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253篇
  免费   4533篇
  国内免费   3646篇
耳鼻咽喉   618篇
儿科学   1404篇
妇产科学   741篇
基础医学   3860篇
口腔科学   968篇
临床医学   14120篇
内科学   7973篇
皮肤病学   387篇
神经病学   2327篇
特种医学   29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83篇
外科学   9686篇
综合类   26083篇
预防医学   6403篇
眼科学   1313篇
药学   11260篇
  251篇
中国医学   12807篇
肿瘤学   1238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952篇
  2023年   3049篇
  2022年   3543篇
  2021年   4503篇
  2020年   2703篇
  2019年   2502篇
  2018年   1189篇
  2017年   1923篇
  2016年   2079篇
  2015年   2682篇
  2014年   4297篇
  2013年   4014篇
  2012年   5350篇
  2011年   5940篇
  2010年   5226篇
  2009年   5055篇
  2008年   5590篇
  2007年   5005篇
  2006年   5011篇
  2005年   5187篇
  2004年   4087篇
  2003年   3910篇
  2002年   3159篇
  2001年   2949篇
  2000年   2369篇
  1999年   1866篇
  1998年   1657篇
  1997年   1535篇
  1996年   1469篇
  1995年   1194篇
  1994年   1050篇
  1993年   769篇
  1992年   648篇
  1991年   511篇
  1990年   489篇
  1989年   509篇
  1988年   124篇
  1987年   119篇
  1986年   104篇
  1985年   65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骨骼肌在运动和收缩时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能量消耗大幅上升,ATP消耗激增.为保持骨骼肌的能荷,有氧和无氧代谢再合成ATP的量都会上升.为补充ATP的消耗,肌糖原、血糖、血浆游离脂肪酸、肌内储存的三酰甘油都可能被水解以提供能量[1]. 骨骼肌再合成ATP的能力与能源物质的供应量、肌细胞内酶的活性及能源物质的氧化速率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992.
电极放置位置对表面肌电信号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电极放置位置对表面肌电(sEMG)信号特征的影响。方法:健康男性大学生14名,分别采用50%、70%和90%最大随意收缩力量(MVC)强度静态屈肘运动诱发肱二头肌疲劳,同步采集肱二头肌上三个不同电极位置上的sEMG信号,采用线性和非线性信号分析方法,计算线性指标平均肌电值(AEMG)和平均功率频率(MPF)以及非线性指标C(n)和DET%。结果:电极位置只对sEMG的四个测试指标的均值产生影响,对其变化斜率无明显影响,而四个指标的变化斜率中,除AEMG变化斜率对负荷强度无明显区分度外,其余三个指标对负荷强度均有良好区分度。结论:采用MPF、C(n)和DET%变化斜率作为评价局部肌肉疲劳的客观指标,既可以忽略电极放置位置对sEMG的影响,又对不同负荷强度有良好区分度。  相似文献   
993.
1病例报告患者女,78岁。因体检时发现血脂增高,开始口服阿托伐他汀,每次10mg,1次/天。连续服药5个月后,逐渐出现全身无力,肌肉疼痛且触之加重,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并伴有阵发性四肢肌肉痉挛,站立行走时尤为明显,不伴其他症状。体检:四肢关节无红肿,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肉压痛明显,双下肢肌力4级,肌张力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阳性发现。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检查无异常,丙氨酸转氨酶49U/L、天冬氨酸转氨酶42U/L、总胆固醇5.17mmol/L、三酰甘油1.72mmol/L、低密度脂蛋白2.46mmol/L、高密度脂蛋白1.37mmol/L、肌酸激酶(CK)917U/L、血沉22mm/h,其他血生化检查均正常。肌电图检查:肌病表现。考虑为阿托伐他汀所致肌病,立即停服此药,给予口服泼尼松、辅酶Q10等药物治疗,2个月后肌肉疼痛消失,行走如常。多次复查血CK逐渐下降至206U/L,病情稳定后出院。2讨论阿托伐他汀属他汀类降脂药,目前应用较广,降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三酰甘油作用较明显,其不良反应主要是对肝脏和肌肉的双重损害,严重时可引起肌病和横纹肌溶解,严重者可导致肾衰竭死亡。他汀类降脂药引发肌病的机制目...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研究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在人体肌卫星细胞分化培养中的表达规律,探索肌细胞生成素在肌卫星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取6例正常成人的骨骼肌,消化、分离肌卫星细胞,肌卫星细胞生长培养后进行分化培养。在分化培养过程中,观察肌卫星细胞形态,计算其融合率,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细胞总RNA中肌细胞生成素mRNA的表达量。结果 在肌卫星细胞分化培养过程中,肌细胞生成素mRNA的表达增加,其规律与肌卫星细胞分化、融合相一致。结论 肌细胞生成素参与人体肌卫星细胞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H2O2)对肠上皮细胞线粒体DNA(mtDNA)结构与功能的损伤作用。方法:肠上皮细胞株(SW-480),采用4mmol/L H2O2处理细胞后进行线粒体DNA的提取,对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Ⅰ、COXⅡ、COXⅢ)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并将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同时于该时相点测定酶活性。结果: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Ⅰ从6803-6848出现大范围的点突变及7027出现点突变(TC),在7329(CG)、7341(TG)、7352(GA)出现点突变,在7337出现缺失突变(缺T);COXⅡ序列在8219-8260段出现大范围的点突变;H2O2可导致mtDNA突变基因所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明显下降,结论:H2O2可明显损伤mtDNA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基因,这种损伤作用最终导致其编码的酶蛋白活性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观察乳腺癌间质成纤维细胞平滑肌分化情况 ,评价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对69例乳腺癌标本进行α SM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以 8例无癌区域乳腺组织 (距癌肿边缘 5cm以上 )为对照 ,分析浸润性乳腺癌间质成纤维细胞平滑肌分化与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和雌激素受体状态的关系。结果 无癌区域乳腺组织和原位癌间质无成纤维细胞平滑肌分化现象 ,5 5 .5 %的浸润性乳腺癌间质成纤维细胞有α SMA阳性表达 (P <0 .0 5 ) ;68.3 % ( 2 8/ 41)的淋巴结转移病例出现间质成纤维细胞平滑肌分化 ,且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 2 6.3 % ,P <0 .0 5 ) ;组织学Ⅱ ,Ⅲ级的浸润性乳腺癌间质成纤维细胞平滑肌分化 ( 2 6/ 3 9)明显多于组织学Ⅰ级 ( 7/ 2 1,P <0 .0 5 )。结论 间质成纤维细胞平滑肌分化与乳腺癌的浸润和恶性程度有关 ,肌成纤维细胞可能在乳腺癌的浸润和转移中发挥重要的旁分泌作用。  相似文献   
997.
不断颈前肌群甲状腺叶切除术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不断颈前肌群甲状腺叶切除术的可行性。比较甲状腺叶切除术中离断颈前肌群 (A组 )与不断颈前肌群 (B组 )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 :(1 )B组手术成功率 93 .85 % ;(2 )术后引流血量A ,B两组分别为 76 .62ml和 45 .70ml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5) ;(3)术后痛性硬结发生率 ,A ,B两组分别为30 .0 9% (31 / 1 0 3)与 0 .1 5 % (4/ 2 64)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0 5) ;(4)术后皮肤粘连发生率 ,A ,B两组分别为 1 6 .50 % (1 7/ 1 0 3)与 0 .75 % (2 / 2 64)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0 5) ;(5)平均住院日和平均医疗费用 ,A ,B组分别为 1 0 .86d ,7.98d和 1 850 .53元 ,1 60 7.72元 ,差异均有显著性 ,(均P <0 .0 0 0 5) ;(6)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 (喉上神经与喉返神经功能障碍 ,甲状旁腺功能障碍及甲亢复发 ,甲低等 ) ,A ,B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2 5)。提示不断颈前肌群行甲状腺叶切除是安全可行的。笔者认为 ,不离断颈前肌群的手术适应证为 :(1 )颈部细长体型病人 ,颈粗≤ 40cm ,颈长≥ 8cm ;(2 )甲状腺肿大≤III° ;(3 )甲状腺肿瘤≤5cm ;(4)甲状腺周围无粘连。  相似文献   
998.
为探讨腹腔内温热化疗对肠浆膜TGF-β1表达及肠粘连的影响。笔者选用SD大鼠96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温热蒸馏水组、丝裂霉素组、温热化疗组、术后第14天进行大体粘连程度分级.并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肠浆膜TGF-β1表达,结果示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肠浆膜TGF-β1表达增加,肠粘连程度明显增加,提示腹腔内湍热化疗后可导致肠粘连,其机理可能与肠浆膜TGF-β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9.
"泻剂结肠"大鼠的结肠肌电生理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慢性输型便秘(STC)的发生机理。方法 建立大鼠“泻剂结肠”模型,并测定其结肠的肌电生理活动变化。结果 “泻剂结肠”大鼠的结肠慢波频率减慢,振幅降低;餐后峰电位发放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且持续时间短,表明胃结肠反射明显减弱。结论 该研究结果提示,长期服用接触性泻剂对结肠肠神经系统有损害作用,这在STC的发生机理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尾肠囊肿二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尾肠囊肿又称直肠后囊性错构瘤,起源于胚胎时期尾肠的残迹,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先天性良性病变。临床上常因误诊而采取不当的治疗措施。患者1女,31岁。以“发现盆腔包块1周”诊断为“盆腔囊肿”,于1994年3月22日在基层医院行手术切除,分离囊肿时穿破,见白色液体流出,疑为脓肿仅放置引流,经引流后切口痊愈,术后病理检查示“炎性肉芽组织”。2001年10月9日因“排便时肛周疼痛伴发热”收入广州珠江医院。B超检查示“直肠后囊性肿块”,诊断为“骶前囊肿复发”。再次手术经肛旁入路,引流出乳白色液体约750ml,术后残腔持续引流及抗炎治疗,2个月后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