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8136篇 |
免费 | 5053篇 |
国内免费 | 354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80篇 |
儿科学 | 1188篇 |
妇产科学 | 732篇 |
基础医学 | 6605篇 |
口腔科学 | 446篇 |
临床医学 | 18625篇 |
内科学 | 12800篇 |
皮肤病学 | 954篇 |
神经病学 | 2024篇 |
特种医学 | 232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68篇 |
外科学 | 3747篇 |
综合类 | 35837篇 |
预防医学 | 11123篇 |
眼科学 | 1104篇 |
药学 | 16727篇 |
391篇 | |
中国医学 | 8898篇 |
肿瘤学 | 286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739篇 |
2023年 | 2706篇 |
2022年 | 3363篇 |
2021年 | 5091篇 |
2020年 | 3463篇 |
2019年 | 3742篇 |
2018年 | 1668篇 |
2017年 | 3167篇 |
2016年 | 3298篇 |
2015年 | 3740篇 |
2014年 | 5729篇 |
2013年 | 5387篇 |
2012年 | 6636篇 |
2011年 | 7062篇 |
2010年 | 6315篇 |
2009年 | 5764篇 |
2008年 | 6625篇 |
2007年 | 5392篇 |
2006年 | 5098篇 |
2005年 | 5796篇 |
2004年 | 5008篇 |
2003年 | 5172篇 |
2002年 | 3902篇 |
2001年 | 3438篇 |
2000年 | 2879篇 |
1999年 | 2327篇 |
1998年 | 2011篇 |
1997年 | 1917篇 |
1996年 | 1741篇 |
1995年 | 1740篇 |
1994年 | 1363篇 |
1993年 | 910篇 |
1992年 | 792篇 |
1991年 | 794篇 |
1990年 | 688篇 |
1989年 | 717篇 |
1988年 | 163篇 |
1987年 | 157篇 |
1986年 | 107篇 |
1985年 | 71篇 |
1984年 | 21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 毫秒
991.
急性脑梗死(acutecerebralinfarction,ACI)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而脑卒中的发生、发展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有研究发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粥样斑块的形成和破裂、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并有研究显示hs—CRP是缺血性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与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密切相关。ET-1是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主要的缩血管多肽物质,不仅可激活脑缺血性炎症反应,并可加重缺血性脑卒中的损伤。本研究通过对ACI患者血浆hs—CRP和ET-1水平的检测,观察与研究hs—CRP和ET-1与ACI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2.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9)
目的探究ATP6V1C1在肝细胞癌(HCC)表达情况及功能。方法本研究为基础研究, 利用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基因表达总库(GEO)测序数据, 找出HCC差异表达基因(P<0.01, |logFc|≥1), 进一步利用来自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在线数据UALCAN、Timer分析ATP6V1C1在HCC不同分期的表达情况及不同表达水平的预后情况, The Human Protein Atlas分析正常肝组织与肿瘤组织免疫组化。TCGA数据库包含女性患者121例, 男性患者281例, 年龄16~81岁, 数据分析后台自行完成。KEGG信号了解ATP6V1C1对相关通路的影响。构建pcDNA3.1(+)-ATP6V1C1载体, 购买siRNA干扰片段体外研究ATP6V1C1对肝细胞癌的影响。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ATP6V1C1在多种癌症中上调(P<0.05), ATP6V1C1的表达水平与HCC的肿瘤分级有关, 在肝癌患者中, ATP6V1C1表达上调患者相对下调患者预后更差(P<0.05)。过表达ATP6V1C1后明显促进HCC细...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钙蛋白(cTnI)、谷草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联合诊断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意义。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因急性胸痛入院并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24例患者诊断资料与24例体检者正常者血清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联合检测进行对比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TnI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最灵敏和最重要的指标,与心肌酶谱四项联合检测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分析。 相似文献
994.
报告酶法和硫磷铁法测定黄疸血清中胆固醇的比较和偏差。结果显示两法测定清亮血清胆固醇无显著差异;测定黄疸血清则差异显著。此种偏差与血清黄疸指数正相关(r=0.624,P<0.01),与胆固醇浓度负相关(r=-0.605,P<0.01)。 相似文献
995.
用鼠细胞融合杂交瘤技术,获得3株分泌抗人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分别为SMU_1、SMU_2、SMU_3,为IgG_1类,不与补体结合。间接免疫荧光法表明,SMU_1、SMU_3分别与50.3±6.42%和51.5±6.37%的周血单个核细胞反应,SMU_2与68.89±9.92%的周血半个核细胞及74.68±8.08%的成熟粒细胞反应,3株单抗的分子量为54~62kD(未还原)。调变试验及竞争抑制试验表明SMU_1、SMU_3与WuT_3识别相同的抗原分子,但为不同的表位。SMU_2为一非系限性单抗。本组单抗对研究T淋巴细胞分化及临床白血病免疫分型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96.
997.
目的了解和评价CA125检测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了35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和28例恶性腹水患者血清和腹水的CA125水平,并与非活动性肺结核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结核性腹膜炎组和恶性腹水组血清CA125水平分别为(243.29±131.60)U/mL和(309.05±245.38)U/m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CA125水平(7.13±4.50)U/mL,(P〈0.01)。结核性腹膜炎组和恶性腹水组腹水CA125水平分别为(590.17±275.18)U/mL和(732.39±362.56)U/m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性腹膜炎组血清和腹水CA125水平均增高者达74.6%,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结核性腹膜炎组血清CA125水平下降至(8.47±5.28)U/m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125水平检测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有限,动态观察CA125水平变化可能有助于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血清肿瘤标记物在胆囊疾病中的表达,分析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在胆囊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胆囊癌患者25例(观察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AFP、CEA和Fer的表达,并设同期收治的20例胆囊息肉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差异及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肿瘤标记物中Fer和CEA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胆囊癌诊断有较高价值,而AFP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行法联合检测诊断胆囊癌的灵敏度为88%,系列法联合检测法诊断胆囊癌特异为95%。结论血清Fer和CEA联合检测对胆囊癌的诊断具有临床价值,联合检测可以增加诊断的特异度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对缺血性心力衰竭(心衰)病人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96名缺血性心衰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他们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高低,把他们分为2组:高CysC组和低CysC组。对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行时限3个月的观测。比较2组病人在3个月内出现心血管事件、死亡情况及复发或者出现并发症再次住院的情况。分析心衰组病人体内的胱抑素水平的变化对患者体内的BNP、肌酐、c反应蛋白等物质含量变化造成的影响。结果:病人出现缺血性心衰之后,高血清CysC组病人与低血清CysC组病人的情况比较起来,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病人病发再次住院率方面的数据有明显差异,得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ysC与肌酐、脑钠肽(BNP)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iCysC水平和缺血性心衰病人近期预后有紧密的联系,血清CysC基本可以作为缺血性心衰病人近期预后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寻血清总胆固醇(TC)值与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的关系,特别与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利用向后逐步回归法对普通人群的血胆固醇(TC)值与身体一般状况、特别是TSGF值做多元回归分析。结果:TC值异常的几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两者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同时TC值异常与TSGF值的升高亦呈显著的正相关。单相关分析的结果与偏相关分析的结果完全一致。结论:TC值异常与年龄增加、TSGF值增高的存在一种内在本质的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