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0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4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24篇
预防医学   8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15篇
中国医学   1087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究蒙医用药草乌“性温阴干”原理。方法 通过查阅蒙医药相关文献,从理论层面探讨草乌“性温阴干”原理。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阴干、晒干、40℃烘干处理后草乌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3种主要生物碱的含量,以考察不同干燥方法对草乌中生物碱的影响,从实验层面探析草乌“性温阴干”原理。结果 草乌“性温阴干”原理可能是由其生长于阴凉潮湿地区和消化之药性为“凉”所决定;不同方法干燥处理草乌样品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总量分别为阴干(5.1353±0.0317)mg·g-1、晒干(5.0265±0.0269)mg·g-1、40℃烘干(4.0583±0.0225)mg·g-1。结论 从蒙医用药草乌初始药性为“温”角度分析,对其进行阴干确实违背蒙药干燥的原则。但是,从消化后的药味、药性和生长环境角度分析,并没有违背蒙药干燥的原则。对蒙医用药草乌进行阴干处理,可以保障药材质量及临床疗效,符合蒙医临床特色用药。  相似文献   
22.
23.
马静  凌霄  王盼盼  孟菲  李学林 《中医学报》2020,35(9):1870-1874
传统取象比类法对中药药性的认识,是将中药的性能、功效与其形态、质地、颜色、气味、生长环境、入药部位、采收季节、物性等自然属性相关联,联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五运六气等学说,结合药物作用于人体后的反应,以推演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功效等药性。尽管取象比类法在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中与中医理论紧密相连,且对中药药性的研究逐渐成熟化,但依旧具备了主观性较强、注重特殊性和典型性而忽略普遍性等缺陷。对于取象比类法的研究需正确认识,取其精华,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不断创新,最终构建一个传统与现代兼备的取象比类法,为现代中药药性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4.
首先以纳米羟基磷灰石(n-HA)、聚醚醚酮(PEEK)、壳聚糖(CS)为原材料进行复合,制得n-HA/PEEK/CS复合材料;然后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NaCl作为致孔剂对复合材料进行致孔,载入抗生素类药物红霉素(EM),制备出一种新型多孔载药复合骨修复材料n-HA/PEEK/CS/EM。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力学测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表征了该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力学性能及药物缓释性能。结果表明:当m(PVP)∶m(NaCl)=1∶6时,可以得到孔隙率为51.6%、抗压强度为6.98 MPa的n-HA/PEEK/CS/EM复合材料;当CS的质量分数由0增加到30%时,最大药物释放质量浓度由39.8 μg/mL增加到52.0 μg/mL;药物载入后无新化学键生成;材料形成了三维立体多孔结构,孔径为5~50 μm,有利于营养物质的运输及细胞、组织的长入。  相似文献   
25.
中药的自主创新应遵循其固有规律,"药证对应"是其中之一,是中药的药性、药效规律,是中医在药学上的独有创造和贡献。"药证对应"把"证"作为药的效应对象和评价标准,以"证"鉴性,以"证"验效。"药证对应"是中药与中医高度统一的体现,是中药用于辨证论治的产物,脱离辨证论治去研究药性和药效,就会走向"中药非中医化"。"药证对应"超出了西医药的视野,是中医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方向,应当坚持以辨证论治为纲,选题立项、课题设计、假说论证、研究指标等,都要紧紧围绕"证",研究成果要为辨证论治服务。  相似文献   
26.
本文集止痛中药传统理论研究、现代实验研究、临床应用研究等药性相关文献于一体,是对历代止痛中药文献进行的一次大集结。文章采用拉网式搜索、穷竭式收集、主题式筛选的方式,在占有大量文献基础上,进行中药止痛机制的传统理论文献研究,分析各种因素的相关性,完善止痛中药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7.
《黄帝内经》药性理论钩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内经》内容浩瀚广博,不仅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而且阐述了若干药性理论,奠定了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几千年来一直指导临床用药。故药性理论渊源,实源于《黄帝内经》,而历代医家对其理论渊源系统整理阐述者少,故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药性理论,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1四气(又称四性)《黄帝内经》中并无药物四气(或四性)的明确记述,虽《素问.至真要大论》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治寒以热,治热以寒”,很多注家也都解释为“寒证用热药”治疗或“热证用寒药”治疗,这里的寒热可以是指药性,但主…  相似文献   
28.
中医开好处方后,往往会嘱咐病人要注意饮食忌口。因为中药和某些药性相反的食物同服,往往会减弱药物的疗效甚至产生毒性。以下便是常服中药的一些禁忌:  相似文献   
29.
从机体TRP寒热感受环节挖掘中药四气的现代科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隋峰  姜廷良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6):2501-2504
中药药性理论是传统中医药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临床遣方用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在这一理论体系中,中药的四性理论又处于核心和主导位置,是中药性质和作用完整表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该文结合自身的研究体会,在对TRP通道蛋白与机体寒热感受和温度调节相关性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从现代生物学的最新发现———机体寒热感受环节诠释寒热药性的现代科学内涵,应是中药四气理论体系现代化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0.
目的:通过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寻找大鼠寒凝证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研究热性中药川芎对其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影响,探讨川芎治疗寒凝证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寒凝证的临床表现,制造寒凝血瘀大鼠模型;利用UPLC/Q-TOFMS BPI离子流图谱,分别绘制空白组、血瘀模型组、川芎大小剂量给药组的血浆BPI离子流指纹图谱,对图谱中分子离子峰进行分析,通过Markerlynx软件进行色谱峰自动识别和峰匹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不同组间的数据进行模式识别,从而找到寒凝血瘀证潜在生物标志物及药物的作用靶点,阐明其作用机制。结果:找到寒凝血瘀证潜在生物标志物有N-甲基花生四烯酰胺、二氢神经鞘氨醇、N-丙基花生四烯酰胺、花生四烯酰基溶血卵磷脂、亚油酰基甘油磷脂酰胆碱、十六烷酸溶血磷脂酰胆碱、油酰甘油磷酯酰胆碱、十六烷基甘油磷脂酰胆碱8种。结论:热性药川芎对寒凝血瘀证大鼠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使磷脂酰胆碱转化为花生四烯酸的磷脂酶A2,使血栓烷的合成水平降低,影响磷脂酰胆碱代谢途径,使血瘀症状减轻而发挥治疗作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