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8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70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84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98篇
内科学   252篇
皮肤病学   199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6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1094篇
预防医学   270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1435篇
  12篇
中国医学   329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326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257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63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目的 采用计算机辅助模拟设计对环糊精的包合作用进行理论研究,从分子水平对β-环糊精(β-CD)包合阿德福韦(PMEA)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 受体β-CD结构取自剑桥晶体结构库中“HEGXUM”的晶体复合物,不同价态的配体PMEA在OPLAS2005分子力场下经过优化后,以对接方法研究包合作用。结果 在包合过程中,PMEA容易被β-CD包合,包合后容易形成PMEA-β-CD包合物;包合过程中以β-CD∶PMEA=2∶1包合较β-CD∶PMEA=1∶1包合更容易形成包合物;分子间的范德华作用能起主要作用,而静电作用能起次要作用;配体 PMEA 所带的价电荷数也会对包合作用产生影响,PMEA在中性或带正电时可能有利于β-CD单分子包合,带负电荷有利于双分子β-CD包合。结论 β-CD与PMEA容易形成PMEA-β-CD包合物,包合的模式受β-CD摩尔比例和PMEA的带电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2.
更昔洛韦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丽  徐丽霞 《安徽医药》2007,11(5):410-411
病毒性脑炎是儿童常见的颅内感染性疾病,可由各种不同病毒引起的脑实质炎症.多由肠道病毒、虫媒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腺病毒、风疹病毒等所致.起病急,发展快,严重者危及生命或遗留后遗症.  相似文献   
973.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经聚乙二醇干扰素和阿德福韦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情况。方法慢性乙肝患者35例,其中聚乙二醇干扰素α 2a(40 KD)治疗(干扰素组)18例,阿德福韦酯治疗(阿德福韦组)17例;另收集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肝功能正常的健康志愿者12例作对照。采集两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12、24、48周时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CD25+Treg细胞/PBMCs的百分比,并分析其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乙肝病毒(HBV)DNA的相关性。结果Treg/PBMCs的百分比,干扰素组和阿德福韦组在治疗前分别为(3.72±1.15)%和(3.63±1.02)%,与正常对照组(2.47±0.90)%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t分别为2.51、2.48,均P<0.05)。干扰素组经治疗后,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逐渐下降,治疗12、24、48周时的比率分别为(2.87±0.76)%、(2.75±0.72)%和(2.51±0.69)%,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t分别为2.41、2.58、2.95,P分别<0.05、<0.05、<0.01)。阿德福韦组经治疗后,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CD25+Treg细胞与ALT的变化呈正相关(r=0.52,P<0.01),而与HBV DNA无明显的相关性(r=0.25,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升高,聚乙二醇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降低CD4+CD25+Treg细胞比例;而阿德福韦抗病毒治疗对CD4+CD25+Treg细胞无影响。  相似文献   
974.
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小莹  王虹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8):1067-1068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酯与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60例患者分为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组和单用阿德福韦酯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血清HBeAg转换率53.33%、HBVDNA转阴率70.0%、肝功能恢复正常率61.29%、较对照组差异显著。停药后随访6个月时,治疗组患者血清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肝功能恢复正常率均为50.0%、对照组均为16.67%,均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酯冶疗能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75.
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Goudakos的Meta分析显示,在皮质激素基础上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面神经麻痹,并不能额外获益。在治疗面神经麻痹方面,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或万乃洛韦)以及激素联合抗病毒药物,是常用的三类疗法。研究者收集了比较皮质激素与皮质激素加抗毒药物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后3、4、6和9个月面神经麻痹完全恢复率方面,与皮质激素治疗相比,加用抗病毒药物无额外获益(OR=1.03),  相似文献   
976.
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方法:167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成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组(A组)60例、病毒唑治疗组(B组)52例、对照组(C组)55例。三组病例均给予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综合治疗。结果: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组(A组)、病毒唑治疗组(B组)、对照组(C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6%、82.7%、78.2%,其中A组显著高于B组、C组(P均<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效果佳且安全,两者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77.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对照分析2009年9月~2010年3月应用连花清瘟胶囊、奥司他韦胶囊、氨咖黄敏胶囊治疗甲型H1N1流感患者174例,对比观察连花清瘟胶囊的体温疗效、证候疗效、退热起效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体温疗效显效率连花清瘟组和奥司他韦组分别为72.4%、75.7%,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明显高于氨咖黄敏组(48.3%)(P〈0.05);临床证候的显效率连花清瘟组和奥司他韦组分别为75.9%、79.3%,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明显高于氨咖黄敏组(55.2%)(P〈0.05);连花清瘟组退热起效时间优于奥司他韦组(P=0.032);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甲型H1N1流感与奥司他韦一样效果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78.
更昔洛韦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于保明 《当代医学》2010,16(2):144-145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病脑)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确诊为病脑的46例住院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并采用更昔洛韦治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4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经更昔洛韦加综合治疗3~4周,治愈28例,好转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7%,在治疗期间除有3例轻度恶心、呕吐外,其余无明显副反应,无智力障碍、癫痫等后遗症。外周血常规未发现血小板、粒细胞减少,停药后也无明显改变。结论更昔洛韦是治疗小儿病脑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的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979.
张伟  叶光荣 《海南医学》2010,21(16):35-36
目的比较更昔洛韦、膦甲酸钠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10月收治的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89例随机分为A组44例和B组45例,A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而B组采用膦甲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B组的总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A组的84.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副作用发生。结论膦甲酸钠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临床治疗效果满意,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980.
目的:通过对泛基因型直接抗丙型肝炎病毒复方制剂格卡瑞韦/哌仑他韦(GLE/PIB)及索磷布韦/维帕他韦(SOF/VEL)药品不良事件(ADE)信号的挖掘和分析,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两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比值失衡法中的报告比值比法(ROR)和综合标准法(MHRA)对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GLE/PI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