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75篇 |
免费 | 114篇 |
国内免费 | 14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5篇 |
儿科学 | 42篇 |
妇产科学 | 10篇 |
基础医学 | 158篇 |
口腔科学 | 98篇 |
临床医学 | 597篇 |
内科学 | 313篇 |
皮肤病学 | 6篇 |
神经病学 | 199篇 |
特种医学 | 8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435篇 |
综合类 | 1232篇 |
预防医学 | 118篇 |
眼科学 | 15篇 |
药学 | 341篇 |
6篇 | |
中国医学 | 176篇 |
肿瘤学 | 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8篇 |
2023年 | 64篇 |
2022年 | 89篇 |
2021年 | 104篇 |
2020年 | 89篇 |
2019年 | 69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51篇 |
2016年 | 60篇 |
2015年 | 59篇 |
2014年 | 132篇 |
2013年 | 143篇 |
2012年 | 195篇 |
2011年 | 219篇 |
2010年 | 201篇 |
2009年 | 206篇 |
2008年 | 186篇 |
2007年 | 230篇 |
2006年 | 205篇 |
2005年 | 205篇 |
2004年 | 175篇 |
2003年 | 177篇 |
2002年 | 153篇 |
2001年 | 105篇 |
2000年 | 112篇 |
1999年 | 94篇 |
1998年 | 77篇 |
1997年 | 61篇 |
1996年 | 61篇 |
1995年 | 47篇 |
1994年 | 41篇 |
1993年 | 39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40篇 |
1990年 | 41篇 |
1989年 | 38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联合鼻腔减容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术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98例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纳入至本次研究,依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与观察组(49例),两组患者均行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联合鼻腔减容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 相似文献
22.
血管迷走性晕厥是神经反射性晕厥中的一类,在各类晕厥中发病率最高,具有十分复杂的神经反射机制,而防止晕厥的再发的方式是限制该反射的各个环节。在各种治疗方法中,无论是口服药物治疗,亦或是健康教育、生活方式管理等,均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仅对心脏抑制型患者有效,且年轻患者接受程度低。随着导管消融技术的发... 相似文献
23.
[目的]总结胸腔镜腋下单孔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术后疼痛特点,分析手汗症患者手术前后中医证型变化规律,为中医药应用于手汗症围手术期治疗提供必要的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8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血管外科接受胸腔镜腋下单孔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的129例手汗症患... 相似文献
24.
早期复极综合征612例临床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早期复极综合征患病率与年龄、性别及机体有氧活动量的关系.方法 2003年9月-2005年8月对18 000名来我院体检人群采用整群抽样原则完成早期复极综合征普查工作.结果 早期复极综合征患病率3.40%,其中男性3.99%(21~30岁4.45%,31~40岁4.24%,41~50岁2.82%),女性患病率为0.44%(21~30岁0.45%,31~40岁0.46%,41~50岁0.38%).轻度体力活动人群患病率2.32%,中度以上体力活动人群患病率4.05%.结论 早期复极综合征多发于男性青壮年,并且更易发生在有氧活动量较高的人群中,提示早期复极综合征多由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引起. 相似文献
25.
全球每年大约开展3.13亿次外科手术,至少有4200万人于术后30 d内死亡,术后并发症已然成为第三大死亡原因.研究表明,围手术期保护迷走神经(VN)功能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VN广泛地散布于各组织器官中,构成一个庞大复杂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在调整呼吸节律、保护心血管、参与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6.
传统的食管癌手术方法,胸腹段的迷走神经干及其分支被切断,术后消化道并发症较多,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我院自1994年8月至1998年12月,按1987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食管癌TNM分级定义及分期标准[1],将40例食管癌(Tis~2N1~0M0)患者随机分为迷走神经切断组和保留组,观察两组手术后消化道功能变化。1资料与方法1.1分组术前按TNM分期标准,筛选出40例早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单双编号。奇号编入迷走神经切断组,偶号编入迷走神经保留组,每组各完成20例。切断组中,男18例,女2例,中位年龄55.4岁;保留组中,男16例,… 相似文献
27.
目的了解全血捐献过程中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DRVR)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对福州地区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间全血采集的75 784人次进行描述性分析,重点分析DRVR发生人群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各类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8%(2 091/75 784),其中DRVR发生率2.7%(2 024/75 784);女性DRVR发生率(3.2%)高于男性(2.3%);初次献血者发生率(4.3%)高于重复献血者(1.2%);采血地点高校发生率最高(6.1%);年龄分层分析显示:18~19岁组发生率最高,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10)、初次献血(OR=2.15)、低龄献血(OR=2.85)和高校献血(OR=1.80),是DRV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女性、初次、低龄献血者是全血捐献过程中DRVR的易发人群,加强关注特殊人群并采取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DRVR发生率、改善献血体验、更好地保留献血者。 相似文献
28.
29.
李若云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7,19(2):57-58
耳鼻咽喉科临床检查和手术操作中,往往涉及具有丰富迷走神经纤维的布区,故更易引起迷走神经反射,致呼吸心跳骤停,甚至死亡。如此严重的并发症,目前国内外尚未有较成熟的预防护理措施。我科自1988年至今,因咽喉部手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至心跳骤停者11例,死亡3例,笔者将在预防、治疗、抢救、护理等方面的问题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0.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对心源性晕厥进行诊断与分析。方法对54例疑为心源性晕厥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嘱其尽量以诱因促使晕厥发作,并记录好时间。结果54例患者中发生晕厥11例,晕厥发作的时间与检出的心律失常一致。主要为心室停搏,表现为长R—R间期,且〉3.5s。结论动态心电图是心源性晕厥常规、有效的诊断方法,可获得直接的病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