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959篇
  免费   2672篇
  国内免费   1285篇
耳鼻咽喉   391篇
儿科学   359篇
妇产科学   184篇
基础医学   2146篇
口腔科学   684篇
临床医学   8363篇
内科学   2771篇
皮肤病学   108篇
神经病学   2443篇
特种医学   21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篇
外科学   9619篇
综合类   19809篇
预防医学   3507篇
眼科学   231篇
药学   8288篇
  174篇
中国医学   7441篇
肿瘤学   2259篇
  2024年   430篇
  2023年   1575篇
  2022年   1522篇
  2021年   2023篇
  2020年   1945篇
  2019年   1901篇
  2018年   848篇
  2017年   1641篇
  2016年   1770篇
  2015年   2037篇
  2014年   3359篇
  2013年   3470篇
  2012年   4008篇
  2011年   4258篇
  2010年   3896篇
  2009年   3726篇
  2008年   3819篇
  2007年   3569篇
  2006年   3265篇
  2005年   3289篇
  2004年   2931篇
  2003年   2918篇
  2002年   2287篇
  2001年   1878篇
  2000年   1554篇
  1999年   1251篇
  1998年   1068篇
  1997年   954篇
  1996年   878篇
  1995年   689篇
  1994年   518篇
  1993年   360篇
  1992年   311篇
  1991年   247篇
  1990年   237篇
  1989年   249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51.
漏斗胸合并先心病较少见 ,两者均需外科治疗 ,但有关两者同期手术的报道很少。本文报道 2例漏斗胸合并先心病的同期手术治疗情况。1 临床资料例 1 :唐× ,男 ,4岁 ,住院号 445 86 5 ,因发现心脏杂音 3年入院 ,平时无症状 ,入院体查见胸壁呈漏头胸畸形 ,胸骨左缘第 2 ,3肋间有Ⅱ /Ⅵ级收缩期杂音 ,胸片、心电图及B超诊断为先心病原发孔房缺及二尖瓣裂合并漏头胸 ,决定在体外循环下同期手术治疗。术中按Ravitch法先矫治漏斗胸 ,平第 3肋间水平行胸骨前面“ⅴ”截骨 ,并切断第 4肋软骨备术毕固定用。胸骨截骨后向头侧牵引以暴露心包。肝素化 ,切开心包并悬吊 ,不需开胸器 ,主  相似文献   
952.
周梦丹  斯奇 《护理学杂志》2021,36(13):17-19
目的 探讨膝胸卧位红光照射联合肛提运动对产后痔急性发作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68例经阴道分娩并发产后痔急性发作的产妇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2例.两组产妇产后给予相同的产褥期知识宣教、母婴护理指导等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屈膝侧卧位配合红光照射,观察组给予膝胸卧位红光照射联合肛提运动.观察两组产后24 h和产后5d痔疼痛程度、肛周水肿程度、治疗效果、治疗过程舒适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疼痛评分、肛周水肿程度、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治疗过程舒适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痔急性发作的产妇应用膝胸卧位红光照射配合肛提运动能有效减轻产妇疼痛及肛周水肿程度,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53.
目的: 探讨新型胸锁钩钢板治疗锁骨近端骨折伴胸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9年1月采用新型胸锁钩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的13例锁骨近端骨折伴胸锁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26~78(54.08±13.91)岁。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术后根据X线和CT评估骨折复位以及愈合情况。术后12个月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和Rockwood胸锁关节评分评定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16.77±4.63)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愈合时间9~13(11.00±1.75) d,骨性愈合时间3~4(3.65±0.46)个月。手术时间50~76(54.08±13.91) min,术中出血量20~56(46.08±11.15) ml,住院时间6~14(8.31±2.32) d。术后未出现感染、内固定失败、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为(87.83±11.26)分;Rockwood评分(13.70±1.85)分,其中优11例,良1例,可1例。结论: 采用新型胸锁钩钢板治疗锁骨近端骨折伴胸锁关节脱位,可以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患者功能恢复优良,是治疗锁骨近端骨折伴胸锁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54.
目的 在“药辅合一”理念下导入Pickering乳技术,提升儿科用药羚珠散中石菖蒲挥发油的稳定性。方法 对羚珠散各饮片粉末进行初步表征,确定稳定剂。通过成乳量、包油量和乳剂形态筛选出最佳稳定剂质量浓度、油水比和制备方法。并使用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spectroscopy,NIRS)分析石菖蒲油在Pickering乳中的包裹状态。比较不同时间下各组别挥发油的保有量、丙二醛和过氧化物的含量。再通过GC-MS分析其中成分的变化趋势。结果 筛选出珍珠粉作为Pickering乳的稳定剂,珍珠粉质量浓度为65 mg/mL,油水比9∶11为最优成乳条件,高压均质法为最优的制备方法,NIRS分析可知石菖蒲挥发油被珍珠粉包裹,Pickering乳液中没有形成新的化学键。对比各组在不同时间段下石菖蒲油的保有率和其中丙二醛和过氧化物含量,可知40℃放置1、3、8 h的Pickering乳剂相比于石菖蒲挥发油组有更高的保有率和更低的氧化程度。GC-MS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石菖蒲挥发油组,Pickering乳组挥发性成分的稳定性显著提高。结论 在“药辅合一”理念下Pickering乳可用于含油固...  相似文献   
955.
目的 以茶皂素为天然乳化剂制备黄芩苷纳米乳(baicalin nanoemulsion,Bai-NE),并探究其对C57BL/6小鼠毛发生长的促进作用。方法 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Bai-NE,利用单因素实验法对Bai-NE的处方和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最优处方和工艺制备的Bai-NE进行理化性质和稳定性考察。以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评价Bai-NE对毛发生长的促进作用。结果 Bai-NE的最佳处方为茶皂素用量为0.5%,油相用量为5%,最佳制备工艺为超声功率180W,超声时间10min,超声次数1次。制得的Bai-NE为O/W型乳液,外观均一,平均粒径为(225.1±0.6)nm,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为0.082±0.031,载药量为1.10mg/g,pH值为7.25±0.20。稳定性结果显示,Bai-NE具有良好的离心稳定性和储存稳定性。Bai-NE能显著促进C57BL/6小鼠的毛发生长。结论 茶皂素可作为一种潜在的天然乳化剂用于Bai-NE的制备,制备的Bai-NE对C57BL/6小鼠的毛发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56.
侯雨  朱琳  张奇镔  叶小风  柯俏颖  徐志士  魏颖慧 《中草药》2023,54(12):3815-3823
目的 研究大黄-黄芪多组分自微乳的处方与制备工艺,评价制剂质量,并考察其大鼠肠吸收特性。方法 通过溶解度实验、油相与乳化剂和助乳化剂配伍实验及伪三元相图的绘制,筛选出最优处方组成;并从自微乳的外观、形态、粒径、稳定性等方面对自微乳进行评价。通过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考察自微乳的肠吸收特性。结果 自微乳处方中油相为辛酸癸酸单双甘油酯、乳化剂为聚氧乙烯蓖麻油35、助乳化剂为乙二醇。在微乳形成区选择各辅料用量,采用适宜方法加入大黄总蒽醌及黄芪总皂苷制得的组分自微乳,外观均一透明,加水分散后形成黄色乳光的微乳液,透射电镜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下观察到微乳分散均匀,无黏连,呈大小均一圆球形乳滴;平均粒径为(33.01±0.12)nm、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on index,PDI)为0.10±0.02、电位为(-10.10±1.00)m V;自微乳中大黄总蒽醌和黄芪总皂苷质量分数分别为6.29、8.80 mg/g。自微乳中大黄总蒽醌在十二指肠、空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及表观吸收系数(Papp)较回肠段均有显著提高;黄芪...  相似文献   
957.
喻灿明  颜峰  丁志清 《新中医》2023,55(6):84-88
目的:观察复方伤痛胶囊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TC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0例OTC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2组均行PVP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止痛、吸氧、卧床制动、抗感染、抗骨质疏松、康复训练等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伤痛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前与术后3个月椎体前缘高度、椎体楔变角、椎体后凸Cobb角和骨密度。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7.33%,高于对照组89.33%(P<0.05)。术后3个月,2组椎体前缘高度均较术前增加(P<0.05),椎体楔变角、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减小(P<0.05);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椎体楔变角、后凸Cobb角均小于对照组(P<0.05);2组L2~4椎体、左股骨颈骨密度均较术前增加(P<0.05);观察组L2~4椎体、左股骨颈骨密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00%,略高于对照组5.33%,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958.
目的 解剖观察完全神经内镜下经Poppen锁孔入路开颅松果体区手术的相关解剖结构及其特征,并探讨该术式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12具经10%甲醛固定、红蓝乳胶灌注的成人尸头湿标本进行实验观察,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34~71岁。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具标本随机分为内镜组和显微组,每组6具,分别采用完全神经内镜Poppen锁孔入路和显微镜常规Poppen入路进行模拟开颅手术松果体区手术。模拟手术中,利用神经导航对松果体区以及手术间隙进行观察测量:(1)观察2组松果体区重要解剖结构;(2)内镜组术中,于剪开小脑幕前后,分别测量松果体区暴露面积,并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3)内镜组与显微镜组术中,分别测量第1、2、3手术间隙的暴露面积,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4)其他重要解剖结构间距的神经内镜测量。结果 (1)2种入路均可观察到双侧基底静脉、小脑中脑裂静脉、大脑内静脉、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等重要血管,以及滑车神经、四叠体、胼胝体压部和松果体等重要解剖结构,但显微镜常规Poppen入路的手术通道狭窄、倾斜,视野局限。(2)内镜组模拟手术中,剪开小脑幕前后松果体区显露面积分别为(73.14±3.38)mm2和(127.77±7.90)mm2,剪开后明显大于剪开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4,P<0.001)。(3)内镜组和显微镜组模拟手术中,第1、2、3手术间隙的暴露面积分别为(20.93±2.49)mm2、(72.55±4.18)mm2、(208.57±11.79)mm2和(9.12±1.12)mm2、(53.45±3.17)mm2、(175.29±9.98)mm2,内镜组均大于显微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92、12.61、7.41,P值均<0.001)。(4)神经内镜测量显示:双侧基底静脉最大距离为(14.41±0.94)mm,双侧小脑中脑裂静脉最大距离为(8.23±0.84)mm,双侧大脑内静脉最大距离为(8.41±0.96)mm,双侧大脑内静脉最小距离(第1间隙最窄长度)为(2.58±0.22)mm,松果体中心点至丘脑枕部中心点距离为(16.83±1.16)mm。结论 完全神经内镜下经Poppen锁孔入路模拟手术中间隙恒定,可安全到达松果体区;与显微镜常规Poppen入路相比,完全神经内镜Poppen锁孔入路的手术操作空间更大,松果体区显露得更充分。  相似文献   
959.
基于代谢组学和血清药物化学研究益肾固络合剂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CGN)的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建立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ationic bovine serum albumin, C-BSA)诱导的CGN大鼠模型,益肾固络合剂灌胃给药后,进行肾脏功能相关生化指标(24 h尿蛋白、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测定以及组织病理形态观察等药效评价;采用UPLC-Q-TOF-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筛选益肾固络合剂治疗CGN的血清生物标志物,并进行代谢通路分析;依据质谱离子碎片信息和代谢途径,结合PeakView 1.2和MetabolitePilot 2.0.4软件对益肾固络合剂入血成分(原型及代谢产物)进行鉴定分析;整合代谢组学和血清药物化学数据,构建血清生物标志物和入血成分相关性分析的数理模型,筛选益肾固络合剂治疗CGN的潜在效应物质。益肾固络合剂显著降低CGN大鼠的24 h尿蛋白、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以及改善肾脏组织病理损伤;代谢组学共筛选出花生四烯酸和溶血磷脂酰胆碱类化合物等20个益肾固络合剂治疗CGN的血清生物标志物,涉及花生四烯酸代...  相似文献   
960.
该研究通过对比黄丝郁金醋炙前后对“肝郁气滞”型痛经模型大鼠药效及作用机制差异,探讨黄丝郁金“醋炙入肝”后增强“疏肝止痛”作用的炮制机制。参照痛经动物模型制备规范(草案)和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法建立“肝郁气滞”型痛经大鼠病证结合模型。通过观测“肝郁气滞”型痛经大鼠体质量、脏器、脏脑指数、扭体潜伏期和扭体分数变化,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肝功能六项、性激素、疼痛因子以及血液流变学等各项指标水平,比较生、醋黄丝郁金治疗“肝郁气滞”型痛经大鼠药效差异。在大鼠一般情况和行为学测试观察中,生品组和醋炙组体质量减轻缓慢,扭体潜伏期显著增加,扭体反应显著减少(P<0.05),其中生品组、醋炙组和阳性组大鼠扭体抑制率分别为33.780%、64.611%、62.466%,醋炙组扭体抑制率显著提高,表明醋黄丝郁金治疗作用更显著。在肝功能检测中,醋炙组ALT、ALP、AST、DBIL、TBIL水平显著降低(P<0.05)和ALB显著升高(P<0.05),表明醋炙增强了黄丝郁金对肝损伤的治疗作用。在性激素检测中,醋炙组血清E2和OT水平显著降低(P<0.05),表明黄丝郁金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