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715篇 |
免费 | 1550篇 |
国内免费 | 156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49篇 |
儿科学 | 200篇 |
妇产科学 | 277篇 |
基础医学 | 3387篇 |
口腔科学 | 468篇 |
临床医学 | 4827篇 |
内科学 | 2066篇 |
皮肤病学 | 284篇 |
神经病学 | 463篇 |
特种医学 | 69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8篇 |
外科学 | 1312篇 |
综合类 | 9182篇 |
预防医学 | 2800篇 |
眼科学 | 926篇 |
药学 | 3196篇 |
31篇 | |
中国医学 | 1149篇 |
肿瘤学 | 139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2篇 |
2023年 | 483篇 |
2022年 | 604篇 |
2021年 | 854篇 |
2020年 | 846篇 |
2019年 | 587篇 |
2018年 | 384篇 |
2017年 | 538篇 |
2016年 | 717篇 |
2015年 | 855篇 |
2014年 | 1262篇 |
2013年 | 1366篇 |
2012年 | 1954篇 |
2011年 | 2226篇 |
2010年 | 2018篇 |
2009年 | 1902篇 |
2008年 | 2224篇 |
2007年 | 1759篇 |
2006年 | 1635篇 |
2005年 | 1842篇 |
2004年 | 1261篇 |
2003年 | 1090篇 |
2002年 | 883篇 |
2001年 | 735篇 |
2000年 | 555篇 |
1999年 | 451篇 |
1998年 | 407篇 |
1997年 | 438篇 |
1996年 | 411篇 |
1995年 | 379篇 |
1994年 | 401篇 |
1993年 | 323篇 |
1992年 | 227篇 |
1991年 | 245篇 |
1990年 | 235篇 |
1989年 | 225篇 |
1988年 | 110篇 |
1987年 | 63篇 |
1986年 | 52篇 |
1985年 | 44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20只ICR小鼠经尾静脉途径人工感染泰泽氏菌。感染小鼠健康活泼,与对照小鼠无区别。感染后4-7天,lO只经醋酸可的松激发的小鼠其肝脏均表现出轻重不等的散在、灶性病变以至弥漫性灶性坏死,Gierasa染色镜检可见数量不等、典型的泰泽氏菌,细菌培养阴性。10只未经激发小鼠和5只对照小鼠均未见有病变,镜检也未查到泰泽氏菌。上述试验结果表明,泰泽氏菌在ICR小鼠体内的繁殖和形成肝脏病变与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2.
介绍了应用最显微荧光测钙技术研究豚鼠耳蜗外毛细胞(OHC)内游离钙浓度的变化的方法。该技术以钙敏感染料Fura-2作为胞内Ca^2+的指示剂,装协进入细胞后,与胞内游离Ca^2+结合,在特定波长光的激发下可发出荧光,由此可推算「Ca^2+」i的变化。结果发现乙酰胆碱在含钙的细胞上液中可引起「Ca^2+」i升高。对显微荧光测钙技术在研究耳蜗毛细胞中的应用以及ACh引起「Ca^2+」i升高的机制进行讨 相似文献
83.
在外阴癌根治术(VCRS)前于癌周注入微粒活性炭吸附抗癌剂(ACIMACSACA)行淋巴结染色(LNS),术中将黑染的淋巴结作为手术均除的标记,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94至1998年我院收治外阴癌18例,按FIGO标准分...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EPSPC)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1990年1月~2004年12月经我院治疗的5例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染色进行观察。结果 患者平均发病年龄60.4岁,1例双侧卵巢及输卵管基本正常,4例卵巢间质无肿瘤恶性浸润或仅累及卵巢表面上皮。5例均有腹膜的广泛病变.肿瘤组织病理形态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相似。组化及免疫组化染色PAS、CA125、CEA均阳性。结论 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是来源于第二苗勒系统的恶性肿瘤,组织病理形态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相似,诊断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时必须双侧卵巢、输卵管无同类型肿瘤。组化及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与腹膜恶性间皮瘤的鉴别。预后较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差。对患者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及PAC化疗方案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5.
男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了解分子病理学研究进展。方法2例SPT分别作HE、PAS、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结果2例SPT男性患者均有腹部包块及腹痛症状。术后均无复发。肿块体积较大,囊实性相间。镜下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形成特征性的假乳头结构,并可见退行性变、出血和泡沫细胞。免疫组化结果:2例AACT、ACT、Cga和Syn均为阳性,PR、ER、Ck和Ins均为阴性,1例Vim为阳性。结论胰腺SPT为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征的低度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86.
晶状体囊染色技术在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晶状体囊染色技术在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难以看清晶状体前囊的65例(83眼)老年性白内障的手术过程中,使用囊染色剂vision blue(0.6 g·L-1的苔盼蓝缓冲溶液)气泡下染色法进行前囊染色,观察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囊染色剂vision blue对晶状体前囊有较好的染色效果,可使手术操作变得安全易行,术中术后无不良反应.结论囊染色剂vision blue在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中对晶状体前囊染色的应用是有效的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88.
89.
目的 探讨铅对分离的小鼠海马细胞内游离钙的影响及其及L型钙通道的作用。方法 采用低浓度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小鼠海马细胞 ,并以莹光指标剂 (Fura 2 )作Ca2 荧光探针 ,用双波长荧光法测定海马细胞 [Ca2 ] i。结果 铅可致分离的小鼠海马细胞 [Ca2 ] i 升高 [由静息时的 (2 0 3 4± 10 86)nmol L升至 (4 2 3 3± 19 2 6)nmol L] ,而不论胞外是否有钙 ;铅可抑制钾诱发海马细胞 [Ca2 ] i 升高 ,尼莫地平可加强这种抑制作用 ,而BayK864 4则可部分消除这种抑制作用。结论 铅可致分离的小鼠海马细胞 [Ca2 ] i 升高作用与胞内钙库释放有关 ;铅的抑制钾诱发海马细胞 [Ca2 ] i 升高作用与其抑制L型钙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EGFP)转染前软骨干细胞 (PSCs)的效果及TGFβ3 诱导PSCs向成软骨方向定向分化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磁性细胞分选系统分离纯化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3(FGFR 3)表面标志的PSCs。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EGFP基因转染PSCs,G4 18筛选得到EGFP基因修饰PSCs。用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检测EGFP基因修饰PSCs的FGFR 3表达。采用藻酸盐凝胶培养 ,以TGFβ3 诱导分离纯化的PSCs向成软骨方向定向分化。应用免疫组化、RT PCR检测PSCs向成软骨方向分化过程中特异性软骨基质成分的表达情况。结果 EGFP基因转染PSCs后 ,2 4hGFP开始表达 ,4 8~ 72hGFP表达最强。G4 18筛选后 ,EGFP基因修饰PSCs体外培养 6周仍有较强GFP表达。在含TGFβ3 的藻酸盐凝胶培养 7、14、2 1d均有II型胶原表达 ;诱导2 1d的PSCs免疫组化检测可见细胞及周围均有X型胶原、Aggrecan、COMP表达 ;RT PCR检测显示在培养早期 ( 8d内 )开始出现Aggrecan、X型胶原、COMP等的表达 ,中期 ( 8d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