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53篇
  免费   2056篇
  国内免费   2152篇
耳鼻咽喉   99篇
儿科学   187篇
妇产科学   167篇
基础医学   1734篇
口腔科学   345篇
临床医学   2605篇
内科学   2453篇
皮肤病学   252篇
神经病学   408篇
特种医学   7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3篇
外科学   1158篇
综合类   11175篇
预防医学   1930篇
眼科学   184篇
药学   11857篇
  20篇
中国医学   11441篇
肿瘤学   873篇
  2024年   252篇
  2023年   694篇
  2022年   635篇
  2021年   580篇
  2020年   565篇
  2019年   670篇
  2018年   418篇
  2017年   688篇
  2016年   753篇
  2015年   921篇
  2014年   1285篇
  2013年   1362篇
  2012年   1920篇
  2011年   2059篇
  2010年   1686篇
  2009年   1684篇
  2008年   2848篇
  2007年   2430篇
  2006年   2236篇
  2005年   2740篇
  2004年   2286篇
  2003年   2207篇
  2002年   2000篇
  2001年   1995篇
  2000年   1948篇
  1999年   1700篇
  1998年   1495篇
  1997年   1099篇
  1996年   1091篇
  1995年   1241篇
  1994年   871篇
  1993年   731篇
  1992年   581篇
  1991年   619篇
  1990年   579篇
  1989年   482篇
  1988年   85篇
  1987年   85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41.
刺五加混悬剂小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刺五加混悬剂小鼠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 分别采用药理效应法中的效量法与药效法,选择吞噬指数为检测指标,研究刺五加在小鼠体内药动学规律。结果 效量法:K_(el)=0.2d~(-1) K_a=2.5d~(-1),AUC(S_o)=10.4g·kg~(-1)·d,VRT=19.3d~2。药效法:K_(el(ef))=0.1d~(-1),K_(a(ef))=2.9d~(-1),AUC(S_o)_((ef))=62.7(%)·d,VRT_((ef))=43.2d~2。药效法所得数据大于效量法,说明药效的出现有滞后性。结论 用药理效应法研究刺五加有效成分的体内药动学规律是可行的,并且首次得到了有关药动学数据。  相似文献   
942.
"脾虚"大鼠胃黏膜组织一氧化氮含量及补中益气汤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脾虚”大鼠胃黏膜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及补中益气汤的作用。方法:采用Griess试剂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胃黏膜组织的一氧化氮代谢产物(NO2^-和NO3^-)和过氧化亚硝酸(ONOO^-)。结果:大黄“脾虚”大鼠胃黏膜组织中NO3^-、iNOS及ONOO^-水平均低于正常大鼠,经补中益气汤治疗后能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结论:“脾虚”大鼠胃黏膜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低于正常,补中益气汤能升高“脾虚”大鼠胃黏膜组织中NO的含量。  相似文献   
943.
黄蜀葵花总黄酮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研究黄蜀葵花总黄酮(Total Flavone of Abelmoschl manihot L medic TFA)的镇痛作用及有无成瘾性。方法:采用冰醋酸致小鼠扭体模型(AA)、福尔马林模型(For)及KCl诱痛模型来观察TFA的镇痛作用;采用连续给药方式观其作用有无成瘾性。结果:TFA(ig或ip)可不同程度地抑制小鼠扭体反应;TFA(140、280mg/kg,ig)可使福尔马林致小鼠疼痛的Ⅰ、Ⅱ相反应明显减轻,TFA(ip1)对同侧ip1福尔马林导致的疼痛可产产生同样抑制作用,但对侧ip1福尔马林致小鼠疼痛无明显影响,动脉注射TFA200mg/kg可明显减轻KCl诱发的家兔疼痛反应,连续用药可使TFA在小鼠跳跃实验中,阳性率为0。结论:以上研究结果表明TFA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且局部给药有效,连续用药无成瘾性。  相似文献   
944.
为探讨健脾补肾利湿方对去卵巢(OVX)大鼠晚期糖化终末产物(AGEs)和过氧化的影响。雌性SD大鼠去除双侧卵巢2周后健脾补肾利湿方治疗13周。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相比,去卵巢组主动脉AGEs、甘油三脂(TG)、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丙二醛(MDA)均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Ⅰ(apo-AⅠ)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降低。健脾补肾利湿方治疗组大鼠主动脉AGEs、血清TG、MDA和OX-LDL均明显低于去卵巢组;HDL-C、apo-AⅠ和SOD活性均显升高。提示健脾补肾利湿方通过降低去卵巢大鼠主动脉AGEs含量,降低大鼠血清OX-LDL和MDA含量,升高血清SOD活性,调节血脂,发挥其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45.
中药抗感2号解热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抗感2号的解热镇痛作用。方法:用干酵母混悬液制备大鼠发热模型;用醋酸和热板两种方法致痛观察小鼠痛反应。结果:抗感2号对致热大鼠的体温升高有显的抑制作用,对醋酸致痛小鼠扭体反应及热板法致痛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抗感2号对发热和疼痛动物模型有明显解热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946.
痴呆发病机制及其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lzheimer病 (AD)是引起痴呆最常见原因 ,约占痴呆病人2 /3 ,目前尚无根治进行性痴呆性疾病的办法 ,随着社会老年化问题的日趋突出 ,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亦逐年上升 ,成为我国老年性疾病的一个重要问题。据报道 ,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4%~ 6% ,并随着年龄增加而递增 ,到 80岁时可达 2 0 % ,已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和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以记忆障碍 ,认知障碍 ,人格改变等为特征的脑退行性疾病 ;中西医对本病的研究极为重视 ,并取得可喜成绩 ,现将近年来研究要况综述如下。1 与治疗有关的发病机制1.1 老年性痴呆[1…  相似文献   
947.
脾阴虚与脾气虚血浆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脾阴虚证与脾气虚证血浆血管活性肠肽的变化。方法:脾阴虚组30例、脾气虚组25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含量。结果:血浆血管活性肠肽的含量脾阴虚组为33.12±20.11ng/L、脾气虚组为47.07±28.59ng/L。与对照组比较,脾阴虚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脾气虚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脾阴虚证、脾气虚证患者“运化失常”的客观病理基础与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变化相关,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对脾气虚证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48.
目的 :综述我国近十年来对香茶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的研究成果。方法 :查阅我国近十年来有关文献 ,对香茶菜属植物中新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进行总结。结果和结论 :近十年来 ,在香茶菜属植物中共分得 2 3个新的化学成分 ,有三萜、甾醇、脂肪酸以及少量的黄酮、倍半萜、连烃甙等 ,但主要为二萜类化合物。研究证明该属植物的二萜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 ,但对近年来发现的新化合物的活性研究还较少 ,应当结合药理实验对其作进一步的活性筛选及结构改造的研究。药理筛选发现许多二萜化合物具有细胞毒、抗肿瘤、抗炎活性作用。在研究中还发现该属植物除含二萜成分外 ,还富含三萜、甾醇、脂肪酸以及少量的黄酮、倍萜半、连烃甙等。从香茶菜属植物中分得 2 3个新化合物在分离鉴定新成分的同时进行简单的活性测试 ,同时结合药理实验对有活性作用的化合物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根据药理实验对某些化合物进行适当的结构改造 ,极有可能发展成为有希望的抗癌新药。  相似文献   
949.
目的 :体外试验五倍子两种提取物对致泻性弧菌的抑制活性。方法 :平皿孔穴法。结果 :五倍子对所试验的弧菌属的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溶藻弧菌、拟态弧菌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结论 :首次证明五倍子对常见引起腹泻的海洋弧菌的抑制活性 ,为使用五倍子等中药治疗弧菌性腹泻提供了依据。同时弧菌属于常见海洋污损微生物 ,该发现也为舰船等防污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50.
冠心病血瘀证研究概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率、病死率居内科其他疾病之首。研究表明,血瘀广泛存在于冠心病疾病过程中,大量研究资料也显示从瘀论治冠心病能取得良好疗效。笔者现将近年来对冠心病血瘀证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 客观化研究 1.1 血液流变性、粘度及微循环的改变 研究表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甲皱微循环指标的异常变化与冠心病血瘀证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1];而且红细胞聚集性强,变性能力差(红细胞刚性异常)[2]。另外,患者的甲皱微循环的管袢清晰度差、排列紊乱、血色暗红、管袢畸形以麻花状扭曲为多、血流速度缓慢、血流状态以粒线流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