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72篇
  免费   387篇
  国内免费   264篇
耳鼻咽喉   268篇
儿科学   293篇
妇产科学   43篇
基础医学   427篇
口腔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2932篇
内科学   650篇
皮肤病学   60篇
神经病学   1643篇
特种医学   3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486篇
综合类   4354篇
预防医学   1273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2045篇
  17篇
中国医学   562篇
肿瘤学   104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345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229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260篇
  2015年   308篇
  2014年   474篇
  2013年   539篇
  2012年   781篇
  2011年   835篇
  2010年   779篇
  2009年   734篇
  2008年   890篇
  2007年   890篇
  2006年   839篇
  2005年   863篇
  2004年   789篇
  2003年   763篇
  2002年   643篇
  2001年   603篇
  2000年   411篇
  1999年   392篇
  1998年   346篇
  1997年   291篇
  1996年   275篇
  1995年   292篇
  1994年   249篇
  1993年   154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中国药房》2017,(14):1985-1988
目的:观察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6年6月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46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1.0 g,ivgtt,bid+注射用美罗培南2.0 g,ivgtt,tid;观察组患者行腰大池置管引流释放脑脊液后,缓慢给予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20 mg,用0.9%氯化钠注射液2 mL冲管后,缓慢给予注射用美罗培南20 mg,bi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脑脊液细菌培养情况、临床疗效、治愈时间及其治疗费用,并记录不良反应和治疗后6个月的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46例患者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为45.7%。观察组患者痊愈率(92.3%)显著高于对照组(65.0%),治愈时间及其治疗费用均显著短/低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7.7%)显著低于对照组(40.0%),后遗症发生率(3.8%)显著低于对照组(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优于静脉给药,可显著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治疗费用,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62.
《中国药房》2017,(1):72-75
目的:考察苗药大乌泡叶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将大乌泡叶煎煮水提物和80%醇提物均制备成质量浓度为200mg/m L的药液,并以氨苄青霉素和氟康唑为阳性对照(50 mg/m L),采用管碟法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痢疾志贺菌、普通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的抑菌作用。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80%醇提物,得到相应部位萃取物(50 mg/m L)后,采用管碟法考察其对上述7种菌株的抑菌作用;筛选出具有抑菌作用的部位及对药物敏感的试验菌株,并分别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琼脂培养基平板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大乌泡叶的水提物几乎无抑菌活性,80%醇提物对各菌株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5种细菌的抑菌作用优于对2种真菌;大乌泡叶80%醇提物的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部位表现出良好的抑菌作用,石油醚和水层部位几乎没有抑菌作用,各萃取部位对真菌均未见抑制作用;大乌泡叶80%醇提物对5种细菌的MIC、MBC分别在6.25~12.5、12.5~25 mg/m L之间,其乙酸乙酯部位的MIC、MBC分别为3.13、6.25 mg/m L,其正丁醇部位的MIC、MBC分别在3.13~6.25、6.25~12.5 mg/m L之间。结论:苗药大乌泡叶的80%醇提物及其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位对细菌具有明显的体外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863.
〔目的〕研究分析在连续消毒中大肠杆菌O1 57∶H7对碘伏抵抗力变化及其与质粒pO1 57关系。〔方法〕用碘伏连续消毒 6株大肠杆菌O1 57∶H710代 ,对比消毒前后试验菌对该消毒剂的抵抗力、质粒图谱以及质粒酶切图谱 ,用SDS -高温法消除原始菌与连续消毒后试验菌的质粒。〔结果〕连续消毒 10代后 ,试验菌对碘伏的抵抗力增加 ;试验菌的质粒图谱以及质粒pO1 57的CalⅠ酶切图谱均无明显变化 ;消除原始菌的小质粒后 ,细菌对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变 ,消除原始菌的大质粒和连续消毒后试验菌的质粒后 ,试验菌对碘伏的抵抗力增加。〔结论〕结果提示 ,连续消毒会使试验菌对碘伏的抵抗力增加 ,抵抗力增加的原因可能与质粒pO1 57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864.
目的 研究连续消毒中大肠埃希菌O157∶H7对洗必泰抵抗力的变化及其与质粒 pO157关系。方法 用洗必泰连续消毒 6株大肠埃希菌O157∶H710代 ,消除连续消毒前后试验菌的质粒 ;对比消毒前后试验菌对该消毒剂的抵抗力、质粒图谱以及质粒酶切谱。结果 连续消毒 10代后 ,试验菌对洗必泰的抵抗力不变 ;试验菌的质粒图谱以及质粒pO157的ClaⅠ酶切图谱均无明显变化 ;消除连续消毒前后试验菌的质粒后 ,试验菌对洗必泰的抵抗力不变。结论 连续消毒不会使试验菌对洗必泰的抵抗力增加 ,且试验菌对洗必泰的抵抗力与质粒 pO157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865.
《临床医药实践》2017,(11):826-828
目的:分析脑脊液降钙素原(PCT)检测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10月就诊检查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6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治疗的非颅脑疾病患儿6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在入院后进行脑脊液PCT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情发展中可见脑脊液PCT水平异常升高,且重症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866.
目的观察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把8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根据Tauffer和Coventry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标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0%,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腰椎术后脑脊液漏实施集束化临床护理干预,可以取得理想护理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病情,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67.
目的分析利奈唑胺在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的药动学及药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5例脑外室引流(EVD)导致的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利奈唑胺治疗,在药物达到稳定状态后对脑脊液中的药动力学参数进行测定,结合微生物学对其药效学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患者在用药2.5 h之后达到Cmax(峰浓度)(5.6±2.4)μg/m L,在用药0及12 h时到达的Cmm(谷浓度)分别为(3.2±1.2)μg/m L和(3.4±1.7)μg/m L;药物对脑脊液平均穿透率达到65%左右。结论利奈唑胺针对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具有良好的穿透率,常规剂量即可达到高效的治疗浓度,值得临床选择和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868.
目的 分析新生儿 O、 A、 B型血型与孕妇血型抗体效价的关系 ,了解能否用血型抗体效价≥ 1:5 12来预测新生儿 ABO溶血的严重程度。 方法  35 4例孕妇为 O型血型、丈夫为 A、B、 AB型血型 ,孕妇分娩时测定抗体效价 ,分娩后立即采集脐血做新生儿溶血病检测。 结果 新生儿血型不论是 A型、 B型 ,还是 O型 ,母亲血液中均可以检出抗 A或抗 B抗体 ,O型组新生儿与A、 B型组新生儿中母亲 Ig G抗 A或抗 B抗体效价分布不同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新生儿 ABO溶血的发生率与母亲抗体效价相关 ,效价越高 ,新生儿 ABO溶血发生率越高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但母亲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发生率不相关。 结论 母亲血型免疫抗体效价的高低与新生儿血型有关 ,血型抗体效价≥ 1:5 12不能作为新生儿 ABO溶血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69.
克林霉素静滴致药疹4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汤萍  王湘玲  郭小兰  李聪 《中国药事》2005,19(5):315-316
克林霉素为林可霉素7位去羟基并为氯取代的化合物.因其对敏感阳性球菌及厌氧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口服吸收良好(90%),体内分布广泛(脑脊液除外),尤其在骨组织及胆汁中可达高浓度,可供口服、肌注与静滴等,使用方便,无须作皮肤过敏试验的规定,颇受临床欢迎.其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厌食,偶有口腔炎、皮疹、嗜酸粒细胞增多等[1].但笔者近期连续发现4例静滴克林霉素引起药疹的症状,实属少见.在此介绍如下,以期引起药厂及临床医师的注意.  相似文献   
870.
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效价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酶标法、放免法、化学发光法对 rh PTH效价进行测定,并进行了比较性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方法间无显著性差异。酶标法简单快捷、安全,更适合作为常规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生物学活性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