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6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332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520篇
口腔科学   107篇
临床医学   537篇
内科学   583篇
皮肤病学   59篇
神经病学   75篇
特种医学   15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67篇
综合类   1513篇
预防医学   379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410篇
  4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18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81篇
  2008年   352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306篇
  2005年   335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对所分离的菌株的耐药性、庆大霉素高耐性传递、庆大霉素高耐性质粒及庆大霉素耐药基因的型别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从临床分离的33株肠球菌和一株国际标准株ATCC29212作种的鉴定,其中粪肠球菌(E.faecalis)25株,屎肠球菌(E.faecium)5株,肠肠球菌(E.hirae)2株,鸟肠球菌(E.avium)和坚韧肠球菌(E.durans) 各一株。结果 对34株肠球菌作药敏检测发现大多数菌株都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生素,三耐或三耐以上株占67.5%。庆大霉素高耐株(HLGR,MIC>2000mg/L)23株,占67.5%,红霉素(Ery)、四环素(Tc)耐药率与HLGR相当。对氨苄青霉素(AP)、氯霉素(Cm)、利福平(Rif)耐药率较低。本实验未检测到万古霉素(Van) 耐药株(VRE)。以一株粪肠球菌EF5(Gms,无质粒带)和一株屎肠球菌EFR(Gm^s,无质粒带)诱变为利福平抗性(RIF^r),作受体菌,以14株HLGR为供体菌,通过液体法和平板法作接合传递,实现了耐药性在种间和种内的不同频率的传递。其中4株供体菌的耐药性可以通过液体接合法在同种间进行传递,且传递频率较高,经提取质粒分析发现都有大的质粒带(>45kb)的转移。但在不同种间耐药性不能通过液体法传递。以一株HLGR EF1(Gm^rEry^rTc^r,含六条质粒带)的质粒DNA为供体DNA,分别以EFR和EF5为受体菌进行电击转化,获得两株含单条质粒带的庆大霉素高耐的转化子G3和G4,G3的质粒pG301(14.5kb)为EF1本身所含有,G4的质粒pG401(约35kb)为EF1所无,以pG301和pG401为供体质粒DNA对EF5和EFR进行电击转化,可重复地获得含有相应质粒带的Gm^r的转化子。对G3和G4作叮啶橙质粒脱失试验,获得两株不含质粒带的庆霉素敏感的菌株GF301和GF401,说明pG301和pG401是含有庆大霉素耐药基因的质粒。以Rif^s的转化子G4与Rif^r的受体EFR作平板接合可实现Gm^r的传递,而G3则不能。经Bgl Ⅱ,EcoR I,Hae Ⅲ和Hind Ⅲ酶切分析发现两者带型相似,对两者作初步药敏分析未发现差别。以一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Fu^rGm^s为受体菌,以3株HLGR为供体菌通过平板法作接合传递,以pG301和pG401为供体DNA进行电击转化,均未发现Gm^r的转移。以pG301为模板DNA,设计合成6‘-N-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2”-O-氨基糖苷磷酸转移酶双功能酶基因aac(6‘)aph(2″)外侧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出一条长约1.6kb的扩增产物,并经不完全测序分析确定为双功能酶基因。结论 通过单酶切和双酶切分析,对pG301初步绘制了包括EcoR I一个位点、Hae Ⅲ两个位点和Hind Ⅲ四个位点的粗略的酶切图谱。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索最佳HBV-前C区反义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电穿孔转染2.2.15细胞的转化条件。方法:构建含HBV-前C区反义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后,通过控制质粒DNA浓度、电压、电容、时间、温度等实验条件进行电转染观察转染细胞生长情况。结果:在电压210V、电容975uF、温度4℃、DNA终浓度在0.125μg/μl至0.75μg/μl之间时,细胞转染生长情况最佳。结论:上述优化实验条件,可明显提高H  相似文献   
993.
周同  倪培华  李晓  宋巍  陈楠  董德长 《上海医学》2000,23(11):697-698
P选择素 (P selectin)作为血小板 /内皮细胞活化分子及粘附受体 ,在早期炎症、血栓形成、肿瘤转移等发挥重要作用[1 5] ,已成为近年研究热点。然而有关P选择素分子表位结构与其功能关系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阐明P选择素生理、病理意义及其参与疾病发病机制的作用 ,进而为针对其临床特异性抗粘附治疗奠定基础。为此我们采用基因工程技术 ,成功地构建了P选择素分子表位片段 ,为制备上述表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进一步探讨P选择素表位结构与其功能关系提供基础。材料与方法一、材料1.菌种。克隆菌为大肠杆菌C60 0 ;2、质粒。表达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构建刚地弓形虫棒状体蛋白10(ROP10)、棒状体蛋白18(ROP18)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VAXDROP10-ROP18,并在HeLa细胞内表达目的蛋白。方法设计ROP10、ROP18基因特异引物,采用RT-PCR扩增ROP10、ROP18基因并测序,将ROP10和ROP18基因分别定向插入双启动子真核表达载体pVAXD的多克隆位点中,构建单价质粒pVAXD-ROP10和pVAXD-ROP18,然后将ROP18基因插入pVAXD-ROP10中构建双启动子真核表达载体pVAXD-ROP10-ROP18。经PCR和双酶切验证后将pVAXD-ROP10-ROP18转染至HeLa细胞内,提取细胞总RNA并逆转录为cDNA,以此为模板分别进行ROP10基因和ROP18基因的RT-PCR鉴定;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验ROP10和ROP18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克隆ROP10、ROP18基因片段并构建了重组质粒pVAXDROP10-ROP18,测序、双酶切和PCR验证重组质粒构建正确。分别将3种重组质粒转染至HeLa细胞后经RT-PCR鉴定,pVAXD-ROP10-ROP18组可同时扩增出1 761bp(ROP10基因)和1 665bp(ROP18基因)2个片段,而pVAXDROP10组和pVAXD-ROP18组分别扩增出1 761bp和1 665bp的目的片段;IFA显示pVAXD-ROP10组和pVAXDROP18组均有绿色荧光,即分别表达ROP10和ROP18蛋白。结论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VAXD-ROP10-ROP18、pVAXD-ROP10和pVAXD-ROP18质粒可在真核细胞中分别表达ROP10和ROP18两种蛋白。  相似文献   
995.
通过蚯蚓溶栓酶重组质粒 pBV2 2 0 -P30 在大肠杆菌DH5α中 2 0代培养 ,提取每一代质粒 ,进行双酶切实验 ,利用Agarose电泳 ,在紫外灯下观察 ,得到每一代质粒酶切结果 ,确定蚯蚓溶栓酶重组质粒 pBV2 2 0 -P30 在大肠杆菌DH5α中稳定遗传的代次。结果表明 :蚯蚓溶栓酶重组质粒可以在大肠杆菌中稳定遗传 1 3代 ,在 1 3~ 2 0代外源的蚯蚓溶栓酶基因丢失或复制量不足 ,在Agarose电泳上不能显示  相似文献   
996.
本研究用甲基硝基亚硝(MNNG)单独处理猴肾细胞后移去残余的诱变剂,然后将穿梭质粒pZ189(含有靶基因supFtRNA基因)引入细胞中复制,并在大肠杆菌MBM7070中筛选突变子。结果显示:0.2μmol/L MNNG处理组的突变频率较自发突变频率增加了3.1倍,而0.2和2μmol/L MNNG处理组点突变频率分别为12.2×10~(-4)(43/35376)和6.2×10~(-4)(22/35712),比自发点突变频率2.1×10~(-4)(10/47741)分别增加了5.8倍和2.9倍,其卡方检验的P值均小于0.01。本研究首次证实了哺乳类细胞中存在着非定标性实变。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构建EB病毒潜伏膜蛋白-1重组表达质粒。方法:PCR克隆技术,即用PCR方法从B95-8细胞中钓出EB病毒LMP1基因DNA序列,然后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以此构建成pcDNA3.1-LMP重组质粒。结果:经酶切鉴定,确定已获得重组质粒pcDNA3.1LMP1。结论:在真核表达质粒中已成功地克隆了EB病毒LMP1基因。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DNA与骨骼肌肌质网蛋白结合后对肌质网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差速离心分离大鼠骨骼肌肌质网,并用45CaCl2作为示踪剂,观察质粒DNApcDNA3和pcDNA3/ANF对肌质网钙转运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种质粒均可明显增加肌质网Ca2+摄取,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并且也可促进肌质网钙释放。结论:外源质粒DNA可影响肌质网钙转运功能。  相似文献   
999.
为了探讨赖型钩体 p D C38 插入片段基因组 D N A 编码、位置与om p L1 基因的关系,作者采用在流感伤寒型钩体外膜蛋白基因om p L1 首尾区段设计一对引物,以 p D C38 插入片段作模板进行 P C R 扩增、测定和类似性匹配(alignm ent)。结果发现:p D C38 含有 2.7kb 和3.0kb 两个插入片段,3.0kb 片段含有 1 个om p L1 基因全拷贝。结论:类似性匹配表明,p D C38 和om p L1 相同碱基864 个(90% ),碱基变异(不配对)96(10% )个, p D C38 可用于钩体诊断、分类、鉴定、疫苗和发病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作者以β-萘黄酮诱导FL细胞表达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系,利用穿梭质粒pWB1研究了黄曲霉B1和苯并(α)芘在人新生儿羊膜上皮FL细胞中的诱变作用。结果:均以比自发突变频率(7.61×10-6)高两个数量级(10-4)的频率,检出了黄曲霉B1和苯并(α)芘诱发的SupF基因突变子,其中黄曲霉素B1表现了明显的剂量效应,从而为穿梭质粒pWB1结合β-萘黄酮诱导FL细胞表达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系在FL细胞内检测间接致癌物的可行性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