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19篇 |
免费 | 370篇 |
国内免费 | 21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篇 |
儿科学 | 49篇 |
妇产科学 | 57篇 |
基础医学 | 151篇 |
口腔科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573篇 |
内科学 | 343篇 |
皮肤病学 | 219篇 |
神经病学 | 20篇 |
特种医学 | 15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504篇 |
综合类 | 1849篇 |
预防医学 | 485篇 |
眼科学 | 50篇 |
药学 | 1260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2447篇 |
肿瘤学 | 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0篇 |
2023年 | 123篇 |
2022年 | 167篇 |
2021年 | 212篇 |
2020年 | 189篇 |
2019年 | 172篇 |
2018年 | 96篇 |
2017年 | 164篇 |
2016年 | 194篇 |
2015年 | 219篇 |
2014年 | 368篇 |
2013年 | 340篇 |
2012年 | 408篇 |
2011年 | 521篇 |
2010年 | 440篇 |
2009年 | 409篇 |
2008年 | 435篇 |
2007年 | 393篇 |
2006年 | 369篇 |
2005年 | 355篇 |
2004年 | 357篇 |
2003年 | 363篇 |
2002年 | 303篇 |
2001年 | 264篇 |
2000年 | 208篇 |
1999年 | 150篇 |
1998年 | 140篇 |
1997年 | 121篇 |
1996年 | 141篇 |
1995年 | 101篇 |
1994年 | 88篇 |
1993年 | 54篇 |
1992年 | 60篇 |
1991年 | 58篇 |
1990年 | 35篇 |
1989年 | 59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新生儿黄疸 (Neonatuljaundice)是临床上常见病症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近年研究表明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随着对该病认识的提高而上升[1] 。我们用中药茵栀黄注射液加苯巴比妥治疗该病 5 0例 ,与用传统方法 (苯巴比妥 +尼可刹米 +光疗 )治疗 30例进行对照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病案共 80例。男性 4 8例 ,女性 32例 ;胎龄为 37~ 4 2周的足月产新生儿 ;出生体重均在 2 5公斤以上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0例 ,对照组 30例。1 2 临床表现 婴儿皮肤黄染 ,母乳喂养 ,小便赤黄 ,…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及早有效纠正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以预防胆红素脑损伤。方法 :在常规治疗的同时 ,加用茵栀黄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 :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为 (50 17±25 26) μmol/L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37 95±21 58) μmol/L。结论 :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可迅速降低血胆红素水平 ,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33.
黄疸患者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对我院2003年8月~2005年4月收治的71例黄疸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探讨血清直接胆红素(I'B)与血清胆红素总量(TB)的比值对黄疸性质确定的意义。1临床资料以TB>34.2!mol/L作为患者有黄疸的标准[1]。选取71例住院患者,其中男38例,女33例,年龄3 ̄81岁,平均年龄42.6岁。ABO溶血23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1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病毒性肝炎11例,药物性肝损(抗痨药)5例,酒精性肝硬化2例,肝炎后肝硬化4例,毛细胆管性肝炎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例,胆管阻塞型肝癌2例,胆总管结石2例,胰头癌2例,壶腹癌1例,Mirizzi综合征3例,医源性损伤… 相似文献
34.
养肝退黄丸是本院治疗肝病的基本中药复方制剂之一,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类急慢性肝病引起的黄疸。本研究自2000-2003年,旨在观察养肝退黄丸配合我院其它中药复方制剂,以及西药基础治疗对慢性重型肝炎(CSH)的综合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HPLC测定博性康速溶膜中苦参碱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博性康速溶膜是根据苗族验方研制的膜制剂。由苦参、黄芩、蛇床子、天花粉、杨柳枝、土大黄、委陵菜、黄栀子、茵陈、蒲公英及辅料组成,该品种原为地方标准,现收于国家中成药整顿地方标准专辑,方中“加巩山”(苦参) ,清热燥湿,杀虫,消肿止痒之功能,为君药之一。原标准中没有含量测定方法。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有薄层扫描法[1] 、高效液相色谱法[2 ] ,本研究采用HPLC测定博性康速溶膜中苦参碱的含量,结果满意。1 仪器与试剂岛津LC .... 相似文献
36.
Xin-boYANG Zheng-mingHUANG Wen-binCAO Hong-yanCHEN Jian-huaWANG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4,25(11):1548
AIM: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and preventive effects of Oenanthejavanica flavone (OjF) on streptozotocin induced diabetic mice. METHODS: Mice were given injected ip with streptozotocin (STZ) 150 mg/kg to induce diabetic model. The diabetic mice were given OjF 50 mg/kg, 100 mg/kg,ig. The blood samples were taken at 1, 5 h after treatment for observing the effects of OjF. After the latter time point (5 h) the blood were taken by exsaguinating, then the serum was centrifugated and 相似文献
37.
黄杆菌属医院感染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本院5年中黄杆菌属医院感染的分布及其耐药现况. 方法黄杆菌属的分离和鉴定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VITEK-AMS 60及配套革兰阴性杆菌鉴定卡(GIN)和药敏卡(GNS). 结果发现感染者多为脑外科、ICU和呼吸科病房患者;均有吸氧、吸痰史,有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史,对亚胺培南>95%耐药,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曲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各>90%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均<60%. 结论黄杆菌属医院感染有逐年增多趋势,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性高,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是该菌治疗的首选药物,提示与老年、有基础病及并发症、广谱抗生素及激素应用、呼吸道侵袭性操作、呼吸器具及空气消毒不严格有关.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观察酚妥拉明联合苦黄注射液对病毒性肝炎重度黄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8例病毒性肝炎重度黄疸的患者,血清胆红素≥171 μmol/l,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8例给予酚妥拉明联合苦黄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一次,15 d一个疗程;对照组50例给予苦黄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一次,15 d一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在肝功能复常时间,血清胆红素下降度,症状和体征改善等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酚妥拉明联合苦黄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重度黄疸在退黄、肝功能复常时间等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9.
患者,男,41岁。双手指先后出现单个淡黄色丘疹、斑块半年,组织病理见泡沫细胞团块状浸润,免疫组化示泡沫样组织细胞CD68(+)、S100(-),查血血脂升高。诊断结节性黄瘤病。经规范降脂治疗,8个月随访未复发。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观察茵栀黄口服液、熊去氧胆酸综合疗法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62例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熊去氧胆酸治疗治疗组采取茵栀黄口服液、熊去氧胆酸联合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并作组间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AST、ALT、DBIL、TBIL、HA、LN、PC-Ⅲ、Ⅳ-C、IgG、IgM、IgA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患AST、ALT、DBIL、TBIL、HA、LN、PC-Ⅲ、Ⅳ-C、IgG、IgM、Ig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熊去氧胆酸有效改善AIH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调节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