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95篇 |
免费 | 303篇 |
国内免费 | 17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篇 |
儿科学 | 39篇 |
妇产科学 | 49篇 |
基础医学 | 123篇 |
口腔科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458篇 |
内科学 | 278篇 |
皮肤病学 | 175篇 |
神经病学 | 17篇 |
特种医学 | 126篇 |
外科学 | 401篇 |
综合类 | 1493篇 |
预防医学 | 385篇 |
眼科学 | 36篇 |
药学 | 983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1976篇 |
肿瘤学 | 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6篇 |
2023年 | 98篇 |
2022年 | 132篇 |
2021年 | 168篇 |
2020年 | 157篇 |
2019年 | 142篇 |
2018年 | 70篇 |
2017年 | 134篇 |
2016年 | 157篇 |
2015年 | 171篇 |
2014年 | 308篇 |
2013年 | 268篇 |
2012年 | 334篇 |
2011年 | 426篇 |
2010年 | 347篇 |
2009年 | 325篇 |
2008年 | 335篇 |
2007年 | 317篇 |
2006年 | 285篇 |
2005年 | 289篇 |
2004年 | 275篇 |
2003年 | 296篇 |
2002年 | 243篇 |
2001年 | 213篇 |
2000年 | 170篇 |
1999年 | 116篇 |
1998年 | 111篇 |
1997年 | 98篇 |
1996年 | 117篇 |
1995年 | 83篇 |
1994年 | 71篇 |
1993年 | 37篇 |
1992年 | 46篇 |
1991年 | 52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48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苦黄注射液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苦黄注射液对各种病毒引起的黄疸型肝炎均有较好疗效,是目前公认的以利胆退黄为主要药理作用的保肝新药。我院自1993-10开始使用江苏常熟制药厂提供的苦黄注射液,疗效满意。1观察对象和方法1.1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为1993-10~11我院住院患者。诊断标准以第6届全国肝炎会议所定标准为依据.全部为成年患者,年龄最大67岁,最小19岁,平均35.5±12岁。男性28例,女性3例。按临床分到急性肝炎23例,慢性肝炎3例,肝硬化5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2例,合并腹水1价。从病原学分型甲型14例,乙型14例,甲乙重在感染2例,丙型1例,成型3例,未… 相似文献
92.
93.
癌瘤形成是一个涉及瘤的起始、促进、转变、演进和建成的多阶段过程。与人癌危险(cancerrisk)有关的致癌因子,有的已知,有的尚不清楚,包括遗传易感性,以及职业的、环境的、和生活方式等因子。可疑致癌因子与癌危险之间的联系通常是用经典流行病学方法来研究,就是将受到暴露的一组人群与年龄性别配对与未受到暴露的对照组比较。即使用此法证实有联系,但仍得不到其中的因果关系。况且,经典流行病学技术用以估计个体的癌危险,其应用性是有限的。分子流行病学是一新兴领域,着重于用分子遗传学和生化技术来评估个体的癌危险。它能在临床症状发生前,就能用生物学标志来鉴定癌危险,行施有效的干预。从体内外实验模型,综合基因结构、功能和异常的知识,并建立一系列与分子的和遗传的损伤,以及与瘤诊断和预后测定有关的生物学标志,分子流行病学潜在地帮助人们获知人类健康和疾病的更高认识,从而可更适当地推论到更大的人群中去。本文试图用概念图式介绍关键方法,来阐明这些原理,并提供如何用特定的研究技术来探讨前列腺细胞转化和癌变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
胎黄消口服液药效学研究发现,能显著抑制异硫氰酸-1-萘酯所致大鼠、小鼠血清TB汲GPT的升高;对ANIT所致肝细胞坏死具有保护作用。对大胆汁分泌及小鼠的小肠运动有一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6.
97.
黄杆菌属医院感染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本院5年中黄杆菌属医院感染的分布及其耐药现况. 方法黄杆菌属的分离和鉴定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VITEK-AMS 60及配套革兰阴性杆菌鉴定卡(GIN)和药敏卡(GNS). 结果发现感染者多为脑外科、ICU和呼吸科病房患者;均有吸氧、吸痰史,有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史,对亚胺培南>95%耐药,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曲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各>90%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均<60%. 结论黄杆菌属医院感染有逐年增多趋势,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性高,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是该菌治疗的首选药物,提示与老年、有基础病及并发症、广谱抗生素及激素应用、呼吸道侵袭性操作、呼吸器具及空气消毒不严格有关. 相似文献
98.
99.
茵栀黄注射液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茵栀黄注射液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评价茵栀黄治疗 4 6例婴肝征的临床疗效 ,比较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sALT值及肝脾大小的变化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治愈 +好转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治疗后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 (P <0 0 1) ,肝脏明显缩小 (P <0 0 5 ) ,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 ;两组sALT均明显下降 (P <0 0 5 ) ,脾脏大小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茵栀黄注射液对婴肝征有明显的退黄、降酶、护肝作用 ,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0.
加用苦黄注射液综合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用苦黄注射液综合治疗慢性重型肝炎50例与加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慢性重型肝炎30例进行对比研究。治疗组存添32例,对照组存活12例,治疗组与对照组顾活者黄疸退至正常时间分别为平均85.19d和119.33d,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加用苦黄注射液综合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