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9261篇 |
免费 | 13136篇 |
国内免费 | 643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816篇 |
儿科学 | 4107篇 |
妇产科学 | 2480篇 |
基础医学 | 8023篇 |
口腔科学 | 2425篇 |
临床医学 | 43458篇 |
内科学 | 23923篇 |
皮肤病学 | 5727篇 |
神经病学 | 8521篇 |
特种医学 | 839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02篇 |
外科学 | 17587篇 |
综合类 | 79186篇 |
预防医学 | 22301篇 |
眼科学 | 4981篇 |
药学 | 35404篇 |
782篇 | |
中国医学 | 33318篇 |
肿瘤学 | 509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篇 |
2024年 | 3576篇 |
2023年 | 6895篇 |
2022年 | 8453篇 |
2021年 | 11436篇 |
2020年 | 9147篇 |
2019年 | 6819篇 |
2018年 | 3339篇 |
2017年 | 5809篇 |
2016年 | 6654篇 |
2015年 | 7607篇 |
2014年 | 13549篇 |
2013年 | 13309篇 |
2012年 | 16333篇 |
2011年 | 17819篇 |
2010年 | 16755篇 |
2009年 | 16479篇 |
2008年 | 18241篇 |
2007年 | 16190篇 |
2006年 | 15285篇 |
2005年 | 15504篇 |
2004年 | 12614篇 |
2003年 | 11992篇 |
2002年 | 9906篇 |
2001年 | 8660篇 |
2000年 | 6413篇 |
1999年 | 4933篇 |
1998年 | 4476篇 |
1997年 | 4045篇 |
1996年 | 3764篇 |
1995年 | 3149篇 |
1994年 | 2552篇 |
1993年 | 1636篇 |
1992年 | 1264篇 |
1991年 | 1265篇 |
1990年 | 937篇 |
1989年 | 927篇 |
1988年 | 311篇 |
1987年 | 265篇 |
1986年 | 214篇 |
1985年 | 141篇 |
1984年 | 65篇 |
1983年 | 26篇 |
1982年 | 24篇 |
1981年 | 19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6篇 |
1977年 | 2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HER2是原癌基因HER2/neu编码的跨膜糖蛋白,可以通过IHC、FISH和分子影像等方法测定。这种癌基因在不同组织学分型和临床分期的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对预后和治疗靶值的临床应用已被广泛研究,但是目前尚无一致意见。近期的文献中表明HER2过度表达与低分化晚期肿瘤及化疗耐药和生存期缩短有关。对于晚期卵巢癌患者,最初先行减压手术和紫杉醇、铂类药物组合的标准治疗,但后来发展为化疗耐药性疾病,因此需要更多的治疗方法来提高患者生存率。近年来针对HER2的靶向治疗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72.
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疾病(immunoglobulin- G4 related disease,IgG4- RD)是一组以血清IgG4水平升高、病理组织中大量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多灶性纤维化为特征的病因不明的多系统性疾病[1]。作为一种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当累及眼眶时,称为IgG4相关性眼眶病(IgG4- ROD),与非特异性眼眶炎症(俗称炎性假瘤ROD)不易鉴别[2],给临床诊断带来困惑和误诊。现报告一例以眼眶假瘤为首发症状被临床误诊为炎性假瘤的IgG4- ROD病例,以期提高临床对IgG4- ROD的认识和确诊,增加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及漏诊,同时也提高了检验科在临床诊疗中的辅助地位。 相似文献
73.
侵袭性真菌病(IFD)是真菌感染致死的重要原因,明确和统一此类疾病的诊断定义是提高临床研究质量的重要因素,标准的定义可加强该类研究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2002年EORTc/MSG共同发表了有关免疫缺陷患者IFD定义的国际共识,由于诊断技术的发展以及该领域的发展需要对原定义进行修订。此次修订始于2003年,经过专家多次讨论,于2005年初稿获得通过。经过6个月的意见反馈和商榷后,修订定义终稿获得批准。修订后的定义保留了诊断IFD原定义的3个级别:确诊(proven)、拟诊(probable)和疑似(possible),其中对拟诊的定义进行了扩展,并限制了疑似定义的范围。侵袭性真菌病确诊定义适用于任何患者,不考虑患者是否存在免疫缺陷的情况,而拟诊及疑似定义仅适用于存在免疫缺陷的患者。此次修订力图促进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也可作为高危患者中其他感染的有用模式。 相似文献
74.
《中国医药指南》2018,(10)
目的探讨导丝技术在预防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260例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滴注乌司他丁和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导丝技术和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变化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腹痛评分、腹胀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腹痛评分、腹胀评分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丝技术在预防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了临床症状和预后,缩短了治疗时间,降低了治疗费用,提高了治愈率,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5.
《中国医药指南》2018,(4)
目的研究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后期加入视功能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50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给予配镜和定量遮盖,为对照组,另一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后期加入视力功能训练,为观察组,每组25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立体视与NRA。结果对照组治疗前立体视为(2013.52±1042.55)″,治疗后立体视为(945.63±1044.72)″;观察组治疗前立体视为(1978.52±1112.34)″,治疗后立体视为(69.63±25.26)″,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立体视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为明(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NRA为(2.28±0.32)D,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RA为(2.17±0.36)D,两组患者治疗后NRA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后期加入视功能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立体视,但两种治疗方式下对患者NRA的改善效果差异不大,总体而言,在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后期加入视功能训练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6.
77.
78.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治疗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甲亢性骨质疏松症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采用甲状腺药物联合阿仑膦酸钠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骨化三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药物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化三醇治疗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使临床症状得以有效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