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56篇
  免费   1529篇
  国内免费   532篇
耳鼻咽喉   45篇
儿科学   54篇
妇产科学   96篇
基础医学   283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2811篇
内科学   1819篇
皮肤病学   111篇
神经病学   227篇
特种医学   5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959篇
综合类   8904篇
预防医学   1391篇
眼科学   278篇
药学   4448篇
  31篇
中国医学   14637篇
肿瘤学   91篇
  2024年   230篇
  2023年   746篇
  2022年   775篇
  2021年   890篇
  2020年   731篇
  2019年   839篇
  2018年   349篇
  2017年   690篇
  2016年   789篇
  2015年   1007篇
  2014年   1776篇
  2013年   1495篇
  2012年   1960篇
  2011年   2079篇
  2010年   1787篇
  2009年   1710篇
  2008年   1892篇
  2007年   1746篇
  2006年   1653篇
  2005年   1810篇
  2004年   1585篇
  2003年   1576篇
  2002年   1444篇
  2001年   1328篇
  2000年   1028篇
  1999年   762篇
  1998年   743篇
  1997年   632篇
  1996年   556篇
  1995年   474篇
  1994年   405篇
  1993年   281篇
  1992年   212篇
  1991年   227篇
  1990年   154篇
  1989年   158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宣可去壅,通可去滞,宣通络痹方是师法叶氏,参以个人长期临证心得,针对正气为邪气所阻,脉络郁滞壅闭导致的多种病证,扼守病机,依法遣药而创制的。验之于实践,所向多利。故公诸同好,并祈雅正。  相似文献   
62.
63.
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通过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已形成两种主流理论,即“前向血流学说”和“后向血流学说”。后向血流学说认为门脉高压的形成是由于门脉血管阻力(Rpv)增加,即门脉系统被动充血所致;前向血流学说认为门脉高压的始动因子是Rpv增加,随着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门脉压力(Ppv)下降,但接踵而来的肠系膜血管高动力循环及内脏主动充血,导致门脉血流量(Qpv)增加,后者决定了门脉高压的持续存在。近年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4.
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血栓通治疗,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液流变学各项参数水平指标、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肾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栓通是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较好药物.  相似文献   
65.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是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疾病,临床上表现为眩晕,伴头痛、恶心、呕吐、运动或感觉障碍、意识或视野障碍、心悸震颤、纳差乏力、失眠多梦等症状,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并有年轻化的趋势。我院结合血液流变学、经颅多普勒超声等现代检查手段以及临床表现特点,认为其发病机制有别于中医以往认为的一般“眩晕”的概念,强调“气虚血瘀”的病机关键,采用大剂量黄芪注射液与血栓通联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8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治疗组42例,男26例,女16例,…  相似文献   
66.
《中医药通报》2007,6(5):20-20
病不应脉,当思其病;脉不应病,当思其脉;药不应病,当思其药。——清·杭世骏[第一段]  相似文献   
67.
便秘从脾肾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便秘通常大多用通下或润下类药如硝、黄、牵牛、巴豆或麻仁之类,笔者曾用之,或效或不效,疗效不近人意,而使用健脾或健脾益肾法治疗每获良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活脉酊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自制活脉酊采用湿敷的方法治疗化疗性静脉炎72例。结果:用药1~3天后观察治疗效果,与优于硫酸镁等传统治疗方法的湿润烧伤膏比较,χ2=35.20,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控制疼痛的效果持久。结论:活脉酊是一种安全、迅速、高效、可靠的中药外用制剂。  相似文献   
69.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约83%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脾功能亢进,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质量。目前应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因为能改善脾亢症状,还能降低门静脉压力,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且创伤小,病人痛苦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且轻,疗效好且费用低,临床应用日渐广泛,治疗上取得很好疗效的同时,临床宣教及护理工作也积累了较多的经验。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丹灯通脑软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3例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用丹灯通脑软胶囊治疗1疗程,治疗前后作血液流变学及彩色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6.82%,血液流变学及TCD有明显改变。结论:丹灯通脑软胶囊能降低全血粘度和血小板聚集,改善脑供血,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