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00篇 |
免费 | 437篇 |
国内免费 | 57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2篇 |
儿科学 | 100篇 |
妇产科学 | 25篇 |
基础医学 | 532篇 |
口腔科学 | 16篇 |
临床医学 | 633篇 |
内科学 | 653篇 |
皮肤病学 | 19篇 |
神经病学 | 626篇 |
特种医学 | 19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259篇 |
综合类 | 1885篇 |
预防医学 | 305篇 |
眼科学 | 122篇 |
药学 | 1166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508篇 |
肿瘤学 | 9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140篇 |
2022年 | 184篇 |
2021年 | 209篇 |
2020年 | 142篇 |
2019年 | 163篇 |
2018年 | 126篇 |
2017年 | 164篇 |
2016年 | 156篇 |
2015年 | 183篇 |
2014年 | 249篇 |
2013年 | 248篇 |
2012年 | 387篇 |
2011年 | 371篇 |
2010年 | 399篇 |
2009年 | 424篇 |
2008年 | 390篇 |
2007年 | 391篇 |
2006年 | 375篇 |
2005年 | 416篇 |
2004年 | 380篇 |
2003年 | 311篇 |
2002年 | 205篇 |
2001年 | 223篇 |
2000年 | 188篇 |
1999年 | 183篇 |
1998年 | 138篇 |
1997年 | 91篇 |
1996年 | 70篇 |
1995年 | 62篇 |
1994年 | 60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10)
目的:探讨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中NIS、Oct-4和CD133表达。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31例为碘难治组,另选择碘治疗有效甲状腺癌患者30例为碘有效组,甲状腺结节30例为对照组。NIS、Oct-4以及CD133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比较三组NIS、Oct-4以及CD133阳性率及阳性积分。结果:对照组无CD133阳性表达,碘难治组CD133阳性率显著高于碘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碘难治组CD133阳性积分显著高于碘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碘有效组与对照组NIS阳性率均为100%,显著高于碘难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碘有效组与对照组NIS阳性积分显著高于碘难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碘有效组与对照组NIS阳性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OCT4阳性表达。碘难治组与碘有效组Oct-4阳性表达率均为100%;两组Oct-4阳性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S在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中表达缺失,可能是碘治疗无效的机制之一;CD133在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中表达升高,可能参与了摄碘功能的下调,可以作为治疗新靶点;Oct-4在碘治疗有效的甲状腺癌以及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中表达率均达到了100%,其虽然可能不是碘治疗无效的机制,但可以作为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52.
二硫杂环化合物5-对羟基苯基-3H-1,2-二硫杂环戊烯-3-硫酮(ADT-OH)是一种缓释硫化氢供体,并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为了研究其构效关系,对其芳环进行改造,合成了17个Y类化合物(Y1~Y17),其结构均经 1H NMR、13C NMR 和HR-MS确证,其中6个化合物(Y4,Y13~Y17)结构是全新的。采用MTT法评价了该类化合物对谷氨酸诱导损伤的HT-22海马神经元细胞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这些化合物在1~100 μmol/L浓度范围内具有很强的神经保护作用,其中化合物Y1~Y9,Y11在全部测试浓度内均能非常显著地提高受损神经元的生存率(P<0.01),特别是化合物Y1,Y4,Y6~Y9,Y11在1~10 μmol/L浓度范围内活性比ADT-OH强,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3.
目的 通过研究miR-16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脑干中缝核中5羟色胺转运体(SERT)表达的作用,探讨miR-16通过作用于5羟色胺(5HT)再摄取影响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可能机制。 方法 选用雄性6周龄SD大鼠40只,采用慢性坐骨神经结扎法(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制备大鼠病理性神经痛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组),仅分离坐骨神经鞘不结扎;坐骨神经损伤组(CCI组),松弛结扎坐骨神经;坐骨神经损伤+氟西汀组(CCI/F组);对照组(C组),不做任何处理,每组10只。术前1 d及术后第1、3、5、7、14天测定机械缩足痛阈值(MWT);14 d后处死大鼠,取大鼠脑干中缝核组织,通过实时定量PCR法(qRT-PCR)检测miR-16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SERT蛋白表达情况;组织匀浆后,ELISA法检测皮质组织内5羟色胺(5HT)浓度。 结果 与术前相比,CCI组大鼠第1天MWT即出现下降,与S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67,P<0.001),CCI/F组与S组相比MWT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64,P<0.001),而S组及C组未见明显变化。qRT-PCR实验显示,与S组相比CCI组大鼠脑干中缝核组织匀浆中内源性miR-16表达显著降低(t=11.840,P<0.001),CCI/F组升高(t=28.640,P<0.001);western blot显示CCI组大鼠脑干中缝核SERT蛋白表达升高,CCI/F组SERT表达降低;ELISA实验显示CCI组皮质中5HT水平较S组显著降低(t=17.920,P<0.001),而CCI/F组5HT水平升高(t=7.232,P=0.00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miR-16能够通过抑制脑干中缝核SERT表达,减少5HT再摄取影响病理性神经痛的维持。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利用骨架跃迁思想设计并合成新型水杨酰苯胺类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5,mglu5)拮抗剂.方法 将取代水杨酸与二取代苯胺缩合得目标化合物I-IV,用核磁共振和质谱进行结构确证,荧光测钙流法进行拮抗mglu5活性测定.结果 设计的目标化合物对mglu5具有明显的拮抗活性,其中化合物I拮抗活性最好,IC50为0.079μmol/L.结论 水杨酰苯胺类化合物为潜在的新型mglu5拮抗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谷氨酸转运体基因(SLC1A1)与中国汉族人群强迫症(OCD)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125例患者(OCD组)和125例正常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SLC1A1基因的3个位点(rs301430、rs301434、rs301979),分析这些位点等位基因、基因型分布,以及单倍体与OCD之间的关系。结果:3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在OCD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性别分层分析,相较于对照组,女性患者rs301979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75,P=0.019;χ2=7.331,P=0.007),而男性患者中所有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位点单倍体T-A-G在2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06,P=0.013)。结论:SLC1A1基因rs301979位点可能是女性OCD的易感基因位点,rs301430、rs301434、rs301979的单倍体T-A-G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OCD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56.
目的 研究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开放剂克罗卡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α(mGluRlα)和谷氨酸转运体1(GLT-1或者EAAT-2)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按序号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脑缺血对照组(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B,B组)、MCAO+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开放剂克罗卡林组(C组).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Bederson法评价动物的神经行为功能,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测定谷氨酸受体1α(mGluR1α)和GLT-1.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动物均表现神经行为功能障碍,大鼠神经行为功能评分C组(2.23±0.11)较B组(2.61±0.19)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侧出现脑梗塞病灶,脑梗死体积C组(138.3±29.9)较B组(182.5±34.5)显著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mGluR1α吸光度(0.293±0.009)与A组mGluR1α吸光度(0.183±0.008)相比,吸光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GLT-吸光度(0.147±0.009)与A组GLT-吸光度(0.255±0.009)相比,吸光度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mGluR1α吸光度(0.227±0.009)与B组mGluR1α吸光度(0.293±0.009)相比,其吸光度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GLT-1吸光度(0.212±0.008)与B组GLT-1吸光度(0.147±0.009)相比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应用克罗卡林可能通过减少mGluR1α表达,增强GLT-1表达,减少谷氨酸堆积,减小脑梗死体积,从而减轻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57.
阿片药物耐受是影响临床应用阿片类药物进行疼痛治疗的主要问题.阿片药物耐受机制复杂,有许多调节因素参与其中.近年的研究提示,糖皮质激素受体在阿片耐受机制的各个环节中均发挥调节作用.如能合理利用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这种调节作用,来找到治疗阿片耐受的突破点,将为难治性疼痛的治疗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谷氨酸(Glu)在大鼠脑损伤局部的异常释放以及其对乳酸(Lac)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局部脑损伤动物模型,分为对照组、损伤组、干预组。伤前15min干预组注射Riluzole(一种Glu突触前释放抑制剂),损伤组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对照组仅开骨窗不损伤脑。应用微透析技术检测各组伤后不同时间透析液中Glu含量([Glu]d)及Lac含量([Lac]d)变化。结果[Glu]d及[Lac]d在伤后15min、30min和45min干预组明显低于损伤组(P<0.05),而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伤后60min,损伤组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伤后不同时间[Glu]d和[Lac]d变化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脑损伤后受损脑组织细胞液中Glu水平的升高是Glu神经元末梢大量释放Glu所致,并继而引起了Lac的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评价脊髓背角γ-氨基丁酸转运体-1 (GAT-1)在大鼠骨癌痛中的作用.方法 清洁级健康雌性SD大鼠80只,体重150~1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5组(n=16):假手术组(Ⅰ组);骨癌痛组(Ⅱ组)采用胫骨上段骨髓腔接种Walker-256乳腺癌细胞的方法制备大鼠骨癌痛模型;假手术+ GAT-1选择性抑制剂NO-711组(Ⅲ组)和骨癌痛+NO-711(Ⅳ组)于术后第14天鞘内注射NO-711 20 μg,1次.d,连续3d;骨癌痛+生理盐水组(Ⅴ组)于术后第14天鞘内注射10μl生理盐水,1次/d,连续3d.于术前1d、术后第3、5、7、10、14、16天时测定大鼠机械痛阈,术后第16天机械痛阈测定后处死大鼠,取腰段脊髓,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GAT-1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Ⅰ组和Ⅱ组大鼠患侧脊髓GAT-1和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反应阳性产物的共表达.结果 与Ⅰ组和Ⅲ组比较,Ⅱ组、Ⅳ组和Ⅴ组术后第7~ 16天机械痛阈降低,Ⅱ组和Ⅴ组术后GAT-1表达上调(P<0.05);与Ⅱ组和Ⅴ组比较,Ⅳ组术后第16天鞘内给药后机械痛阈升高,脊髓背角GAT-1表达下调(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患侧脊髓GFAP和GAT-1共表达增加(P<0.05).结论 脊髓背角GAT-1的表达上调参与了大鼠骨癌痛的形成与维持,该作用可能与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对谷氨酸诱导大鼠神经元样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神经生长因子孵育5d的神经元样PC12细胞,以5×104个/ml密度接种于6 cm培养皿(3 ml/皿)或6孔板(2ml/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18):正常对照组(C组)、谷氨酸组(G组)、谷氨酸+异氟醚组(GI组)和谷氨酸+异氟醚+三磷酸肌醇受体拮抗剂光溜海绵素组(GIX组).C组不做任何处理;G组、GI组和GIX组均加入500 μmol/L谷氨酸,GI组和GIX组通入1.2%异氟醚2h,停止通入后10 min加入谷氨酸,GIX组通入异氟醚前即刻加入光溜海绵素100 nmol/L.于谷氨酸孵育20 min时,每组取6皿和6孔,收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MMP),采用显微荧光测量技术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结果 与C组比较,G组和GIX组细胞凋亡率和[Ca2+]i升高,MMP降低(P<0.01),GI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G组比较,GI组和GIX组细胞凋亡率和[Ca2+]i降低,MMP升高(P<0.05或0.01);与GI组比较,GIX组细胞凋亡率和[Ca2+]i升高,MMP降低(P<0.01).结论 异氟醚预处理可抑制大鼠神经元样PC12细胞凋亡,其机制与激活内质网三磷酸肌醇受体,抑制内质网释放Ca2+,提高MMP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