |
特种医学 | 19篇 |
外科学 | 52篇 |
综合类 | 262篇 |
预防医学 | 25篇 |
眼科学 | 30篇 |
药学 | 54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45篇 |
肿瘤学 | 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26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40篇 |
2010年 | 42篇 |
2009年 | 56篇 |
2008年 | 74篇 |
2007年 | 31篇 |
2006年 | 39篇 |
2005年 | 81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47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33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对附红细胞体形态学特点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对附红细胞体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光镜下对附红细胞体进行血液悬滴压片,发现附红细胞体以前、后、左、右、上、下等不同的方向翻滚、扭转运动;附红细胞体细胞体单个或聚合在一起存在于血浆中或附着在红细胞上。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附红细胞体是一种典型的原核生物,为环状、球状、盘状等多种形态,直径0.2~2.6μm不等;无细胞壁,仅有一层单层限制膜包裹,无明显细胞器和细胞核。结论附红细胞体属原核生物,为环状、球状、盘状等多种形态,无细胞壁,无明显细胞器和细胞核。 相似文献
102.
103.
异盘并殖吸虫成虫光镜与透射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蒋就喜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0,13(1):42-43
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对异盘并殖吸虫成虫的结构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光镜下异盘并殖吸虫成虫体壁由外皮层,肌层,合体细胞和实质组织组成;肠上皮细胞为单层柱状。透射电镜下外皮层表面呈指状突起,基质中含大量球形和杆状分泌体及少量线粒体;基质膜平整;合体细胞核呈星形突起,胞浆中含大量粗而内质网;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分别用单频和多频聚焦超声体外照射细粒棘球蚴包囊, 观察对其囊壁的损伤情况。 方法 用羊肝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接种小鼠, 1年后处死, 自腹腔取出包囊, 选择直径约2 cm的包囊40只随机均分4组。对照组剪破包囊壁, 用3%戊二醛固定并立即冷藏。实验A组包囊用2号单频换能器(4 W)照射, 实验B组用2及3号双频换能器(功率分别为4和5 W)同时照射, 实验C组用1、2及3号3频换能器(功率分别为4、4及5 W )同时照射。各组均照射 1 min, 然后立即用3%戊二醛固定并冷藏。用肉眼、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其变化。 结果 肉眼见实验组囊壁变厚, 颜色浑浊。透射电镜观察显示, 随超声频数增加囊壁结构被破坏程度加重, 角皮层纤维增粗、紊乱, 生发层细胞核肿胀破裂, 线粒体明显受损, 微绒毛变短, 断裂或消失。部分区域仅剩细胞碎片和破裂的细胞核。扫描电镜观察显示, 随超声频数增加, 囊壁内外表面被破坏程度加重, 最终正常结构被完全破坏。 结论 在体外, 复频高强度聚焦超声对小鼠细粒棘球蚴囊壁损伤明显, 其损伤程度随超声频数的增加而加重。 相似文献
105.
描述对免疫抑制小鼠肠上皮细胞寄生的隐孢子虫滋养体、裂殖体和大配子的超微结构及肠上皮细胞改变的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虫体在肠上皮细胞附着处可见一明显电子致密带,并被肠上皮细胞来源的纳虫空泡包围。虫体在附着处其胞浆膜形成复杂的膜性皱褶并和肠上皮细胞质膜紧密接触。在裂殖子内可见电子致密颗粒和棒状体样结构,其意义尚不明瞭。 相似文献
106.
将克拉玛依大沙鼠体内的利什曼原虫接种BALB/c小鼠的足垫皮下后133~161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小鼠皮下组织内无鞭毛体的形态,发现在形态完整(鞭毛、鞭毛袋、动基体和细胞核位于同一切面上者)的81个无鞭毛体中有15个虫体(18.5%)的鞭毛从鞭毛袋内明显伸出体外,伸出部分的鞭毛长度平均为0.54μm。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则未见此种现象。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酸枣仁汤对老年慢性睡眠剥夺模型大鼠肝脏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舒乐安定组(0.18 mg·kg-1·d-1),酸枣仁汤低、高剂量组(6.48,12.96 g·kg-1·d-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皮下注射D-半乳糖,于末次给药后进行多平台水... 相似文献
108.
地塞米松对电光性眼炎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电光性眼炎家兔角膜上皮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脂质过氧化反应主要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测量。发现紫外线照射后3小时SOD活性降低,伴随上述改变,MDA含量增高。用地塞米松在照射前、后滴眼,3小时检测SOD和MDA,发现其可保护SOD,并降低MDA含量。透射电镜下显示,角膜上皮细胞的变化主要在其底部细胞,以水肿性改变为主。实验结果提示自由基损伤在急性电光性眼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地塞米松可减轻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109.
110.
生物活性皮肤替代物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所培养的生物活性皮肤替代物的超微结构。方法 :以 5月龄胎儿的背部皮肤作为细胞来源 ,在牛I型胶原凝胶中立体培养成纤维细胞 ,3d后在凝胶表面接种表皮细胞 ,2d后将培养的皮肤替代物移至培养液气液面 ,促进上皮层的成熟和角化。观察HE染色后的人工皮肤组织学结构以及透射电镜下的超微结构。结果 :所培养的生物活性皮肤替代物同时含有表皮层和真皮层。表皮层中含有基底层、棘层、颗粒层和角质层。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 ,生物活性皮肤表皮层中 ,棘层细胞之间以桥粒连接 ,并具有天然皮肤中的板层体、张力纤维和脂滴等结构。结论 :生物活性皮肤替代物具有与天然皮肤类似的各种超微结构 ,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