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21篇
  免费   1897篇
  国内免费   627篇
耳鼻咽喉   64篇
儿科学   196篇
妇产科学   157篇
基础医学   995篇
口腔科学   123篇
临床医学   6140篇
内科学   2566篇
皮肤病学   94篇
神经病学   241篇
特种医学   6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1147篇
综合类   9390篇
预防医学   6049篇
眼科学   99篇
药学   5216篇
  158篇
中国医学   3596篇
肿瘤学   545篇
  2024年   463篇
  2023年   1856篇
  2022年   1624篇
  2021年   2042篇
  2020年   1701篇
  2019年   1549篇
  2018年   580篇
  2017年   1043篇
  2016年   945篇
  2015年   1066篇
  2014年   1638篇
  2013年   1426篇
  2012年   1806篇
  2011年   1752篇
  2010年   1573篇
  2009年   1425篇
  2008年   3385篇
  2007年   1756篇
  2006年   1492篇
  2005年   2048篇
  2004年   1250篇
  2003年   975篇
  2002年   742篇
  2001年   583篇
  2000年   442篇
  1999年   365篇
  1998年   331篇
  1997年   228篇
  1996年   235篇
  1995年   252篇
  1994年   204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130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作者评价服用“受体阻滞剂或采取警惕性等待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PBH)患者,在长期随访过程中剩余尿量基线值是否可作为需要侵入治疗的预测指标。回顾性分析942例采用α受体阻滞剂治疗或警惕性等待的BPH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所有患者的IPSS、PSA、前列腺体积、尿流率、压力流率测定的基线值及随诊时的各项数据。计算剩余尿量和其他参数之间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侵入治疗的5年累计风险。  相似文献   
82.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Tzou等报告,通过无创性方法检测皮肤胆固醇含量,可有效地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进行评估。Tzou等以平均年龄为55·6岁、无已知心血管病的8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皮肤胆固醇含量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这些研究对象的平均  相似文献   
83.
目的 分析33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特点,总结病毒性心肌炎不同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转归。方法 收集1998年1月~2004年12月临床诊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5~42岁,平均年龄29岁,分析归纳其病史、临床经过、发病特征和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多数为轻型(27/33),占81.8%,预后良好;少数为重型,(6/33),占18.2%,病程急剧,病情危重,常合并有其它脏器的损害,且预后差,死亡率高;诊断上缺乏典型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指标,临床上无特效治疗手段,药物治疗有时也差强人意,应注重综合治疗。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诊断上缺乏特异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指标,应结合病毒感染史,心悸、胸闷等临床症状和心肌损伤的客观指标作出诊断;治疗上要安静、卧床,中西医结合、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病症,轻型预后良好,重型预后差,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84.
病人徐某,女,38岁,HBV携带20余年,近两年间断出现消化不良,肝区隐痛,来我院门诊检查结果: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HBV-DNA1·6×107拷贝/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04U/L。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给予护肝,降酶治疗二个月,ALT正常,HBV复制指标阳性。自此以后,病人多次出现停用降酶药ALT升高。于2004年7月病人自觉症状加重,ALT再次升高至246U/L,HBeAg阳性,HBV-DNA2·15×106拷贝。给予α-2b干扰素300万单位,隔日一次皮下注射,3个月后ALT仍波动在98~105U/L,HbeAg阳性,HBV-DNA1·2×107拷贝/L,考虑干扰素疗效差,改…  相似文献   
85.
在日本东京的会议上,田边公司提交了一份目前T-0047(Ⅰ)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MS)研发状况的最新报告,GSK公司正在260名复发性多发性硬化患者中进行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不同剂量的试验研究。与安慰剂相比,评价了4个剂量的用药效果,为此每月用核磁共振扫描以明确新病灶的数目这一主要终点指标。期望在2005年第四季度获得这些研究的结果,预计于2008年进行上市批准的申请。  相似文献   
86.
儿童是一特殊人群,他们的各种生理指标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但在临床实践中,人们往往是参照成人剂量来指导儿童的用药,这严重的威胁着儿童的身体健康,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建立刻不容缓。在这一方面,群体药代动力学是其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87.
目的 观察脂肪抽吸对中心型肥胖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筛选中心型肥胖患者30例,采用肿胀麻醉法,脂肪抽吸量在2000~2500ml;分别检测脂肪抽吸前2d和脂肪抽吸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的血脂、血清胰岛素、瘦素、脂联素、抵抗素,并换算出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血糖及胰岛素下面积。结果脂肪抽吸后1个月、2个月血糖下面积及HOMA-IR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ISI则有所升高(术后1周:P〈0.05;术后1月:P〈0.01);脂肪抽吸后血清瘦素较脂肪抽吸前显著降低(P〈0.01),抵抗素和脂联素较脂肪抽吸前亦有所变化,特别是在术后1个月时变化较为明显(P〈0.05),除血清瘦素、血糖下面积外,其余指标脂肪抽吸后3个月基本恢复原有水平。结论 脂肪抽吸对代谢指标在3个月内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糖代谢改善显著,但3个月后这种变化基本恢复到原有水平。  相似文献   
88.
89.
90.
急性脑梗死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变化。[方法]对1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60例正常人用ELISA法定量检测D-二聚体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治疗后第2,3周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血浆D-二聚体升高,提示体内纤溶亢进,可作为判断病情变化及抗纤溶治疗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